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份模拟试卷(定心卷)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6月份模拟试卷(定心卷) 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 年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历 史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历史开卷考试,考生须独立作答,不得讨论,不得传抄。
6.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该遗址揭示了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的社会组织、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丰富的文化内涵。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2.据《左传·僖公·僖公二十四年》记载,文王之后被封了16国,武王之后被封了4国,周公之后被封了6国。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3.两宋时期,北方民族政权进一步推进汉文化学习,民族政权统治者也开始以“中国之主”自居,树立起“海内一家”的政治理念。这表明当时
A.边疆形势稳定 B.北方实现统一
C.实行因俗而治 D.民族交融加强
4.右图纪念币中人物的贡献是
A.发展“治未病”思想,提倡预防疾病
B.创编“五禽戏”,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C.总结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我国医药学宝库
D.对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作了全面总结
5.新文化运动时期,《青年杂志》刊登的文章指出:“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这一文章意在
A.提倡自由平等 B.宣扬民主共和
C.倡导文学革命 D.宣传实业救国
6.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28年奋斗历程。前14年,革命遭受两次重大挫折,一次是大革命失败,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后14年,从□开始,我们党重新奋起,团结带领人民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险、战胜一个又一个挑战,先是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应为
A.南昌起义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7.下图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全面开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进一步发展了与日本、印度等国的外交关系,并积极发展与欧盟国家的关系。这一时期外交的丰硕成果
A.使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有利于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结果 D.是中国全方位外交的体现
9.下列描述的文明特征属于
经济上:公有和私有的双重形态
政治上:具有或多或少的民主色彩
地域上:领土范围都很小,居民也不多
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希腊城邦 D.古代日本
10.19世纪30年代起,废除南部奴隶制的群众运动在美国各地展开。1833年废奴主义者成立了“美国反对奴隶制协会”,到1840年其会员发展至25万人。1838年全国性的秘密团体“地下铁道协会”成立(帮助黑人奴隶逃出南方的组织)。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美国内战源于南北经济矛盾加剧
B.林肯政府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C.美国内战前废除奴隶制运动高涨
D.奴隶制度加剧了美国的社会分裂
11.“它粉碎了德国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计划,牵制并消灭了德国的主力部队,使德国及其轴心国集团内部丧失信心,而反法西斯同盟各国人民受到巨大鼓舞,社会主义苏联和红军的国际威望进一步提高。”“它”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 D.柏林战役
12.右图漫画反映的史实
A.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
B.使苏联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C.导致美苏之间冷战进一步升级
D.进一步加速了苏联解体的步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2分,15题14分,共36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在商鞅变法的基础之上,秦国统治者始终注意奖励耕战,提高国家实力,养成了“闻战则喜的尚武风气”,造就了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成功地运用“破纵连横”“远交近攻”的外交、军事策略,最终各个击破,兼并六国,统一天下。
材料二 秦的统一,无论是从版图的幅员广大、还是从统治的严密有效来看,都是此前所谓的“三代盛世”所难以企及的,它真正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秦所创设的皇帝制度,把最崇高的名号、最显赫的地位、最根本的权力集中到君主一人身上,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秦所创设和完善的法律制度、军事制度、户籍与土地管理制度等都对此后直到清朝末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的社会影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据材料一,概括秦国能够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运用史实说明秦的统一“真正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根基”。(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了一项结束战争的诏书,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签署了投降书……中国终于胜利了。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战争的胜利,保住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保卫了世界和平和中国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战争中志愿军涌现出30多万名功臣和集体立功的单位近6000个。志愿军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十万中华儿女的鲜血洒在朝鲜大地上。鲜血凝成了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保证了国内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摘编自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所述“战争”的名称。(2分)并指出此时中国的国际
威望“那样崇高”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参与这场战争的目的。(2分)并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人民在上述“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主要的跨区域贸易首推欧亚贸易,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到近代早期结束时,这种数量非常有限的奢侈品贸易已让位于生活必需品大宗贸易。17世纪“三角贸易”兴起,并成为大西洋商贸圈中的典型模式。
——摘编自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材料二 从对外贸易商品种类来看,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促使当时仅在美洲才有的作物如玉米、土豆、甘薯、花生和棉花等输往欧洲、非洲和亚洲;此后,欧洲、亚洲和非洲也向美洲输出小麦、水稻、甘蔗、咖啡等作物,还有畜力牵引的轮式运输工具和犁,增强了美洲的生产能力……换个角度讲,地理大发现引起的西欧殖民者在世界各地大肆领土扩张和掠夺,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加速了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和海外贸易的扩展,形成了早期资本主义国际专业化分工萌芽,为世界经济的形成作好了必要准备。
———摘编自关立新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经济全球化指向》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欧亚贸易主要通道是什么 (2分)并概括15—17世纪国际商贸的主要变化。(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用辩证态度(或一分为二方法)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加以评价。(提示:可从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角度论述)(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D C A C D D C C B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3题10分,14题12分,15题14分,共36分)
13.(1)商鞅变法的实施;国家实力的增强;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恰当的外交、军事策略。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确立君主专制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推行郡县制,奠定了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创设和完善法律、军事等各项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的治理模式。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每点2分,共4分。
(3)统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统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2分。
14. (1)名称:1931——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或抗日战争)。(2分)
原因: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分)
影响:捍卫了新中国安全;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推动了军队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保证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等。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亦可。2分。
15. (1)主要通道:丝绸之路。(2分)
主要变化:由欧亚贸易转变为大西洋贸易;主要货物由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
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2)积极性:推动了全球贸易增长;丰富了商品种类和数量;促进了落后地区的开发;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等。
消极性:引发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导致了各国贫富差距过大;各国为争夺世界市场引发世界大战;商业竞争导致国际摩擦不断;对全球生态平衡构成了威胁等。
评分说明:积极性和消极性分别各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8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