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热量 比热容 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热量 比热容 课件(共25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导入新课
1.蜥蜴为什么在沙滩上“跳舞”?
2.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热量 比热容
第十三章 内能
学习目标
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实验,体会控制变量法的作用,了解转换法的应用。
3.会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感受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4.会进行简单的吸热、放热计算。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热量
②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热的多少叫作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符号为J,1g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约为4.2J。
①热传递: 是指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1.天然气烧水的过程中,天然气吸收还是放出热量,水吸收还是放出热量?
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
①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
②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温度变化有关。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
将一壶水烧开(沸腾)与加热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
探究新知
  对于同种物体来说,质量越大、升高温度越高吸收的热就越多。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
想一想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吸收热量多少或温度变化多少,都反映了物质吸热能力的大小。
探究新知
怎样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呢?
小组讨论交流
探究新知
方案一: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看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强。
方案二:使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升高温度的多少。升高温度小的吸热能力强。
实验方案
探究新知
问题1:研究不同物质吸热的多少,是否会受到物质种类的影响,需要保证哪些物理量不变?
控制物质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或吸收的热量相同。
控制变量法
问题2:实验中用相同的加热器有什么好处?
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可以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转换法
思考:
探究新知
温馨提示
①为节省实验时间,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若是选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
②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提高温度。
物质的种类 水 食用油或(沙子)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min)
探究新知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实验结论
方案一: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对水加热的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水的吸热能力强。
方案二: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加热相同的时间),食用油温度变化大,水的温度变化小,水的吸热能力强。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高的温度不同。
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
探究新知
  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用物理量比热容来表示。
  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单位:比热容用符号c 表示,它的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是J/(kg · ℃)。
探究新知
认识比热容
(1)哪种物质的比热容最大?表示的含义是什么?
(2)每种物质都有它的比热容,水与冰的比热容是否相同?
(3)分析比热容表,可以找出哪些规律?
小资料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C/[J·(kg·℃)-1 物质 比热容
C/[J·(kg·℃)-1
水 铝
酒精 干泥土
煤油 铁、钢
冰 铜
色拉油 水银
沙石 铅
水的比热容最大,是4.2×103J/(kg·℃)。1 kg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 J。
不相同。
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但如冰和煤油其比热容却相同。
2.物质的比热容与物态有关,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
3.大多数液体比热容大于固体比热容,液态金属水银除外。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位置等因素无关。
知识应用: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发动机中的水循环
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质量一定的条件下,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热量多,用水作冷却剂效果好。
①为什么用水作“冷却剂”冷却汽车的发动机?
探究新知
②为什么用水作“热源”在暖气管道中循环?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油的大,在质量一定时,降低相同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用热水取暖效果好。
知识应用: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探究新知
③同样的日照条件下,为什么中午的沙子比海水的温度要高
因为海水与沙子受光照的时间完全相同,所以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是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所以海水升温比沙子慢;因此白天海水温度低,沙子温度高。
知识应用: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探究新知
④请解释上课开始的问题:蜥蜴为什么跳舞?
知识应用: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升温较快,为了不被烫伤,脚要轮流离开地面。
探究新知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很多,有利于作冷却剂或用来取暖。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
探究新知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很多热而自身的温度却变化不多,有利于调节气温。
拓展实验:用传感器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探究新知
问题①:1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问题②:2 kg水温度升高1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问题③:2 kg水温度升高50 ℃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请推导热量的计算公式。
(1)物体吸收热量计算公式:Q吸=cm(t-t0)。
(2)物体放出热量计算公式:Q放=cm(t0-t)。
以上两个公式,都可以用Q=cmΔt来表示。
探究点二
热量的计算
m 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kg
△t表示改变的温度,单位:℃
C 表示物质比热容,单位: J/(kg·℃)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J
探究新知
[例题1]某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作为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c水=4.2×103J/(kg·℃)]
解:地热水放出的热量
Q放 = c水m(t0-t)
= 4.2×103J/(kg·℃)×100kg×(70℃-20℃)
= 2.1×107J
注意区分温度“升高到”和“升高了”。
探究新知
[例题2]使20 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供给的,需要多少克5℃的水?[冰的比热容2.1×103 J/(kg·℃)]
解:m冰=20 g=20×10-3 kg,Δt冰=0℃-(-10℃)=10℃,冰吸收的热量Q吸=c冰m冰Δt冰=2.1×103 J/(kg·℃)×20×10-3 kg×10℃=420 J;
由题知,冰升高温度吸收的热量由水降温放热提供,即Q吸=Q放=c水m水Δt水,Δt水=5℃-0℃=5℃,需要水的质量
探究新知
m水==
1.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质量单位用kg,温度单位用℃,比热容的单位用J/(kg·℃,热量的单位用J。
探究新知
4.还可以利用公式变形计算质量:m= ,计算比热容:c=,计算温度的变化量:△t=。
2.△t是温度的变化值,既不是初温也不是末温,注意区分温度“升高到”和“升高了”。
3.物体吸热升温和放热降温的计算公式相同,注意温度的变化。
[点拨]在利用Q=cm△t进行计算时要注意:
①物理意义:用来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物理量。
②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③公式: C
④单位:J/(kg·℃)
⑤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比热容
热量的
计算
①影响吸放热的因素:物质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
②吸热公式:Q吸=cm (t-t0) =cmΔt
③放热公式:Q放=cm (t0-t) =cmΔt
比热容
1.必做题:练习与应用1~6题。
2.选做题:
①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原型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请查找资料,调查火焰山温度高的原因。
②课后调查“海陆风的形成原因”。
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