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第二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一单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机统一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知识体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7.2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荣怀英才中学 王老师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建议劳动教育列入必修课程建议调整双休日试点隔周三休建议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建议生育登记取消结婚限制建议给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育儿补贴建议第三孩从幼儿园到高中免费教育建议小学教育缩短到5年建议充分落实八小时工作制建议将轻微伤入刑这些两会建议,你最期待哪条落地?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调休、婚姻、生育、教育等相关话题的建议,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建议对校园霸凌行为单独立法全国人大代表李亚兰提出建议:对校园霸凌行为进行单独立法。其实校园霸凌一直都无处不在,只不过隐匿于校园的角落、孩子痛苦的回忆中。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被霸凌后通常会选择默默忍受,周而复始,最后造成严重心理问题,后果不堪。严惩未成年人犯罪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平川提出:建议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现行刑法中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十四周岁降低到十二周岁,将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从十六周岁调整为十四周岁。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提高个税起征点到10000元不能以薪酬高低来定五险一金,无论薪酬多少,标准一致才公平一夜暴“负”毁所有!一女子因网络赌博被东阿警方拘留为到工地干活64岁男子办假身份证减龄7岁 被警方行政处罚近日,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机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架无人机在机场净空区内飞行。后方某因扰乱机场公共场所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所飞无人机被依法收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你知道他们受处罚的依据是什么?法的本质是什么?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有哪些特征?我国法律发展从古至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7.1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是怎么产生的?(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法律体现着 的意志,是实现 的工具(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统治阶级国家职能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P74-1)1.法律的基本知识(3)法律有什么作用?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近日,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机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架无人机在机场净空区内飞行。后方某因扰乱机场公共场所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所飞无人机被依法收缴。法律的作用: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law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马克思(4)历史特点: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1)古代社会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 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2)近代以来(人治)法治法律在人类社会不同阶段的特点辨一辨:人治、法治、法制基础和前提立足点和归宿法治:法治是法律统治的简称,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是动态意义的词,重在治理。人治:个人或者少数人因掌握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等物质的与精神手段,对社会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法制:法律制度的简称,属于制度的范畴,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是静态意义的词,重在制度。2.我国的法律发展历史(1)古代:(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制定成文法,并通过铸刑鼎、书竹简等方式发布法律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并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所传承和发展。独树一帜,重要贡献(3)当代我国当代的法是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体现我国当代的法是什么法,什么性质的?(2)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国,最终归于失败。(一)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1.法的产生、本质(P75-4)(1)法是怎么产生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 、 和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2)法的本质是什么?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私有制 阶级 国家法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2.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统一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俄罗斯联邦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四种历史类型的法注意:原始社会中没有形成法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魏相李悝的《法经》法国《诺曼底大习惯法》《拿破仑法典》《德国法典》3.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哪几种类型的法?决定性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近日,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机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架无人机在机场净空区内飞行。后方某因扰乱机场公共场所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所飞无人机被依法收缴。广西11岁娃用奶奶手机打赏主播,用去4.8万多元,能要回打赏吗?网购商品用快递送达,商品在快递途中、签收之前毁损的风险谁承担?法有哪些特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快递暂行条例》4.法有哪些特征(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是一种社会规范体现: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 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 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 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 是一致的。公民的 是统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权利,也平等地履行义务。从主要内容角度看权利和义务统治阶级根本利益权利和义务4.法有哪些特征(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制定,是指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认可,是指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如:习惯法如:成文法从制定和认可角度看(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4.法有哪些特征(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从实施角度看近日,市公安局机场分局机场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有一架无人机在机场净空区内飞行。后方某因扰乱机场公共场所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所飞无人机被依法收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月3日,据权威媒体报道,共有4名厅级干部被查,涉及贵州1人、河南2人、内蒙古自治区1人,4人均系科班出身的业务型干部。(1)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小结:法的特征(二)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记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例如规范交通,保障老年人权益等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例如打击违法犯罪政治职能案例一:某地国家安全局破获了一起向国外情报机构提供我国军事保密资料的重大间谍案,两名被告人因犯间谍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无期徒刑。案例二:一农户与当地一家粮油公司签订了小麦收购合同后,后双方因款项支付发生争议并诉诸法庭。人民法院根据合同法第159条关于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数额支付价款的规定,判决粮油公司向农户支付购粮款。4.法的职能社会职能1.(2022·浙江·高一阶段练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意志。( )【答案】错误【详解】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它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故原命题错误。2.(2022·浙江·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高一阶段练习)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答案】错误【详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法律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利益的体现,不是全体公民的意志,故本题判断为错误。课堂练习2.(2022·全国·高一单元测试)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维护全体公民的利益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D.法的主要内容在于规定人们在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课堂练习【答案】A3.(2022·江苏淮安·高一期末)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这些法的共性是( )A.只采用规定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B.确认、保护有利于各个阶级的社会关系C.能够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实现国家职能课堂练习【答案】D4.(2022·全国·高一课时练习)人类法律文明的进步促进了法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下列对法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②法是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③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④法只对被统治阶级具有约束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答案】A(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 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判断: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政治、文化、经济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1.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国情和社会制度①在现行宪法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规,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②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国家权力正确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增强。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主要由七个法律部门和三个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构成。民法商法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三个层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记背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完备的行政执法和司法体制,保证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①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②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2.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的 的同时,②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②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 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生存权和发展权人权保障人权高于主权,还是主权高于人权?美国承诺接收十万人?上千乌难民滞留边境有人反遭拘捕主权高于人权!(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警示】(1)主权是人权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国家的主权是该国人民享有人权的前提,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因此,认为"人权高于主权"的观点是错误的。(2)人权就实质而言,是一国的内政问题,某些国家强调"人权高于主权",其实质是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二)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小结: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的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记背3.法治建设在路上(三)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蓬勃发展。这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努力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5.(2022·北京大兴·高一期末)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 )①使社会纠纷得到全部解决②有利于更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③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④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课堂练习【答案】B4.(2022·北京大兴·高一期末)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一法律体系( )①使社会纠纷得到全部解决②有利于更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③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实现了有法可依④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法的历史类型我国法律发展历程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法的产生法律的基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法的决定因素课堂小结决定因素巨大成就法的历史类型法的产生法的决定因素全面依法治国法的特征法的职能7.1 听默写:法有哪些特征?法的职能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