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课件 74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课件 74张PPT)2025-2026学年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第4章 水与人类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
八上科学 ZJ
1.掌握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2.了解物质溶解现象,知道溶液的组成及特征,了解溶液在生产生
活中的应用。
3.能区别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了解水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4.能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道溶解度的含义,掌握饱和溶
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
5.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能
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药品的取用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取放更方便),取用固体药品一
般用药匙(或纸槽)、镊子,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
擦拭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②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
操作要点与图示
块状固 体药品 的取用 (用镊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把块状固体
扔进试管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
操作要点与图示 粉末状 固体药 品的取 用 用纸 槽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要点与图示 粉末状 固体药 品的取 用 用药 匙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粉末状药品沾在试管内壁上)
典例1 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
D
A. B. C. D.
解析:手不能直接接触药品,以免被腐蚀,A错误;块状固体药品不
能直接扔进试管中,B错误;用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
要倾斜,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C错误,D正确。
(2)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里(取用时,容易控制液体药品的体
积),取用方法有以下三种:
.倾倒法——取用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一倒、二朝、三斜、四挨)
倾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向外
(便于下次寻找)。
.量取法——取用一定量液体时用量筒量取
Ⅰ量筒的选择
在一次性量取的前提下,所选量筒的量程应略大于所量取的液体体
积,并越接近越好,以减小误差。
Ⅱ量取方法
.滴加法——取用少量液体时用胶头滴管滴加(一捏、二吸、三悬空)
典例2 指出如图所示的倾倒盐酸操作中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瓶塞正放在桌面上
标签未朝向手心
试剂瓶口远离试管口
2.溶液
教材第153页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振荡后是否浑浊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振荡后的颜色 棕黄色 无色 白色 黄色 无色 乳白色
静置后是否分层 否 否 是 是 是 是
教材第154页
能,编号为1、2的是一组,编号为3、4的是一组,编号为5、6的是
一组。分类的依据是物质在酒精和水中的溶解状态。
(1)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溶液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为溶剂
(2)溶液的命名
命名 实例
A(溶质的名称)的B (溶剂的名称)溶液 碘溶于酒精形成的溶液,叫“碘的酒
精溶液”
水作溶剂时,还可以命名为 “A溶液”( 溶质的名称) 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叫“高
锰酸钾的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
(3)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方法
判断情形 溶质 溶剂
溶液名称 前面的物质 后面的物质
水存在时 其他物质 水
无水溶液 固液 固体 液体
液液 量少的液体 量多的液体
气液 气体 液体
(除了水以外,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四氯乙烯、丙酮、香
蕉水等)
典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
C.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会上淡下咸
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不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某物质的水溶液,溶剂
就是水。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有些溶液是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B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 √
C 溶液具有均一性,放置久了的食盐水上下咸味相同
D 溶液可以有多种溶质,如糖盐水含有糖和食盐两种 溶质
3.乳浊液和悬浊液
乳浊液 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悬浊液 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浊液 乳浊液和悬浊液通称浊液,浊液既不均一,也不稳
定,静置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分层现象
辨析比较
溶液和浊液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名称 溶液 浊液
不 同 点 稳定性 稳定 不稳定
久置现象 不分层,均一的 分层
物质粒子直径大小 直径小于 直径大于
相同点 都是混合物 典例4 将少量的下列物质:①鸡精、②醋、③橄榄油、④面粉、⑤
泥沙、⑥汽油,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形成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悬浊液的是______,属于乳浊液的
是______。
①②
④⑤
③⑥
解析:
名称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液、气溶解 在液体中 固体颗粒分散在 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
体中
物质归类 ①鸡精、②醋 ④面粉、⑤泥沙 ③橄榄油、⑥汽

教材第154页
1.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的食盐水、蔗糖水以及纯碱水等都是溶液,
而浑浊的泥水为悬浊液,牛奶等为乳浊液。
2.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需要氧气、无机盐、有机物等物质,它们
能够在水中生活,说明水中溶解了这些物质。
1.教材第155页探索活动:蔗糖溶解的实验
实验 操作 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 水的 烧杯中,进行充分搅拌,静置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
蔗糖的数量,充分搅
拌,静置
图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现象 蔗糖全部溶解在水中 一部分蔗糖不溶解
实验 结论 在一定条件(既指一定量的液体,也指一定的温度)下, 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 2.溶解性的定义:溶解性(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一种物质溶解在
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
3.教材第155页探索活动: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猜想 猜想(1)的验证方案 猜想(2)的验证方案
自变量 溶质的种类 溶剂的种类
无关变量 溶剂的种类、温度 溶质的种类、温度
因变量 物质的溶解性 物质的溶解性
控制变量 的具体方 法 控制溶剂、温度不变,改 变溶质种类,比较一定量 的溶剂中最多能溶解溶质 的多少 控制溶质、温度不变,改
变溶剂种类,比较相同体
积的不同溶剂中最多能溶
解溶质的多少
猜想 猜想(1)的验证方案 猜想(2)的验证方案
步骤 (以蔗糖 溶于水为 例) 1.取一只烧杯倒入 的 水,一边加蔗糖一边搅拌, 直到出现不能再溶解的蔗 糖固体。 1.取一只烧杯倒入 的
水,一边加蔗糖一边搅拌,
直到出现不能再溶解的蔗
糖固体。
猜想 猜想(1)的验证方案 猜想(2)的验证方案
步骤 (以蔗糖 溶于水为 例) 2.取一只烧杯倒入 的 水,一边加氯化钠一边搅 拌,直到出现不能再溶解 的氯化钠固体。 3.分别计算溶解的蔗糖和 氯化钠的质量 2.取一只烧杯倒入 的
酒精,一边加蔗糖一边搅
拌,直到出现不能再溶解
的蔗糖固体。
3.分别计算两只烧杯中溶
解的蔗糖的质量
猜想 猜想(1)的验证方案 猜想(2)的验证方案
结果 同等体积的水,溶解的蔗 糖的质量大于氯化钠的质 量 同等体积的水和酒精,水
中溶解的蔗糖的质量更多
结论 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质的种 类有关 物质的溶解性和溶剂的种
类有关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典例5 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控制
合理的是( )
B
①温度;②溶质颗粒大小;③溶质质量;④溶剂质量;⑤溶剂种类;
⑥是否搅拌
A.①② B.①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⑤⑥
解析: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需要控制温度
相同、溶剂质量相同、溶剂种类相同,根据溶解的最大质量,可以
比较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的大小,溶解性与是否搅拌、溶质颗粒
大小无关;通过比较溶质在溶液中溶解的最大质量比较溶解性的大
小,溶质的质量不需要相同,故①④⑤需要控制。
我们已经通过蔗糖溶解的实验知道,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
溶剂中,物质能够溶解的量是有限的。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
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特别提醒
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理解
溶液是 否饱和 具有条 件性和 暂时性 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下”和“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液的
“饱和”与“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因为当改变温度和溶
剂的量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溶液是 否饱和 具有相 对性 “饱和”与“不饱和” 是针对“某种溶质” 而言的,因为一定 条件下的某物质的 饱和溶液,不能继 续溶解该物质却能 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示例:
在一定条件下,不能继续溶解食盐的
溶液,可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
是食盐的饱和溶液,但对蔗糖来说就
是不饱和溶液。因此,在说明“饱和”
和“不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是哪种
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不存在 酒精的 饱和水 溶液 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都能形成其饱
和溶液,但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所以不存在酒精
的饱和水溶液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大多数固体物
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如下:
一 般 性 上述转化关系对大多数固体物质来说是适用的,因为大多数
固体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特 殊 性 氢氧化钙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大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小,因此,若把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
改变温度时应是升高温度;若把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
液,在改变温度时应是降低温度
4.浓溶液和稀溶液:为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
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是一组相对概念。在一定
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相对较少
的是稀溶液。
典例6 下列有关溶液(溶剂为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D.一定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解析: 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是稀溶液。
一定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某溶质的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没
有达到饱和状态的浓溶液。
5.溶解度
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状
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称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这样我们就
可以用溶解度来定量表示该物质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溶解度越
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性越强。
(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往往是不同的,没有特别说明时,
一般指在水中的溶解度)
典例7 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它的含义是( )
A
A.时,和食盐水中含有 食盐
B.在水中最多溶解 食盐
C.时,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食盐
D.饱和食盐水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解析:A项,时,食盐的溶解度是,是指在时,
水中最多溶解食盐,即和食盐水中含有 食盐;B项
和D项都缺少温度条件,即在时;C项,缺少条件,即
和食盐水。
6.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度与溶解性
溶解度是衡量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
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
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度
溶解性 难溶(不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举例 氯化银、碳酸 钙 氢氧化钙 氯酸钾 硝酸钾、
氯化钠
绝对不溶于水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习惯上把难溶物质称
为“不溶”物质。
7.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关系 举例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蔗糖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食盐
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一些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变小 气体、氢氧化钙固体等
(气体的溶解度受气压和温度的影响较大,温度越高,气压越小,
其溶解度就越小)
典例8 氯化钾与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 氯化钾 31.2 34.2 37.2 40.1 42.6
硝酸钾 20.9 31.6 45.8 63.9 85.5
B
A.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大
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C.升高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D.在时,两物质各分别加入 水中,充分溶解,均有固
体剩余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未指明温度,不能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B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 时,氯化 钾的溶解度小于硝酸钾,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的温度在 √
选项 分析 结论
C 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升高温度 不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饱和
D 时,水中可溶解氯化钾 ,有固体剩 余,水中可溶解硝酸钾 ,没有固体剩余
教材第158页
1.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方法有改变溶质
的质量、溶剂的体积或温度的高低。
2.能。因为夏天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变小。
教材深挖
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概 况 用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根据实验测得的某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上描点并用
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
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
示 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内容 表示意义
点 曲线上的点 表示某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的交点 表示两物质在该点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线 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以及溶解
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1.溶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
概 念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公 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
(单位要统
一)
意 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
的浓度也越大
典例9 向盛有氯化铵的烧杯中加入 水,充分溶解后,现象
如图所示,此时溶液温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液体中有固体剩余,说明此时的溶液为 时氯化铵的饱
和溶液)
D
A.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B.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0
C.若升温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解析:
选项 分析 结论
A 由题图可知,在时, 氯化铵并没有完全溶解 在 水中,由溶质的质量分数 得,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选项 分析 结论
B 由题中条件只能确定时, 水中溶解的氯化铵 的质量少于,无法确定时, 水中溶解 氯化铵的质量,所以溶解度无法确定,且固体物质溶 解度的单位为“ ”
C 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增大,所以溶液的溶质质 量分数会变大
选项 分析 结论
D 若加水使烧杯中的固体全部溶解,当溶液恰好饱和 时,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变成不饱和溶 液时,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2.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直接套用公式或变形公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
(各种量不得用体积数据代替)
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③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④溶液质量
(2)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
大)
(3)溶液稀释或浓缩(含教材第160页思考与讨论答案)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的质量分
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分数。
典例10 已知在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
(1)求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此温度下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2)同样温度下,能否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
解:时,食盐溶液的最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所以不能
配制出时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
答:同样温度下,不能配制出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食盐水。
3.教材第159页探究实践: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目 标 1.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基本方法。
2.练习称取、量取、溶解、滴加取用固体和液体等基本实验
操作
器 材 大烧杯、电子天平、 量筒、玻璃棒、药匙、滴管、细
口瓶、标签纸、氯化钠
过 程 1.计算: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 ,需要
氯化钠、水
过 程 2.称量:用天平称取所需的氯化钠,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量
筒放在水平桌面上,向量筒内倒水,等接近规定刻度线时停止
倒水,改用滴管滴加,量取所需的水
3.溶解:将称取的氯化钠放入大烧杯,倒入量取的水,用玻璃棒
搅拌。待氯化钠完全溶解时, 的氯化钠溶液就配制完成

4.转移:把大烧杯中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在标签纸上写上
“氯化钠溶液/ ”,贴在细口瓶上
(已知溶质质量、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中的任意两个量都可以
求出第三个量。
溶质质量分数 ;


归纳总结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误差分析(含教材第159页问题讨
论答案)
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知:
溶质的质量增大或溶剂的质量减小 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溶质的质量减小或溶剂的质量增大 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的质 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
量分数
药品含杂质 偏小 不变 偏小
称 量 药品与 砝码放 反 未使用游码 不变 不变 不变
使用游码 偏小 不变 偏小
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的质 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
量分数
称 量 称量前 天平未 调平衡 指针偏右 偏大 不变 偏大
指针偏左 偏小 不变 偏小
砝码生锈(未脱落) 偏大 不变 偏大
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的质 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
量分数
量 取 仰视读数 不变 偏大 偏小
俯视读数 不变 偏小 偏大
误差原因 影响 溶质的质 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质
量分数
溶 解 称量好的溶质未全部转 移至烧杯中 偏小 不变 偏小
往烧杯中倒水时,有少 量水溅出 不变 偏小 偏大
溶解用的烧杯未干燥 不变 偏大 偏小
典例11 现要配制的稀硫酸,需要 的浓硫酸多少毫
升?需要加水多少毫升?
下表为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
密度/ 1.0 1 1.0 7 1.1 4 1.2 2 1.3 0 1.4 0 1.5 0 1.6 1 1.7 3 1.8 1 1.8
4
质量分数/%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解: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则
,所以;加
入水的质量 稀硫酸的质量-浓硫酸的质量
。因为水的密度为 ,所以
水的体积 。
答:需要的浓硫酸,需要加水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