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联谊校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到第六章结束。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航天器天线使用镍钛记忆合金,记忆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我国某研究中心研发出国产“量子芯片温度计”,“芯片”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D. 陶瓷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2.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通过炽热的炭层 B. 浓硫酸溶于水
C. 镁与稀盐酸的反应 D. 石灰石分解制备氧化钙
3. 下列化学反应中,加快反应速率对人类有益的是
A. 工业合成氨 B. 金属桥梁生锈
C. 牛奶变质 D.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
4. 常温下,在碱性环境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离子组是
A. B.
C. D.
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7 g H2S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NA
B. 1 L 1mol·L 氨水中,含有的 NH3分子数为 NA
C. 足量的 Cu与 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D. 溶液中,含有的 N原子数为
6. 下列有关硫、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B. 不溶于水和酸,且不易被X射线透过,故可用作“钡餐”
C 难溶于水,故可用作保护气
D. 硫与铜反应可生成CuS,体现了硫的氧化性
7. 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甲:常温下,验证硝酸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
B. 装置乙:收集气体
C. 装置丙:验证非金属性:C>Si
D. 装置丁:验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呈碱性
8. 下列固体混合物中可利用如图装置实现分离且最终成分不变的是
A. KMnO4和 MnO2 B. NH4Cl和NaOH
C. NH4Cl和 NaCl D. NH4Cl和 I2
9.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溶液与溶液混合:
B. 过量氨水滴入溶液中:
C. 溶于稀盐酸:
D. 用足量NaOH溶液吸收尾气:
10. 已知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M(g)+3N(g)2P(g)+2Q(g),改变条件测得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能正确表示反应最快速率的是( )
A. v(M)=0.5mol·L-1·min-1 B. v(N)=1.2mol·L-1·min-1
C. v(Q)=0.4mol·L-1·min-1 D. v(P)=0.1mol·L-1·s-1
11. 以石英砂(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高纯硅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气体X为CO
B. 自然界中硅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
C. 流程中、HCl均可循环利用
D. 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在一定条件下,、、、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1和反应2均属于吸热反应
B. 反应2中断开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低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
C 若足量,S可与经一步反应直接生成
D. 反应1和反应2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13.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取某固体试样加入适量水溶解,取少许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无明显现象 该固体试样中一定不存在
B 向具支试管中加入2mL浓硝酸,用插有铜丝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一段时间后,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剧烈反应,液面上方出现红棕色的气体,铜不断溶解,溶液变成绿色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 取未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稀盐酸 沉淀不溶解 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再加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稀盐酸可以将氧化为
A. A B. B C. C D. D
14. 如图为原电池的简易装置,下列给出的电极材料为、,电解质溶液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M N P 表述
A 锌 铜 稀硫酸 电流方向:
B 镁 铝 氢氧化钠溶液 电子方向:
C 铝 铜 浓硝酸 负极反应:
D 铜 铁 硫酸铁溶液 在溶液中,移向极附近
A A B. B C. C D. D
15. 常温下往烧杯中加入10mL溶液和10mLKI溶液,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混合时体积的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8min时,往烧杯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
C.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 3~8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氮及其化合物在农业、医药、国防等领域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加热和固体混合物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工业合成氨及氨氧化制取硝酸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①合成塔中生成,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②氧化炉中转化为N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吸收塔中NO最终可转化为。通入空气是为了提供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④《本草纲目拾遗》记载“强水性最烈,能蚀五金”,“强水”指硝酸。写出稀硝酸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写出其见光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17. 工业上一般以硫黄或其他含硫矿物(如黄铁矿)为原料来制备硫酸,其简易生产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燃烧时铁元素转化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试剂X为_______。
(3)一定条件下,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转化为的反应,各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时间 0 10 20 30 40 50 60 70
1.0 0.6 0.3 0.2 0.16 0.1 0.1 0.1
0.5 0.3 0.15 0.1 0.08 0.05 0.05 0.05
①内,_______。
②达到平衡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
③时,转化率为_______。
④下列选项能说明上述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b.
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容器中浓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18.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而许多能量的利用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超级镜子发电站可通过镜子反光的原理,将太阳光聚焦在塔顶的吸热屏上存储起来用以发电,目前已成为我国新型能源发电方式中实力最强的发电站,超级镜子发电站能将___________最终转变为电能。
(2)中氢含量高且易液化,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可通过氨热分解法制氢气,如图是氨热分解法制氢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一定温度下,利用催化剂将分解为和,若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需要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热量。
(3)将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称作燃料电池。肼(,N呈-2价)—过氧化氢()碱性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式为。
①惰性电极A是电池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物质X是___________(填“”或“”)。
②电池工作时,流向___________(填“电极A”或“电极B”)。
③电池工作过程中,若A极区产生14g,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表示)。
19. 某化学课题小组制备并探究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可用于制取,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D中仪器n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____。
(3)湿润的pH试纸可以证明水溶液具有___________(填“酸性”“氧化性”或“还原性”),上述实验中,能证明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
(4)装置C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对应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5)已知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某小组同学对的漂白原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将通入品红溶液数分钟后可使品红褪色,对该褪色的品红溶液用酒精灯加热,溶液又变为红色。
【实验二】将少量粉状品红溶解于无水酒精中,然后将干燥的通入品红的酒精溶液中,连续通气体15min,品红未褪色。
得出结论:起漂白作用的含硫微粒一定不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品红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联谊校期中考试
高一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五章到第六章结束。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题答案】
【答案】(1) ①. ②. 不属于
(2) ①. 氧化性 ②. ③. a ④. ⑤.
【17题答案】
【答案】(1)
(2)的浓硫酸
(3) ①. ②. 3.6 ③. ④.
【18题答案】
【答案】(1)太阳能 (2) ①. 吸收 ②. 46.5
(3) ①. 负 ②. ③. 电极A ④.
【19题答案】
【答案】(1)
(2) ①. 球形干燥管 ②. 防止倒吸
(3) ①. 酸性 ②. 酸性溶液褪色
(4)1:2 (5) ①. ②. 与品红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与品红作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