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学高年级)第 3 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第二课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学高年级)第 3 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第二课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

资源简介

第 3 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课题 第 3 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课时 1 课时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 执教者
教学内容 分析 1.课题说明:《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的第 3 讲。 2.学习内容:本讲共有两框内容,分别是“共和国的根基 ”和“ 以人 民为中心 ”。 3.本课价值:讲述了中国发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 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以人民 为中心的理念,从而明确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从人民群众 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
第 2 页
学习 目标 1.通过阅读读本、讲述故事,回味习爷爷在梁家河的故事,知道坚持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2.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党和国家始终坚守着把人民放 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个信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寻找、致敬各行各业建设国家的先锋,理解人 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4.通过交流为集体做的事,传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无私奉献的 精神,愿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从 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学习者 特征 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具备简单的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能够感受到国家的富强和生活的幸福, 知道爱党、爱祖国、爱人民。 但整合、概括资料的能力还不足,合作方法欠缺,还不能理清幸 福生活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关系,没有意识到肩负的责任。
教学 准备 1.教学方法:以问题驱动,有机渗透合作探究、互动式讲授等多样化 的教学方法。 2.教学准备:课件、评价量表、预学单、板贴、资料包等。
第 3 页
教学策略 的选择与 设计
教学 重点 及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查找资料、小组合作探究,了解党和国家始终坚守着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个信念,从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为集体做的事,传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无 私奉献的精神,愿意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为集体贡献自己的 力量,从而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学环节 (问题/任务)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设计意图
党徽导入
1. 出示党徽,介绍党徽。 2. 交流:对党徽的疑问。 3.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1.观察党徽。 2.提出疑问并交流 想法。 课堂观察、提问评 价点: 1. 能初步了解党 徽的外形和内涵。 2. 能提出自己对 党徽的疑问。 新课标指出, 要坚持问题导 向,利用当下 资源,通过学 生对党徽提出 的疑问引发学 生发现核心问 题,激发学生 探究的兴趣。
第 4 页
环节一:回味一段故事
活动一 回味故事,明初心 1. 任务: 自读读本,请学 生找一找习爷爷在梁家河 的故事。 2. 交流:请学生详细说说 沼气池的故事。 3. 小结:习爷爷为人民办 了很多实事。(板书:人民) 1. 自读习读本。 2.说说习读本上习 爷爷在梁家河的故 事。 课堂提问、交流评 价点: 1.能在寻找、讲 述、倾听习爷爷在 梁家河的故事中 感受到人民的重 要。 2.能在观看习爷 爷为人民办实事 的视频中感受到 习爷爷和党始终 把人民放在心中 最高位置。 通过问题驱动 把课堂和学习 的权利交给学 生,引导学生 回味习爷爷在 梁 家 河 的 故 事,交流感悟, 达成目标一— —知道习爷爷 是如何把人民 放在心中最高 位置的。
活动二 交流感受,知民心 1.播放:视频。 观看后让学生交流习 爷爷为人民还做了哪些 事? 2.思辨:习爷爷关注的是小 事还是大事呢? 1.观看视频,交流 视频中习爷爷为人 民做的事。 2.说说自己的看法 和理由。
活动三 习语金句,记心间 1. 出示习语金句:我将无 我,不负人民。 2. 交流:请学生在习读本 上找到这句话,并说说自己 对这句话的理解。 3.小结:(板书;回味故事) 习爷爷一直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这就是把人民放在心 中最高位置。 1. 在习读本上找到 习语金句“我将无 我,不负人民。 ” 2. 思考习爷爷这句 话的含义。
第 5 页
环节二:坚守一个信念
活动一 探寻政策,会合作 1. 出示:课前预学小组组 别。 2. 汇报:请学生按小组汇 报“民生幸福答卷 ”探寻成 果。 在学生汇报时引导学 生总结小组合作方法。 3. 评价:出示评价标准, 请学生按照评价标准进行 小组间评价。 4. 提升:如何优化小组合 作成果。 1. 小组汇报“ 民生 幸福答卷 ”成果, 并展示在黑板上。 2. 按照评价标准对 各个小组汇报过程 及成果进行评价。 3. 交流如何改进小 组合作效率,如何 优化小组合作成 果。 课堂小组汇报、交 流评价点: 1.小组汇报。 (1)能积极参与, 清楚表达自己找 的故事。 (2)能认真倾听 他人的发言。 (3)能根据评价 标准对小组进行 评价。 2.交流:能积极思 考这些事对改善 人民生活的意义。 通过预学单开 展课前学习、 合作、交流, 并 制 作 成 小 报,最大程度 唤醒和激发学 生 的 探 究 兴 趣,引导学生 主 动 探 究 问 题,解决问题, 学会合作,用 心去感受“党 和国家始终坚 守着把人民放 在心中最高位 置这个信念 ” 达成教学目标 二——知道党 和国家是如何 把人民放在心 中 最 高 位 置 的。在合作过 程中提升学生 的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健 全人格等核心 素养。
活动二 交流感受,明信念 1. 交流:这些事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2.小结:(板书:坚守信念) 党和国家一直坚守把人民 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个信 念。 交流党和国家 为人民做的事给生 活带来的变化。
第 6 页
环节三:致敬一群先锋
活动一 分享事迹,乐表达 1. 出示:小组合作任务、 要求,温馨提示,评价标准。 2. 合作:分小组合作交流 各行各业的人民先锋。 3. 汇报:请学生分小组汇 报推荐的行业先锋并概括 其精神品质。 4. 评价:请学生按照评价 标准进行组内评价。 1. 按照上一环节总 结的合作提示和本 环节的任务进行小 组合作。 2. 按照小组汇报行 业内的先锋人物并 概括其精神品质。 3. 小组成员组内对 本小组的表现进行 评价与反思。 课堂小组汇报、交 流评价点: 1.小组合作:(1) 能在小组交流中 表达自己的观点 和感受, (2)能在畅所欲 言中感受体会这 些行业先锋无私 奉献精神品质。 2.被这些先锋的 事迹和精神打动 后,愿意向榜样学 习,把人民放在心 中最高位置。 通过课前资料 搜集、小组分 享交流,在丰 富认知和交流 中了解各行各 业的先锋对祖 国的无私奉 献,为孩子树 立榜样,点亮 心灯,从而达 成教学目标三 ——理解人民 是共和国的坚 实根基,并向 这群先锋致 敬、学习。
活动二 感悟品质,赞贡献 1. 播放:视频。 观看后思考这群人都有什 么共同的品质。 2. 出示习语金句: 中国梦 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 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 不断为人民造福。 3.小结:(板书:致敬先锋)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各行各 业人的付出,人民是共和国 的坚实根基,让我们致敬这 群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的先锋。 1. 观看视频。 2. 交流行业先锋的 共同品质。
第 7 页
环节四:传承一种精神
活动一 传承精神,勇担当 1. 出示:百鸟亭小学和自 己为集体做好事的照片。号 召学生传承“我将无我,不 负人民 ”无私奉献的精神。 (板书:传承精神) 2. 任务:让学生在爱心卡 片上写下自己为集体做过 的好事。 3. 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交 流爱心卡片上的内容,并对 自己的爱心卡进行评价。 1. 学习榜样。 2. 在爱心卡上写下 自己为集体做过的 好事。 3. 交流爱心卡内 容,并贴在黑板上。 课堂观察、交流评 价点: 1. 能从不同人身 上看到、学到“我 将无我,不负人 民 ”无私奉献的精 神。 2. 通过写下为集 体做的事,宣传以 人民为中心的幸 福画报、唱响《江 山就是人民》的赞 歌,真正理解并践 行把人民放在心 中最高位置。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做到即成为, 成为即改变。 利用本校资源 搭建上课学校 教师、学生如 何学习习爷爷 的支架,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肯定为 集体做过的好 事,培养学生 的责任意识, 增强担当精 神,达到目标 四——知行合 一,同时总结 评价,颁发奖 励中激发学生 主动学习的内 驱力。
活动二 宣传画报,赞合作 1. 展示:提醒学生黑板上 展示的内容是一张可以宣 传的“幸福画报 ”。 2. 交流:如何把“幸福画 报 ”宣传给更多的人。 3. 表彰:按照评价量表评 出最优小组和最优个人。 1. 欣赏本节课的学 习成果( “幸福画 报 ”)。 2. 交流各种宣传画 报的方法。
活动三 唱响赞歌,谈收获 1.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 出示:两会照片,学习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的会议精神。 3. 共唱:歌曲《江山就是 人民》。 1. 说一说自己这节 课的收获。 2. 和教师一起唱响 赞歌,深化对本讲 “把人民放在心中 最高位置 ”的理解。
第 8 页
小结:(板书:爱心)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 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目标检测 1.课堂上通过与学生共同完成“人民在心 幸福画报 ”,检测学生是否真 正理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的核心意义。 2.通过课前完成预学任务,课堂小组探究合作,课后实践作业,检测学 生是否真正在学习中提高了核心素养。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在即将到来的世界水日,计划为集体做一件小事。
第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