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7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全国人口在10万户以上的城市有13个,北宋10万户以上的城市约有40多个,到宋徽宗年间则上升到50多个。在宋代以前,作为商业贸易中心的“市”和作为居民区的“坊”被严格分开。宋代不仅打破了“坊”“市”的限制,更开设了早市和夜市。宋以前的城市功能主要是作为行政中心,宋代商业大都市不断增加,宋代城市也逐渐演变为政治、经济并重的城市。城市里的瓦舍是普通百姓娱乐之处,在宋以前,这样的娱乐活动对普通百姓可谓奢侈。一一摘编自田利兰《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出现的新变化。(4分)材料二杭州城方圆约一百英里,它的街道和运河都十分宽阔,还有许多广场或集市。这些广场的位置十分利于交易,每个市场有四、五万人来赶集。所有你能想到的商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市集之日,有判官一人驻市场,负责解决各种纠纷及惩罚罪犯一《马可·波罗游记》(2)根据材料二,归纳元代杭州城商业繁荣的表现。(3分)材料三(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发达地区的城市非常繁华,大同等边塞城市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清代除军器、铸钱等手工业生产属官营和个别地区设立官营丝作坊、制瓷作坊外,各种手工业均为民营。一一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文学艺术有何影响?(2分)七年级历史第4页共6页17.(16分)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某历史兴趣小组设计了以“唐朝盛衰”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任务一史料解读,揭秘盛世之因】唐太宗继位后,已完成统一,然民间残破已极…唐太宗命房玄龄裁减冗员,中央政府文武官员的名额,仅留六百四十三员;命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值宿于中书省,以便随时延见,垂询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对于都督、刺史一类的地方官,都亲自挑选…史书记载,到贞观四年(630年)时,米价每斗不过三四钱,社会秩序安定到“外户不闭”。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唐太宗统治期间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太宗开创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任务二诗文证史,探寻盛世制度】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龈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意:以往不如意的处境再也不足一提,而今通过考试获取了功名,令人神采飞扬。迎着春风得意地纵马奔驰,好像一天就可以看完长安似锦的繁华。)(2)这首唐诗反映了唐朝的哪项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有何影响?(2分)【任务三文物赏析,感受盛世之美】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此件唐三彩骑驼乐舞俑表现的是流行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女装于唐代开元、天宝时期的“胡部新声”,即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胡汉文化融合后的新舞乐。骆驼和乐舞俑独民间,被纷纷效仿。立塑成,然后组装,复杂又严谨。摘编自沈从文、王孖《中国服饰史》摘编自《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3)从上述材料中,你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3分)七年级历史第5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