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高中起跑线】历史初高中衔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先泰和泰汉时期(初中知识回顾)(PDF版 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赢在高中起跑线】历史初高中衔接 第二部分 专题一 先泰和泰汉时期(初中知识回顾)(PDF版 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
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
夏自居,反映了中原华夏与戎狄蛮夷在频繁往来和密切
联系中,彼此交流交融,体现了中华文明兼容并包的特
征,故选A项;文化多元异彩纷呈指的是各民族文化共同
专题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
发展,千姿共荣,但材料描述的是华夏文化与夷狄文化的
交流交融,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地城环境对文化样态
【初中知识回硕】
具有重要彩响,塑造了文化的地城性格,而材料强调的是
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的交融,二者没有关联,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华夏文化与蛮夷文化走向融合,体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性,与中华文化起源较早,源远
本课精练
流长的特征不符合,排除D项
2.答案:A
1.答案:C
解析:据材料“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等文物”
解析:据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并结合所学可知,“民本思
潮”是儒家思想,儒家提侣“仁”“为政以德”“仁政”“民贵
可知,该遗址是河姆渡遗址,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派人的
君轻”等思想,“专制主义”是法家思想,法家主张以法治
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且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
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故选A项:
水稻的遗迹,与材科信急相符,故选C项;元谋人生活在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不符合题
距今约170万年,并未出现人工栽培稻,排除A项:北京
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并未出现人工栽培稻,
意,排除B项;名家主张辩论名实,杂家主张博采各家学
说之长,兼容并蓄,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哲学体系,不符合
排除B项:半坡遣址主要种植栗,并非水稻,排除D项。
题意,排除C项;兵家主张道过战争来达到政治和军事
2.答案:C
的,强调战争的重要性,并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农家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
主张动耕桑,君民同耕,排除D项。
筑,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长江中下
3.答案:D
游湿涧多而,可通风防潮,南方木材丰富,河姆渡人就地
解析:据材料“都江堰在修建过程中,李冰…多方面的
取材建造房屋;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作用”可知,都江堰在修建过程中因地制宜,且作用广泛
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有利于保暖。综合可知,河姆渡人和
半坡人的房屋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故选C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故选D项;经济重心南移
项: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排除A项:住干
开始于唐朗时期,都江堰修建于战国时期,时间上与材料
不符,排除A项:都江搌位于四川地区,与北方地区无关
栏式房屋的居民是河姆渡居民,他们种植水稻,排除B
排除B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
项:半坡居民出现于黄河减域,排除D项。
机处的设立,与都江堰无关,排除C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部落联盟时期,炎黄部落联盟逐渐
4.答案:C
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即中华民族,所以后人尊崇炎帝和
解析:根据材料“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
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D项;与伏羲相关的传
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并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社
说是伏羲画卦,一画开天,在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和
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无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
文化传承中,伏羲位居三皇之首,不仅是创世英雄、民族
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
始祖,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奠基者,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耕地创造了条件,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
与中华文明也由此肇启,但他并没有被尊常为中华民族
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故选C项;楼车是汉代的
的人文初租,排除A项;蚩尤在涿鹿之战中被炎黄联盟击
播种工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曲辕犁是唐朝的
耕作工具,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D项
败,不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排除B项;盘古开天,夸父
5.答案:D
逐日是与盘古,夸父相关的神话传说,反映了中华民族自
解析:根据材料“每个人都能成为弘道者”“将人的活动看
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做决定事物成数的关键”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对“人”的
4.答案:C
能动性的强调。结合所学可知,儒家思想家注重以人为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刻有文字的甲骨最早出现在商朝,有力
本,以人性为主体,强调人的作用和价值,对人自身力量
地佐证了商朝历史,故选C项:商朝没有种植棉花,不可能出
充满信任,故选D项:以法治国为法家思想,材料未体现
现棉纺织品,排除A项:商朝手工业没有出现瓷器,成熟的瓷
对以法治国的推崇,排除A项:道家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
器大量出现于东汉时期,景德镇瓷器大概出现于晋代,排除
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对贵族
B项;圆形方孔半两钱是秦朝的赏币,排除D项。
生活的批判,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
在自己的封土内,又将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卿大夫,
本课精练
卿大夫再将所得土地和平民、奴隶分赐给士。这样层层
1.答案:B
分封下去,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因此,将周代贵族分为天
解析:结合所字可知,材料“一朝灭六国”指的是赢政灭掉
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的是西周的分封制,故选〔
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故①正确;材料“立志平天下,西北
项:神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
驱虎狼”指的是秦始皇赢政击退匈奴成胁,故②正确;材
度,与题干“西周”不符,排除A项: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
料“役民致十万,长城起边疆”指的是秦始皇修筑万里长
世或逊位后,由君王的子孙继承君王的位置,与题干“将
城,故③正确;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为小豪,货币为圆形
周代贵族分为天子、诸侯、御大夫、士四个等餓”不符,排
方孔钱,材料未体现,故④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
除B项;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年实行的,与题干“西周”不
2.答案:B
符,排除D项。
解析:根据材料“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和
所学知识可知,发扬了六世先王遗留下来的功业,将周王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室的东周公和西周公,以及各诸侯国统统消灭,完成了统
本课精练
一的是秦始皇,故选B项;秦孝公是秦国的一位君主,他
主要支持商鞅进行了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但
1.答案:A
解析:据题千信息,春秋时期,齐景公演奏“夷狄之乐”,楚
他并没有实现统一六国的伟业,排除A项:汉高祖是刘邦
的庙号,他是汉湖的开国皇帝,排除C项:汉武帝是汉朝
庄王伊然以华夏传统政治逻辑行事,自认德可配鼎,以诸
73第二部分)
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
专题一
先秦和秦汉时期
初中知识回顾
CHUZHONGZHISHIHUIGU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我国境内古人类
2.定居生活: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是我国
生活,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生产
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力水平得到提高。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
2.蓝田人:距今约160万年,陕西蓝田。
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3.郧县人:距今约100万年,湖北省郧阳县。他们
3.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距今约
都会制作和使用工具。
1万年至5000年。
二、北京人
五、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1.概况: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发现于北京周
1.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是我国史前稻作农业经
口店龙骨山上,长相类猿,脑容量小,直立行走,会
济兴盛的区域。
使用火,群居,狩猎采集,会制作并使用打制石器。
2.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距今
2.意义:(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
约7000年。
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1)房屋是干栏式建筑,发现了木结构水井
(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对于
(2)主要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耜,家畜以猪、狗为主
研究人类起源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3)会运用雕刻等技术,懂得使用天然漆,会制作
3.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距今约
陶器、玉器。
170万至1万年。
六、仰韶文化和大汶 文化
1.仰韶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中游,距今约7000~
4.学会用火:改善了生存条件,是人类演化史上的
5000年,主要种植粟,表面绘出鱼鸟花图案的彩
里程碑。
陶是其重要特征。
三、山顶洞人
2.仰韶文化时期是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
概况:距今约3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1)前期: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
上顶部洞穴,长相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
富分化。
石器和骨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可能会人工
(2)晚期: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取火,渔集狩猎,集体生活,有爱美意识。
3.陕西西安半坡遗址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
四、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约6000年。
1.农业的起源:(1)距今约一万年,我国南北方都出
(1)房屋样式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标志着原始农业
(2)制作磨制石器,弓箭,鱼叉等。
的产生。
(3)种植粟,黍,也进行渔猎采集,饲养猪,狗。
(2)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粟、黍均发现于我国,长
(4)乐器陶埙;使用骨针,骨锥,会纺织、制衣。
江中下游开始栽培水稻,北方地区开始栽培粟和
4.大汶口文化主要分布于黄河下游和准河中下游
黍。稻、粟和黍的人工栽培是我们祖先为人类文
地区,距今约5900~4400年,会制作较精致的陶
明作出的重要贡献。
器,出现了贫富分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