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法治政府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法治政府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8.2 法治政府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探究与分享
(自学整理)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 年)》提出以下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全面突破。
健全政府机构职能体系,推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健全行政执法工作体系,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健全突发事件应对体系,依法预防处置重大突发事件。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行政预防调处化解体系,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促进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
健全法治政府建设科技保障体系,全面建设数字法治政府。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
选择其中一个方面,列举实例,谈谈你对法治政府的认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法治政府的内涵
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主体,你知道哪些政府机关?
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2. 法治政府内涵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也是执法主体。
1. 政府性质
(1)职能科学的政府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注意:
政府“全能政府”,
政府是有限政府,明确职责,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政府职能国家职能。
在国家职能中,有些职能是政府没有或者无法履行的,如审判犯罪等。
③政府职能≠弱化/转让/扩大/缩小政府职能,但可转变、强化等,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要求: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的不管。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
基本职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知识拓展
政府的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 内 容
宏观调控 主要是政府运用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调整税收、存贷款利率)
市场监管 界定和保护各类产权,规范市场准入,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对企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产品定价等进行严格监管,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社会管理 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公共服务 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社会保障服务发布公共信息的维护宏观经济稳定,市场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
环境保护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注:对政府而言,是“法无授权不可为”P102,
对公民、企业和其他组织而言,是“法无禁止即自由”。
①原因:
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②要求:
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①错位,就是“该管的不会管”,是指政府部门对于自己该管的事情,却没有能力去管好,乱用权力、乱搞一通,也就是“乱权”。
②缺位,就是“该管的不去管”,是指政府部门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管理好属于本部门的事务,也就是“失权”。
③越位,就是“不该管的也去管”,是指政府部门超越了本部门的职权范围,管了别的部门该管的事情,也就是“越权”。
(2)权责法定的政府P90中1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①要求: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②意义: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中心环节
关键
必要保证
(3)执法严明的政府P90中2
探究与分享
某市发生了一起豪车撞人事件,“百万豪车”“农村打工者”等信息迅速引起舆论热议,将当地交警推上了风口浪尖。当地政府坚持事件处理与新闻发布同步安排、同步推进、及时回应,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事件的细节,及时解答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疑虑。
结合案例,讨论政府应如何树立和维护公信力。
政府要树立和维维护公信力,除了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还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政务公开的形式有很多,例如,发布政府公报,建设政府网站,召开新闻发布会,设立信息公告栏、政府文件阅览室和电子政务信息屏等。从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来看,要完善突发公共事舆情的号1导应对机制,健全新闻发布工作机制,包括专家信息发布和解读机制、舆情回应机制、新闻发布评估机制、新闻发布考核问责机制等,主动引1导奥论,及时关注奥情方向。
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 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作用: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相关链接
近年来,公众对“三公”经费的关注度持续提高。所谓“三公”经费,一般是指由财政拨款支付的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自 2011 年以来,中央各部门每 年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三公”经费的公开增强了经费开支的透明度,保障了公众知情权,有助于更好地开展社会监督。
(4)公开公正的政府P91上1
政务公开≠把所有政务信息公开
要求:政府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促进依法行政,优化革新政府治理流程和方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5)智能高效的政府
探究与分享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 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为了使秦国百姓相信法律的公信力,商鞅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派人在国都的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大木杆,并当场宣布,凡是能将这根大木杆搬到北门的,就赏十镒黄金作为奖励。大木杆周边围了里三层外三层的人,都是来看热闹的。没有人相信搬一根木杆就能赚十镒黄金,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老百姓不信任政府,怕其中有诈,没有一个人愿意出来搬大木杆。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镒黄金,突然一位壮汉从人群里冲了出来,扛起大木杆大步流星地向北门奔了过去。商鞅看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五十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商鞅这才下令变法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对今天增强政府公信力有什么启示
探究与分享
司马迁在《史记·商君列传》中讲述了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 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商鞅“徙木立信”取得了民众的信任,随后颁布新法,使变法顺利推行。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赏罚分明、奖罚兑现,成就了秦国的强大和富足。由此可见,“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既是立人之道,也是施政之本。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支柱,如果支柱不复存在,整个信用大厦就会坍塌,企业诚信、个人诚信都无从谈起。因此,打造诚信社会,首先应打造诚信政府。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对今天增强政府公信力有什么启示
要求:
(守法)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
(诚信)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
(追责)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贪腐和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6)廉洁诚信的政府P91下1
要求:
政府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执法行为中都能看到风清气正、从每一项执法决定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法治政府的内涵
1. 法治政府内涵
(7)人民满意的政府P91下1
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提高服务质量
(注: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不等于弱化、压缩、移交政府职能,而是强调属于政府职责的,要加强管理;属于社会的,要下放政府权力。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把该管的管好!)
法治政府的内涵
1.内涵:
2.特征:
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
①职能科学→侧重政府履行什么职能
②权责法定→侧重政府权力的界限
③执法严明→侧重政府权力如何运行
④公开公正→侧重政府要自觉接受监督
⑤智能高效→侧重政府形象和工作效果
⑥廉洁诚信→侧重政府应作出榜样
⑦人民满意→侧重为人民服务
【重难点】
阶段小结
探究与分享P92
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
“评选市三好学生”的工作已经延续多年,以前并没有这样的权力清单。相关的权力清单从无到有并向社会公布,有什么意义
公开权力清单,在制度上促进人民群众对政府行政职权的直接监督,有利于人民群众消除疑虑,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行政权力公开透明,权力行使规范有序。阳光行政是权力清单制度的最大特点,权责一致是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原则。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打造“有限、有为、有效”的现代法治政府,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部分
建设法治政府
(1)宏观层面(依法行政)
(2)微观层面(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
①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③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
④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二、建设法治政府
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P92上1
①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②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
③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幅度、范围内有一定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力,涵盖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多个方面。
第三十六条 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非机动车在机动车道内行驶属于违法行为,可以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相关链接
◆ 公安机关为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对现场执法活动进行全过程同步记录。
◆ 公安机关依法对下列现场执法活动进行视音频记录。
(一)接受群众报警或者 110 指令后处警。 (二)当场盘问、检查。 (三)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出入境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违法犯罪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等进行现 场处置、当场处罚。 (四)办理行政、刑事案件进行现场勘验、检查、搜查、扣押、辨认、扣留。
......
警察佩戴执法记录仪
3. 意义
二、建设法治政府
①对政府: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P92下1
②与群众关系: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P92下1
③地位: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P89下1
课堂小结
职能科学的政府
权责法定的政府
执法严明的政府
公开公正的政府
智能高效的政府
廉洁诚信的政府
法治政府内涵
建设法治政府
总(基本)要求
意义——对政府、对社会
法治政府
是什么
怎么办
人民满意的政府
具体措施
——为什么
1.政府行使法律确定的权力就可以做到依法行政
2.转变政府职能就是弱化职能、转让职能。
3.政府有权必有责,权责是对等的。
4. 执法严明就是要做到有法必依。
5.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就是全面公开政府的各项信息。
6.建设法治政府,就是要求政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错误。依法行政不仅要求政府行使权力要于法有据,而且要求权力行使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
错误。转变政府的职能并不是弱化或转让政府的职能,而是要求政府在履行职能时,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更不能“不到位”。
政府有权必有责,权责不是对等的,是权责统一的。
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并不意味着要全面公开政府的各项信息
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2022·辽宁·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
当新冠疫情爆发时,我们统筹医护人员和医疗物资调度,打击疫情期间的各类犯罪活动;当中印边界危机发生时,我们稳妥处置加勒万河谷事件,捍卫领土主权;当国外安全形势恶化时,我们组织中国公民有序撤离……国家坚定地维护着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信息等各方面安全。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全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洪水席卷而来时,共产党员投身防汛一线,共筑安全堤坝;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时,民警全力应对,日夜值守,保障辖区安全;军港被暗中拍摄时,有市民依据国家保密法,拨打12339举报电话……正是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才有了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说明中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答案】①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②维护国家稳定是国家对内职能,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对外职能,组织撤侨,打击的各类犯罪活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稳妥处置涉外事件,捍卫领土主权。
③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遇大事险情,人民受到威胁,共产党员总能挺身而出,护佑人民。
④权责法定、建设法治政府需要政府依法行政,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政府积极履职,维护社会安全。
⑤公民积极履行义务,人人守护家园,众志成城,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