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强国必须强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讲由导入故事和三目内容构成,重点讲述“十四个坚持 ”中的“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 绝对领导 ”,基本逻辑是为什么要强军,我国要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如何发扬拥军爱民 的光荣传统。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军人 ”“国防 ”等概念有初步了解,但对 “强军 ”与“强国 ”之间的深层关系缺乏系统性认知,对新时代强军目标及其意义理解不足。 此外,学生普遍对军人怀有崇敬之情,但对“拥军 ”的具体行动缺乏明确认知。部分学生认 为国防建设与自身关系不大,需要引导其树立“强军有我 ”的责任意识。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案例,认识“能战方能止战 ”这一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理解强国必须强军 的道理。2.通过阅读中国人民解放军维护和平的事迹,了解新时代人民军队的使命任务,理解党 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3.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增强对军人的崇敬之情,从小树立 拥军观念,以实际行动拥军。教学重难点1.重点:知道强军对保卫和平的重要意义,了解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以及为了建设世 界一流军队做出的努力。2.难点:感受“军民鱼水一家亲 ”的拥军爱民的光荣传统,树立拥军观念,愿意以实际 行动拥军。教学准备1.教师:制作课件,收集典型案例,设计评价量表。2.学生:搜集人民军队建设成就、抢险救灾等资料。教学过程活动一、创情境 明任务1.出示中国军人图片,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军人的认知。2.军人总是有一份神秘感,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展“军营探秘 ”活动。3.引入卡通学习伙伴军军,创设情境,明确任务:争当“强军小卫士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已有认知,为后续探究做好铺垫。通过角色代入,增强学习趣味 性,明确学习目标。】活动二、进军营 细探究(一)和平馆1.军军: “首先来到和平馆,请大家看画面、听故事,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观看习近平与军队的故事,交流感悟。3.出示“能战方能止战 ”的辩证法,结合历史案例加深理解。(板书课题)4.出示也门战乱和我军撤侨画面,思考并交流:如果你在也门,可能会遭遇什么?中国 人可以安全地撤离,这份安全感来自于什么?(板书:和平需要保卫)5.播放中国军人维和行动视频,阅读维和行动数据,开展抢答比赛。6.配乐朗读: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 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7.在学习评价单上自评和平馆的学习表现。【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理解强军与和平的辩证关系,感受强军对国家安全的重要 性。通过互动活动,深化对军队维护世界和平作用的理解。】(二)强军馆1.军军: “我们不欺负别的国家,并不代表别的国家都安分守己,不来惹我们。 ”2.出示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等资料,思考并交流:如何避免再被外国欺负?3.阅读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板书:建设一流军队)4.观看朱日和阅兵视频,感受我国军队建设的成果。5.同桌交流,全班展示我国军队建设取得的其他成果。6.在学习评价单上同桌互评强军馆的学习表现。【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事件,引发对国防建设重要性的思考。通过读本阅读,明确新时 代军队建设的方向。通过视频拓展和互动分享,增强对军队建设成就的自豪感。】(三)双拥馆1.军军:“你们在生活中、电视新闻或是网络上见到过我国的军人吗?他们在没有硝烟 的战场上干什么? ”2.小组交流,全班分享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3.出示《军民鱼水情》组图,交流观后感。(板书:军爱民 民拥军)4.出示习语金句以及习近平关心士兵的图片,补充《军民情 ·七律》,朗读体会。5.交流:小学生能为军人做些什么?在拥军心愿卡上写出具体行动,指名汇报并粘贴。6.在学习评价单上小组互评双拥馆的学习表现。7.结合学习表现授予相关学生“强军小卫士 ”称号。【设计意图:通过生活化问题,关注军人的日常贡献。通过图文结合,深化对军民鱼水 情的理解。通过分享心愿,将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拥军意识。】活动三、表心声 付行动1.全体起立,一起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强军有我。2.课后,请还没获得“强军小卫士 ”称号的同学继续搜集资料,了解军队。请所有同学 用实际行动拥护军人。【设计意图:通过集体宣誓,强化学生“强国有我 ”“强军有我 ”的责任意识。通过课 后拓展,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拥军观念,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板书设计《强国必须强军》学习评价单学习活动 评价方式 评价标准和平馆 学生自评 理解能战方能止 战、和平需要保 卫。 知道历史和现实 的佐证案例。 发言积极。强军馆 同桌互评 能准确说出党在 新时代的强军目 标。 知道军队建设的 一些成果。 乐意同桌合作学 习。双拥馆 小组互评 知道我国军爱 民、民拥军的一 些事例。 有切实可行的拥 军心愿。 乐意小组合作学 习。班级: 姓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