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课程阶段总结(三)课件+检测卷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课程阶段总结(三)课件+检测卷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简介

阶段巩固检测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24·山西临汾高二期末)2024年,河北省工业生产开局良好。2024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2023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上述材料中对河北省工业生产的认识(  )
①运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
②运用了功能分析的方法
③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
④坚持了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定量分析是确定研究对象在某个方面的量“有多少”的分析。材料指出河北省“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比2023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同时又指出“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可见对河北省工业生产的认识运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且坚持了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①④符合题意。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些功能或具有哪些功能的分析是功能分析,材料中没有涉及运用了功能分析的方法,②排除。材料中没有涉及实现了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③排除。
2.(2024·河南驻马店高二期末)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集体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美应该成为对方发展的助力,而不应该成为阻力。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中国的发展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习近平主席的论述(  )
①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能对事物发展作出正确推断
②立足科学思维,源自科学思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
③检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正确性
④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只要双方都把对方视为伙伴,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中美关系就会好起来,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能对事物发展作出正确推断,①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立足实践,而不是科学思维,②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习近平主席的论述不能检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正确性,③错误。中国的发展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从科学思维角度看,习近平主席的论述坚持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④正确。
3.(2024·河南商丘高二期末)2023年10月22日,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上,道具“折桂江南”单个呈弧线形状,有桂花攀附,形似一条桂花树枝、又像一抹月影,蕴含“月下折桂”的美好寓意;将两个“折桂江南”相对汇聚,形似“江南门”,寓意“杭州再启盛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从思维角度看,该创作(  )
①正确处理了“彼”与“此”之间的关系
②经过了理想化形成对“月下折桂”的认识
③运用定性分析形成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
④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A。道具“折桂江南”单个呈弧线形状,又将两个“折桂江南”相对汇聚,形似“江南门”,说明正确处理了“彼”与“此”之间的关系,①符合题意。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材料中没有涉及理想化的纯然构想,②不符合题意。整体性是综合的思维方法,定性分析是研究事物在某个方面的性质是什么,③错误。道具“折桂江南”单个呈弧线形状,又将两个“折桂江南”相对汇聚,形似“江南门”,形成美好的寓意,从思维角度看,该创作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④符合题意。
4.(2024·山东临沂高二期末)高三复习通常分为不同的轮次,如何认识和处理“点”和“面”的关系是学生需要正确面对的问题。一轮复习重在分析,将知识体系分解成各个部分、各个层次分别加以研究;二轮复习重在综合,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轮复习重在分析,重在抓基础,比二轮复习更重要
②一轮复习注意力集中在“点”上,体系建构会冲击认识的精确性
③二轮复习突出综合,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把握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④两个轮次复习都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推动认识的不断提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一轮复习重在分析,重在抓基础,二轮复习重在综合,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二者同样重要,①错误。一轮复习注意力集中在“点”上,体系建构不会冲击认识的精确性,②错误。二轮复习重在综合,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体现了二轮复习突出综合,要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把握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③正确。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两个轮次复习都要坚持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推动认识的不断提升,④正确。
5.(2024·河北张家口高二期末)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该观点(  )
①虽然违背了排中律的要求,但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
②运用科学思维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断
③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问题
④“中国会亡”和“中国速胜”在外延关系上属于交叉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C。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但毛泽东的观点是对战争的结果和速度作了肯定的回答,并不违背排中律的要求,①错误。毛泽东的观点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问题,运用科学思维对事物发展趋势做出了合乎逻辑的推断,实践证明是正确的理论,②③符合题意。“中国会亡”和“中国速胜”在外延关系上属于矛盾关系,④错误。
6.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而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便体现在“度”中。下列对“度”的理解,合理的是(  )
①度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③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④度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选B。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指的是质,①错误。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是引起质变的节点,④错误。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②③正确。
7.(2024·湖北十堰高二期末)“小过重罚”再度引发热议,一家盈利2 000元的采耳店因被认定为“擅自开展诊疗活动”,被罚款22万元。挣得少,罚得多,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们不禁想问:“小过重罚”究竟是公众的朴素情理与法理的背离,还是执法失当?专家指出,执法的轻与重,本质上是对呵护发展与保障安全的权衡,要用好自由裁量权,让执法的“天平”不偏不倚。由此可见(  )
①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可取
②事物的“量”与“质”统一在“度”中
③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
④处理问题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材料强调的是坚持适度原则,未涉及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可取,①不符合题意。挣得少,罚得多,这鲜明的对比让人们不禁想问:“小过重罚”究竟是公众的朴素情理与法理的背离,还是执法失当?由此可见事物的“量”与“质”统一在“度”中,②正确。分析与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③不符合题意。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合适且正好。执法的轻与重,本质上是对呵护发展与保障安全的权衡,要用好自由裁量权,让执法的“天平”不偏不倚,由此可见处理问题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④正确。
8.病原体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后会发生适应性变化,病原体通过产生使药物失活的酶、改变膜的通透性而阻滞药物进入、改变靶结构或改变原有代谢过程而产生。这说明(  )
A.事物的量变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度”内
B.量变必然导致质变
C.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
D.在实践活动中遵循适度原则
解析:选D。“长期接触低剂量药物”会使病原体发生变化,启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D符合题意。A、B、C排除。
9.(2024·河北廊坊高二期末)盐度、微量元素、水温等与海水非常相近的地表盐湖,曾被认为无养殖价值。我国科研人员通过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模拟出不同海产品种所需的海水环境,盐湖养殖“内陆海鲜”获得成功。这告诉我们(  )
①要遵循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事物发生质变
②只要将分析与综合统一起来,就能全面深刻地把握认识对象
③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一定的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
④运用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类比推理,可以拓宽问题解决的思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我们要促进积极向上的质变发生,“防止事物发生质变”说法错误,①排除。“就能”说法过于绝对,②错误。我国科研人员调整盐湖水中益生菌、微量营养素、水温等的水平,说明科研人员在对盐水湖调整的过程中坚持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一定的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③符合题意。科研人员对盐水湖与海水进行了类比,运用事物之间相似的属性进行类比推理,可以拓宽问题解决的思路,④符合题意。
10.(2024·江西抚州高二期末)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推动经济持续向好、行稳致远。这就需要我们在思维方法上坚持(  )
①适度原则,防止发生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
②辩证分合,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经济工作
③折中主义,合适地把握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④动态性思维,把握好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报告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底线思维,这需要我们在思维方法上应坚持适度原则和动态性思维,把握好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防止发生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①④符合题意。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认识经济工作,②说法错误。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③说法错误。
11.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1946年,他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这一科学理论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由此可见(  )
①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
②感性具体为物理力学概念这一思维抽象提供了理论支撑
③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最一般的抽象规定开始的
④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钱学森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研究,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体现了思维抽象是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物理力学的发展经历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①④正确。感性具体的认识是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是事物多种多样的现象和外部联系在头脑中的反映,它并不能为思维抽象提供理论支撑,②错误。物理力学理论的创立是从感性具体开始的,③错误。
12.(2024·河北高二期末)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焕新”,某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围绕“设计有高度、建设有厚度、管理有力度、城市有温度”的目标,狠抓项目建设、民生保障、安全生产等工作,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该市城市更新建设运用的思维方法有(  )
①坚持连续性和间断性的有机统一
②不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③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④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质”的范围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城市“更新”,体现了连续性;推动城市“焕新”,实现了间断性的飞跃,①正确。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体现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不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②正确。量变与质变是辩证统一的,不能说哪一种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通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促成质变,④不符合题意。
13.(2024·吉林白山高二期末)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如,在绿色低碳转型中,首先要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实现新能源的“立”,在此基础上逐步降低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再如,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要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逐步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这说明(  )
①“立”与“破”是统一的
②“立”与“破”是彼此独立的
③发展经济要坚持辩证否定观
④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的否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A。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要坚持先立后破,这里的“破”和“立”构成了矛盾的双方,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先立后破”表明事物发展会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体现了既肯定又否定的辩证否定观,①③符合题意。“立”与“破”是对立统一的,不是彼此独立的,②说法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说法错误。
14.某机构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我国居民饮食消费逐渐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一认识过程(  )
①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②是从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过程
③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
④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理性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该机构是根据2013年以来我国居民肉蛋奶、蔬菜以及食糖、食用油消费量变化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这运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而非完全归纳推理,①错误。这一认识过程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未涉及辩证否定,且辩证否定应该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②错误。该认识过程随着时间推移,根据消费数据的变化得出结论,体现了辩证思维的动态性特征,③正确。先是对居民饮食消费有具体的了解,然后得出营养健康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的结论,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达到了理性认识,④正确。
15.(2024·河南漯河高二期末)我初到洛阳时,对这地方的认识只是粗浅的、笼统的。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洛阳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仔细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洛阳这一地方的整体的认识,这时对洛阳这个城市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我的这一认识过程(  )
①运用思维抽象,从整体中抽取部分,发挥了分离的关键作用
②坚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研究事物,推动了认识的深化
③坚持了在综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分析的指导下进行综合
④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思维抽象的关键环节是提纯,而不是分离,①排除。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洛阳的各部分有秩序地加以细细研究,然后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洛阳这个城市的整体的认识,这时对洛阳就有了科学的认识和具体的了解,这是坚持辩证思维,用全面的观点研究事物,推动认识的深化,②正确。应该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③错误。初到洛阳时,形成的认识是粗浅的、笼统的,当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把洛阳的各部分加以仔细研究,再把各部分的研究加以综合,得出对洛阳的整体的认识,这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题,共40分)
16.(2024·甘肃兰州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可再生能源将逐步成长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能源。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解析: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需调用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具体可运用分析和综合的关系、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坚持辩证否定观的知识来作答。关键信息①: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可联系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关键信息②: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可联系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关键信息③:中国将破立并举→可联系坚持辩证否定观。
答案:①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既遵循相关原则,又通过具体方案的实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目标。
②遵循质量互变规律,坚持适度原则,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推进能源革命向纵深发展。
③坚持辩证否定观,在破立并举中破解碳达峰碳中和难题,实现目标。
17.(2024·江西宜春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先立后破”并不是首次被提及。2021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提到“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此次再提“先立后破”,包含着针对性的新内涵,这对于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中国经济而言尤为重要。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认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是有必要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抓数字经济、虚拟经济,一定不要忘了实体经济是基础”。
我们要先把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新的经济拉动能力立起来,旧的经济发展方式、处于衰退阶段的行业则是要“破”的部分,但在“破”的过程中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新动能尚未形成、新模式并未确立之前,不宜对改变旧动能、打破旧模式操之过急,要更加兼顾短期和中长期目标之间的协调性。“先立后破”的提及也就表明经济规律指导边界进一步拓宽,新旧动能转换关系得到高度重视。“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研判。
结合材料,运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的知识,分析2024年经济工作坚持“先立后破”体现的思维方法。
解析: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需调用推动认识的发展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析作答。关键信息①:“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可联系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既对立又统一,要求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关键信息②: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可联系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和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关键信息③:“先立后破”、稳扎稳打的政策方针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深刻认识和科学研判→可联系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两个阶段。
答案:①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既对立又统一,要求解决问题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新旧方式新旧动能转换不能一刀切,不能“未立先破”或“只破不立”。②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坚持辩证否定观,要深刻把握肯定和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先立后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破。③认识的发展要经历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由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这两个阶段。“先立后破”抓住了我国经济不同领域、行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本质,做出了对当前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科学研判,形成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性、规律性认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6张PPT)
课程阶段总结(三)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知识体系构建
重难知识拓展
阶段巩固检测卷(三)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