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出现了工人运动高潮,罢工斗争达100次以上,参加人数达30万人以上。促成这次工运高潮的直接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宽松的国内环境2.3-6世纪,中国部分北方人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当时,北方人民南迁的直接原因是A.少数民族内迁,北方战乱不断B.经济重心南移,江南经济繁荣C.气候变冷,农业环境严重破坏D.江南自然环境优越,农业收益更高3.“在最小的空间内用最简单的耕作方式养活尽可能多的人是中国的终极目标,为此,他们将土地分成小块,劳动者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比他的房子大不了多少倍的那块土地上面。”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A.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B.土地兼并的严重性C.生产工具的重要性 D.精耕细作的必要性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为了实现人民政权的巩固,党和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有①土地改革②稳定物价③抗美援朝④三大改造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有论者指出,学界评价科举制,多从其“得人”出发,把着眼点放在科举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上面。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A.加快了高层人才的流动 B.提供了国家治理人才基础C.有利于封建政治民主化 D.导致封建官僚队伍的膨胀6.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载《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表明A.巴黎和会导致了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B.新文化运动后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高涨C.在中共领导下学生运动的水平得到空前提高D.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7.下图表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大科技文献作者群体在整个领域所占比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政治局势稳定利于科技发展B.政府比较重视科技发展C.宗教势力的社会影响力下降D.民族交往交融趋势加强8.宋代《春渚纪闻》记载:黄山张处厚、高景修皆起灶作煤,制墨为世业。其用远烟(一种制墨用的原料)鱼胶所制,佳者不减沈琲、常和。沈跬、汪通辈或不自人山,亦多即就二人买烟,令渠用胶,止各用印号(商标)耳。由此可知,张处厚、高景修的制墨经营等活动()A.重视革新传统生产工艺 B.反映了传统工艺的保守性C.冲击了周有的农本观念 D.已显现出初始的专利意识9.考古学家认为,印加帝国有青铜器皿和刀、镰、斧等劳动工具,其冶炼铸造技术相当精巧。印加人也有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绵延的驿道、成熟的造酒工艺等。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医学、织布和染色技巧相当发达。这些看法反映出印加帝国()A.文明成果依赖手工技艺 B.金属冶炼技术首屈一指C.农业文明发展独具特色 D.文明发展水平程度较高10.据如表所述内容可知,宋朝()时间 概况宋朝以前 社会上长期存在人身不完全自由并且受到歧视的贱民阶层。家内服役大都由世袭奴婢承担。宋朝 贱民阶层的数量显著减少。家内服役更多来自雇佣。无地农民通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也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A.家族门第观念趋向淡化 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C.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D.传统自然经济结构突破11.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A.它没有将古希腊、罗马文化完全复兴B.它把古代文化古为今用C.它没有准确地揭示这场运动的性质 D.它打着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帜12.图1、图2可用来说明()A.亚非文化的统一性 B.农牧文明的交融性C.各国重视文化传承 D.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3.自部落时代以来,俄国农民就习惯了村社共耕共责的生产生活“,对村社精神的体认与吸收逐渐内化成自身独特气质”,这使得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民仍缺乏自我意识的觉醒。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背离农民切身利益 B.缺乏近代思想启蒙C.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D.加深了对农民剥削14.1950年5月,法国外长舒曼致信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提出了一项法国政府的建议概要,其主要内容是“组建独立于各成员国之外的高级机构,直接管理各国的煤钢生产与销售”。阿登纳热情地接受了该建议。这一现象客观上()A.消除了法德两国之间的矛盾B.提升了西欧国家国际影响力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D.主导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15.下表为1873-1920年中国进口机器设备的总值统计。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年份 进口商品总值 进口机器设备总值实数(千元) 指数 实数 指数 占进口商品总值的%1873 103487 100 8383 100 8.11893 235823 228 19733 235 8.41903 509059 492 76582 914 15.01910 721299 697 126493 1509 17.51920 1187585 1148 335940 4007 28.3A.社会生活逐渐西化 B.工业化的进程加快C.自然经济趋于解体 D.贸易逆差有所改善16.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绘制思维导图。某同学在学习宋朝历史时,绘制了如下导图。其中①②③处应依次填入()A.对土地兼并采取放任态度、“积贫”局面、严格“恩荫”制B.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积弱”局面、青苗法C.经常换防各地驻屯的军队、“积弱”局面、保甲法D.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积贫”局面、保甲法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占冬宫(绘画作品)材料二苏联解体后,俄国革命史研究随着历史档案的解密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的公开获得了新的史料来源。姚海教授的《俄国革命》一书是国内学者依据新史料撰写的第一部全景式考察1917年俄国革命的学术专著。在“最后的冲击”一节中,10月24日-25日的事态进程大致按小时叙述,在这一历史场景中,我们知道了:起义过程中共死亡6人,伤50人。攻占冬宫的时间曾一再推迟,最后,晚上9点40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进行了空弹射击,发出了进攻信号。而此前守卫冬宫的近3000名军官、士官生和妇女突击营女兵已经有一半左右离开了冬宫。“阿芙乐尔号”空炮发出后又有不少士官生和女兵离开了冬宫,当半夜过后起义者进入冬宫时,冬宫的守卫者已大部撤离,余下的也放弃了抵抗。凌晨2点,临时政府部长们所在的二楼会议厅被占领,被逮捕的部长们被押往彼得保罗要塞,十月革命就此成功。-摘编自余伟民《历史细节中的俄国革命》(1)分别描述材料一、材料二关于十月革命中攻占冬宫的战斗场景。(2)你认为以上哪则材料反映的是十月革命真实的战斗场景?说明理由。18.政治体制变革是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蕴藏着宝贵的历史启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88年,(英国)议会两党密谋,共同支持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来英国夺取王位,从而实现了权力的交接,这是一次妥协的事变。从表面上看,原有的政治制度一点也没有改变,但实质上的变化却是非常大......这以后,国王的权力一点点丢失......流血的革命没有解决问题,非暴力竟将问题解决了。-钱乘旦《社会变革的和平方式:英国的范例》材料二法国之所以采取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材料三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本宪法及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州政府的官员由各州自行选举产生,联邦政府无权任命州长或州级官员。-摘编自《1787年美国宪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国王的权力”是如何“一点点丢失”的?(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在1870年以前用暴力方式而非妥协方式的原因;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民主制度”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并选择其中一个原则进行分析。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既要负责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又要担负经济管理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工作变得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香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强烈不满,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1855年,英国首相面对强大的压力,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其它国家学习英国文官制度并结合本国实际,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文官制度。-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材料二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对科举制有一定的批判和继承。但是,考试与任用在实际上是相互脱轨的,无法实现所有的文官都经由考试合格才任用的设想,不乏任人唯亲的现象存在。孙中山先生创立的考试独立权、任用制度,也可以被视为我国近代文官制度之开端。不过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由于在民国时期的军治和党治色彩浓烈,经过一般程序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入职后还要进行学习,俸金远要比非考试合格途径上来的待遇低,这样以来就大大降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文官制度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以下为武寅所著《简明世界历史读本》一书中的部分篇章目录和序言:第二十二章工业革命序言在法国大革命轰轰烈烈进行之时,英国也正在静悄悄地进行着一场意义甚至更加重大的经济革命,即工业革命。现代英国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把以这二者为中心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工业革命是由一系列技术变革引起的从手工劳动转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这是在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物质生产方式的第二次根本性变革。工业革命是在英国首先发生,然后逐渐扩展开来。历经双元革命的欧洲、北美确立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成为世界上的先进地区,同时也获得了殖民扩张的更大动力。-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请选择目录中的某一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所选篇章的序言。(要求:明确写出所选部分,序言须与作者划定时段的时代主旨内涵一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石嘴山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6月月考历史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A B B B D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B B B C17.(1)材料一:战斗激烈,革命武装人数众多,冬宫守卫者负隅顽抗。材料二:战斗不激烈,革命武装伤亡不大,冬宫守卫者大部撤离、放弃抵抗。(2)材料二理由:材料一是绘画作品,属于艺术作品,有艺术加工的夸大成分。材料二是学者查阅了历史档案和大量当事人文献等新史料,这些史料是原始性的第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18.(1)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的行政权转至内阁,国王逐渐统而不治。(2)原因:①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②法国工业化进程较慢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较弱;标志:颁布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3)原则:分权与制衡(三权分立)联邦制原则、民主制原则。分析:联邦制原则是指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分析三权分立或者民主制原则都可以)。19.(1)特点:①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②文官的考试和录用不受党派干涉(考试权独立或不受其他国家机构干涉);③文官选拔范围扩大;④选才方式相对公平、公正。⑤通过立法方式施行。⑥设立了专门的文官管理机构。(2)不同点:①对科举制的批判继承;②不完善,存在诸多缺陷;③实施的效果欠佳。成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政治: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军治和党治色彩浓烈。思想: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文化的影响20.篇章:第十八章白银资本序言:16-18世纪,伴随新航路开辟,世界逐步连为整体,“白银资本”成为串联全球经济的关键纽带。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土地,在墨西哥、秘鲁等地发现丰富银矿。凭借先进航海技术与殖民统治,他们大规模开采白银,美洲白银由此流入欧洲。这些白银不仅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注入资金,助力工场手工业繁荣,还成为欧洲参与世界贸易的重要支付手段。从贸易流向看,欧洲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尤其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当时中国处于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艺精湛,商品在世界市场极具竞争力。于是,大量白银持续流入中国,使中国白银货币化进程加快,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商品经济发展,江南地区资本主义萌芽也受其影响。在这一过程中,白银跨越洲际,构建起以欧洲为中间枢纽,连接美洲、亚洲的全球贸易网络,“白银资本”成为早期经济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推动不同文明区域在经济上相互关联、彼此影响,重塑了16-18世纪世界经济格局,也为后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埋下伏笔,见证着全球联系从初步建立走向深化的时代轨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