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3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课件+练习含答案(教师用)

资源简介

课下巩固训练(五) 领会科学思维
(建议用时:40分钟 满分:75分)
【基础练】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2题,共60分)
1.(2024·河北承德高二阶段练习)一位科学家在研究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时无法观察疾病在人体内的发展过程,于是他通过研究实验数据、分析历史病例和现有医学理论,最终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法。这说明,思维具有(  )
①能动性 ②间接性
③可检验性 ④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一位科学家在研究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时无法观察疾病在人体内的发展过程,于是他通过研究实验数据、分析历史病例和现有医学理论,最终提出可能的治疗方法,这表明思维具有能动性和间接性,①②符合题意。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材料也未体现,③不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不符合题意。
2.(2024·吉林高二期末)吉林市气象台2023年4月5日19时59分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夜间,吉林地区偏南风5到6级、阵风7到9级。局部地区伴有扬沙或浮尘,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这说明(  )
A.思维具有概括性
B.思维具有间接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解析:选C。题干强调的是气象台在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这是对未来天气、气候的一种预测和推断,与思维的概括性无关,A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气象台在发布大风黄色预警信号,这是对未来天气、气候的一种直接预测和推断,与思维的间接性无关,B不符合题意。科学思维可以根据历史和现实,找出规律,提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具有超前性,材料中的天气预报,正说明了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C符合题意。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的意思是指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与题干科学思维具有预见性无关,D不符合题意。
3.(2024·陕西铜川高二期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思维,这是因为(  )
①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②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③其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
④其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无论正确的思维还是错误的思维都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①错误。正确的思维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属于思维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不是设问的原因,②与题意无关。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思维,这是因为其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③正确。科学思维与不科学思维相对立。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思维,这是因为其与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相对立,④正确。
4.(2024·河南高二期末)四川资阳市濛溪河遗址,距今约5—7万年。经科学精细发掘、多学科综合研究和全部系统采样,遗址发现6个旧石器文化层及丰富多样的遗物。2023年已出土石器、动物化石及碎屑10.5万余件。遗址为深入探讨早期人类对特殊石料及有机材料的认知及加工利用方式等提供了关键节点的重要材料。这体现思维具有(  )
A.形象性,可以从多样性客观事物中把握其共同本质
B.概括性,能够如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C.预见性,可以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D.间接性,帮助人们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解析:选D。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性,故形象思维具有形象性,而不是所有思维都具有形象性,A排除。思维具有概括性强调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材料未涉及,且思维具有能动性,不是对认识对象的机械反映,故“如实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说法错误,B排除。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可以对事物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而不是思维,C错误。人们通过在遗址中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层、丰富多样的遗物、石器、动物化石及碎屑等重要材料,深入研究早期人类对特殊石料及有机材料的认知及加工利用方式,表明思维具有间接性,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D正确。
5.(2024·山西朔州高二阶段练习)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表明(  )
A.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
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D.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
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专家对人类破坏环境恶果的预见,这表明科学思维能够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因而它的结果具有预见性,B符合题意。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是指科学思维不仅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性分析,还特别重视对认识对象进行定量分析,同时采用数学分析的手段来提高认识的量化程度。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精确性,A与题意不符。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是指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C与题意不符。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是指科学思维的结果(如科学定律、科学原理等),是对认识对象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材料没有体现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普适性,D与题意不符。
6.(2024·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这表明(  )
①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
②不同风格的思维包含着思维的共同特征
③思维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④科学思维有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C。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又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说明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又反作用于实践,科学思维有助于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思维的共同特征,②不符合题意。思维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只有科学的思维才能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③说法错误。
7.(2024·黑龙江牡丹江高二阶段练习)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中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因为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  )
A.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B.驾驭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做自然的主人
C.更好地维护真理、发展真理
D.消除思维定式,提高思维效率
解析:选A。任何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创新离不开科学思维方法,这说明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A应选。规律是客观的,我们不能驾驭规律,也不能做自然的主人,B不选。题干主要强调的是科学思维对创新的作用,C与题意无关。“消除思维定式”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8.(2024·河南高二阶段练习)科学思维是一种强大的思考方式,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能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促进创新和进步。青少年养成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意义是(  )
①能纠正逻辑错误,捍卫真理
②能更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
③能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
④能发扬科学精神,助力中华民族复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青少年养成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能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①正确。青少年养成科学思维的思维素养能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②符合题意。③④属于思想政治意义,排除。
【提升练】
9.(2024·广东梅州高二阶段练习)协同促发展,三地共奋进。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其中,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调发展是主要支撑力量,开放发展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是推动总指数上升的主要因素。未来京津冀协调发展将运用科学思维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在走深走实上下功夫。据此可知,科学思维(  )
①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能动作用
②结果具有预见性,通过科学分析找出京津冀发展规律
③有助于提高政治站位,助力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大局
④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创造规律推动京津冀快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A。由材料中未来京津冀的发展谋划可知,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能动作用,其结果具有预见性,通过对京津冀三地现实情况的科学分析,找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律,①②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京津冀区域坚持新发展理念,未涉及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治意义,③排除。规律是客观的,“创造规律”说法错误,④排除。
10.(2024·四川凉山高二期末)《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智库报告于2024年5月4日在巴黎发布。报告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智库专家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将继续秉持“立己达人”的精神和“四海一家”的理想,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这表明科学思维(  )
①具有间接性,能超越规律限制预测出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
②具有客观性,总能如实地反映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
③结果具有预见性,能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④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要继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检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规律是客观的,人们不能超越规律限制,①说法错误。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力求如实反映客观现状,但不代表总能反映,②说法错误。专家表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与各国能够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这表明科学思维结果具有预见性,能对事物的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③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取得的,并将继续指导我国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表明了科学思维结果具有可检验性,要继续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检验,④符合题意。
11.(2024·贵州高二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这是基于(  )
①科学思维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决定事物发展趋势
②科学思维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
③科学思维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
④科学思维能够经得起检验,能避免犯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选B。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可以预见事物的发展,但并不能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客观的,①表述错误。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科学思维,可以为我们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是基于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坚持真理,注重实事求是的论证,科学思维符合规律,能有效指导社会实践,②③符合题意。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但不能避免在实践中犯错,④表述错误。
12.(2024·云南昭通高二阶段练习)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军号角,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材料主要说明,学习科学思维可以(  )
①帮助人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
②从科学理论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规律
③正确认识世情和国情,提高政治站位
④更好地认清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但材料未涉及,①排除。学习科学思维,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但不是从科学理论出发把握时代发展规律,②错误。学习科学思维对于提高我们的政治站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我们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阶段性特征,正确认识不同的社会实践中的国情和世情,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④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共1题,共15分)
13.(2024·河南南阳高二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人口问题是“国之大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条件。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要有改革勇气,要敢于突破常规,探索养老服务发展新模式。一是要积极探索“民办公助”模式,通过建设补助、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引进民办养老项目,激活养老事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模式,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协议合作,支持医疗机构创办养老机构,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科学思维的含义和作用的知识,说明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过程中是如何发挥科学思维作用的。
解析:本题的设问要求说明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应如何发挥科学思维的作用,需要调用科学思维的含义及作用等有关知识,从措施角度进行分析。关键信息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创造良好的条件→可联系科学思维的含义。关键信息②:截至202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占总人口的18.9%,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可联系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关键信息③: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可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关键信息④:推进养老事业发展要有改革勇气,要敢于突破常规→可联系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
答案:①科学思维,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过程中树立科学思维,正确地认识和分析老龄化现状及困境,有效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②运用科学思维纠正逻辑错误,明确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驳斥诡辩及错误观点。③运用科学思维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认清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客观现实,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制定针对性对策。④把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各地应积极创新养老新模式,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3张PPT)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任务一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问题导航:人人都有思维,为什么有的思维缜密而精妙,能够结出丰硕的智慧之果,而有的思维构想虽然不失美妙,却是不结果实的智慧之花?
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的特征有哪些?
1
2
1
2
1
2
1
2
任务二 学习科学思维的意义
自主


问题导航:鲁迅曾在《“有名无实”的反驳》中批评当时国民党军队中的一位排长,他写道:“以为不抵抗将军下台,‘不抵抗’就一定跟着下台了。这是不懂逻辑:将军是一个人,而不抵抗是一种主义,人可以下台,主义却可以仍旧留在台上的。”
思考:鲁迅为什么说这位排长“不懂逻辑”?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学习科学思维对提升我们的思维素养有什么意义?
1
2
1
2
1
2
1
2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课下巩固训练(五) 领会科学思维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9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