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4章 水与人类第3节 海洋的探索八上科学 ZJ1.通过海水淡化的过程,形成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实现物质分离的思路与方法。2.掌握过滤的实验操作,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学会用结晶的方法制备晶体。3.了解海洋中的资源,认识不同类型海洋资源的利用情况。1.海水淡化的相关概念海水淡化的定义 海水淡化是指将海水脱盐取得淡水的过程海水淡化的意义 ①在一些中东国家,海水淡化水是国民饮用水的主要来源; 淡化作为淡水资源的替代与增量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海水淡化的方法 反渗透法、蒸馏法、冷冻法等2.反渗透法反渗透膜的 定义 反渗透膜是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膜的 作用 反渗透膜能截留水中的各种溶质,而水则能从半透膜渗出,从而取得比较纯净的水反渗透膜的 意义 反渗透膜淡化海水具有淡化后水的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在海水淡化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3.蒸馏法定义:把水加热到沸腾,产生的水蒸气经冷却形成液态水的方法称为蒸馏法。用这种方法收集到的水就是蒸馏水。4.纯净物(1)定义 仅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作纯净物举例 氧气、氢气、蒸馏水、氯化钠、铜(2)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 混合物定义 仅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区别 成分单一,有固定的组 成、性质,如沸点、熔点 成分至少有两种,没有固定的组成、性质,各成分保持自己原有的化学性质联系 纯净物 混合物 典例1 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BA.河水 B.蒸馏水 C.矿泉水 D.天然水解析:1.日晒法我国的海盐生产,一般采用日晒法。利用滨海滩涂,筑坝开辟盐田,通过纳潮扬水、日照蒸发而浓缩。当氯化钠溶液达到饱和后,析出氯化钠晶体,即为原盐。日晒法得到的原盐属于粗盐,粗盐成分中不仅有氯化钠,还有氯化镁、氯化钙、泥沙等杂质,所以必须经过进一步的提纯才能成为可食用的精盐。2.教材第164页探究实践:粗盐的提纯目标 掌握粗盐提纯的基本方法器材 烧杯,天平,玻璃棒,漏斗,滤纸,滴管,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粗盐过 程 1.溶解 称取粗盐,放入烧杯中,加入 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充分溶解,形成悬浊液过 程 2.过滤 (1)如图所示,把滤纸折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如果滤纸边缘高出漏斗口,要用剪刀剪去部分滤纸,确保滤纸边缘比漏斗口稍低。过 程 2.过滤 (2)用滴管滴水润湿滤纸,用玻璃棒把滤纸紧贴在漏斗壁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程 2.过滤 (3)把备好的悬浊液倒入漏斗,倾倒时用玻璃棒引流,注意液面不能超过滤纸边缘,漏斗下端要紧贴烧杯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程 3.蒸发 结晶 如图所示,把滤液倒入蒸发皿,点燃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当出现大量食盐晶体后,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剩余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转移 冷却后用玻璃棒把蒸发皿中的食盐晶体转移到烧杯中拓展培优精盐的产率(1)产率计算:用玻璃棒把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可得精盐质量,根据精盐的产率计算即可。(之后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2)误差分析产率偏高 产率偏低蒸发后的 固体中含 有水分 ①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②过滤时液体洒出;③未洗涤玻璃棒或烧杯;④蒸发过程中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⑤蒸发后转移固体不彻底;⑥粗盐未充分溶解典例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蒸发时,在滤液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D.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解析:蒸发时,应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3.结晶(1)结晶的概念:固体溶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称为结晶。(2)结晶的方法(含教材第166页思考与讨论上答案)蒸发溶剂法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概念 通过蒸发溶剂使物质结晶 析出的方法 通过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使物质结晶析出的方法适用 条件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 影响变化较小的固体物质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固体物质蒸发溶剂法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 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 食盐就会结晶析出,如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材第166页探索活动:1.配制一杯 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利用滴管吸取1滴硫酸铜饱和溶液,蒸发溶剂法 (蒸发结晶) 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降温结晶)示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 吹日晒,水逐渐蒸发后, 食盐就会结晶析出,如图 滴在凹穴玻璃片(探索思考 这里为什么不使用平极玻璃片,而是使用凹穴玻璃片 )上,如图;2.仔细观察(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发现有晶体析出典例3 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剂的时候才能进行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解析: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结晶和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所以结晶可以在蒸发溶剂的时候进行,也可以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时候进行。(3)教材第166页探索活动:制备硫酸铜大晶体(含教材第166页思考与讨论下答案)原 理 (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很大。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时,硫酸铜的溶解度减小,无法再溶解的硫酸铜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2)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有规则地建筑起来。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3)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要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等。如震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过 程 制 备 小 晶 体 (1)准备一杯约、温度在 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因过饱和而析出晶体),切勿在杯底留下杂质,若有浑浊现象,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直到澄清为止。过 程 制 备 小 晶 体 (2)静置、冷却(速度要缓慢,冷却时可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析晶。在容器口盖上一张清洁的白纸,再用棉花把烧杯围起来,静置一夜,温度缓慢下降,析出硫酸铜小晶体。过 程 制 备 小 晶 体 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实验的关键是如何估计一定量水中,一定温度下配制饱和溶液需要多少克晶体。这个数据准确,可保证实验快速、成功,否则很可能缓慢,甚至失败。实验时,可根据下表估计实验中所需硫酸铜晶体的质量。硫酸铜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 程 小晶 体“ 长”成大晶 体 (1)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种的选择是关键,要获得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中,且饱和溶液要静置,避免振荡。过 程 小晶 体“长”成大 晶体 (2)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已准备好的一杯约 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的“成长”需要进行多次结晶,整个过程中在线上只留一粒晶体,多余的晶体要去掉,每次取出晶种后要修整其外形,使其保持完整的形状讨 论 (1)影响结晶速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蒸发越慢,越有利于晶体的形成;环境温差越大,越有利于晶体的形成;附着物越粗糙,越有利于晶体的形成。(2)影响晶体生长的因素有哪些?答:是否悬吊晶种会影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因为晶体会沿着晶种生长,杯底晶体则较少;温度降低的速度影响晶体的大小和形状,温度降低缓慢有利于大晶体的形成典例4 小科同学在完成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实验时,为了获得大的硫酸铜晶体,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下列选项中有关做法和现象错误的是( )CA.选择热饱和硫酸铜溶液比用冷的饱和溶液效果好B.选择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对晶体的生长更有利C.晶体长大后,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会变为无色D.重复以上图中实验步骤,晶体会越长越大解析:硫酸铜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选择热饱和硫酸铜溶液比用冷的饱和溶液效果好,故A正确。根据结晶原理,晶体的生长是溶质在外界加入的晶种表面不断堆积的结果。原有晶体形状不规则,溶质不断堆积后形成的晶体也不规则,所以在晶体里选择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对晶体的生长更有利,故B正确。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降温时溶液中会有晶体析出,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仍然是硫酸铜溶液,还是蓝色,故C错误。在晶体里选择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用线把小晶体绑好,悬吊在饱和溶液里,静置过夜。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故D正确。1.海洋中的资源(1)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①海洋矿物资源:石油、煤、铁、铝钒土、锰、铜、石英岩等。②海水化学资源:氯、钠、镁、硫、碘、铀、金、镍等。③海洋生物 (水产) 资源: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④海洋动力资源: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2.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利用人类通过渔业捕捞、水产养殖、海上油井、海底采矿、海浪发电、海水淡化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的海洋资源,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我国海洋探索的进程近年来,我国的海洋科考取得了巨大进展,尤其是深海探测技术迅速发展,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