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级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至九单元+选必1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所示为16~18世纪上半叶世界部分城市工人以白银计价的平均日工资水平。这一状况()
A.成为英国机器化大生产的诱因 B.折射出工业化水平的地区差异
C.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进程 D.缘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2.1835年,英国东北部纽卡斯尔附近的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井下101名矿工死亡,其中75人为童工;1838年,英国北部的一家煤矿发生灌水事故,导致了11名8~16岁的女孩和15名9~12岁的男孩死亡。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劳动力匮乏问题的严峻 B.工人阶级政治经济权利有限
C.童工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支柱 D.工业化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
3.下表所示为巴黎公社成立后实施的举措。这些举措()
范围 举措简介
经济 实施8小时工作制;禁止雇主以任何理由对工人随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把一切关闭 工厂都交给工人协作社管理
军事 颁布《给予前线受伤公社社员抚恤金的法令》《发给国民自卫军阵亡军人家属抚恤金的法令》
教育 兴办职业学校,使学生可以短时间内掌握一两门能为社会服务的技能
A.利于增强民众对新型政权的认同 B.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C.彻底铲除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土壤 D.旨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4.17世纪,巴西已成为欧洲市场食用糖的主要供应者。古巴在18世纪中叶以后,变成以种植甘蔗为主的单一作物区。18世纪末,新西班牙(今墨西哥地区)的糖产量已达2.5万吨,其中2/3用于出口。棉花、可可、烟草等在一些地区也成为压倒一切的作物。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欧洲圈地运动 C.庄园经济的推广 D.两次工业革命
5.1906年8月,伊朗国王穆扎法尔丁被迫实行改革,召集国民协商会议制定宪法,并宣布实行宪政。同年12月,伊朗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确立了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由此可知,伊朗立宪革命()
A.缺乏广泛群众基础 B.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国家
C.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D.推动了国家的近代化转型
6.某个法国北部的小城镇,有“默兹河上的锁钥”“巴黎的钥匙”和“法国东方门户”之称。1916年在这个小城镇发生的战役成为一战的转折点,促使西线德军的士气几乎一蹶不振。据此可知,这个小城镇发生的战役是()
A.凡尔登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萨拉热窝事件
7.在列宁看来,当条件还不具备时,只能从已有的生产力条件出发,实行同农民的经济基础(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制度形式。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A 将农民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B.通过粮食税等机制巩固工农联盟
C.采用强制手段推进“农业集体化” D.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8.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明确表示各国决心共同对抗法西斯侵略,“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以对抗与之处于战争状态之“轴心国'及其附从者”。这一宣言()
A.大大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B.说明英美两国间利益根本一致
C.反映出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国际关系走向 D.表明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
9.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富布赖特法案》,给国外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组织他们来美留学或讲学。该法案规定将奖学金的重点放在青年身上,主要用于人文学科方面,以加深他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美国的这一举措()
A.蕴含着意识形态输出的意图 B.有效树立了美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C.旨在推动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D.利于维护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10.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欧洲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无一例外地经历了一个历史上罕见的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工业产值都大大超过二战前的规模,其中英国的GDP增速是3.0%,法国是5.2%,德国是5.9% 这主要得益于()
A.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1.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爆发了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发达国家纷纷减少进口,压低初级产品价格,同时大幅度提高利率,导致发展中国家外汇收入急剧减少的同时,外债利息成本负担成倍提高。这表明
A.发达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日趋下降 B.发展中国家深受国际经济旧秩序影响
C.世界产业结构正处于快速转型期 D.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12.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后,虽然强化了在部分地区的选择性投入,但要求其盟国和伙伴国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即在国际事务中,美国不再“兜底”。对于一些地区事务、美国会选择性介入,但更多的是在“幕后操盘”。这折射出()
A.国际政治秩序变革深化 B.美国全球霸权地位已丧失
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D.国际关系完成民主化转型
13.下面是2024年10月(中国日报)刊载 一幅漫画《新成员的加入使金砖国家的GDP超过G7》(G7:七国集团、美、英、法、德、日、意、加)。该漫画反映出()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一步发展
C.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国际发展 D.倡导和平发展的国际力量壮大
14.《大宪章》规定:“若不经同等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王国不得将任何自由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国王若对以上规定或基本原则蓄意违反,则贵族可随时造反,国内任何,人亦可随贵族造反。据此可知,《大宪章》
A.促成英国社会制度转型 B.限制了国王的司法权力
C.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巩固了议会的中心地位
15.在清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由于政治主张的不同而尖锐对立,革命派排皇,立宪派保皇,双方势同水火。立宪派依附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势力与革命派对抗,革命派内部在中华民国建立后发生分化。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我国()
A.实行政党政治的政治基础薄弱 B.革命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 D.政党之间 党争多于联合
16.张居正在改革中创设了“考成法”,其基本精神是“立限考事”“以事责人”。规定:“定程限,立文簿,月终注销。抚按稽迟者,部院举之;部院容隐欺蔽者,六科举之;六科不觉察,则阁臣举之。月有考,岁有稽。”张居正的这一措施()
A.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B.利于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C.精简了政府机构的设置 D.改变了内阁的参政体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指出,黄金是驱使欧洲人远洋航行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便要索取的第一件东西。”但西方国家从非洲和美洲获取的包括金银在内的资源并不是平等交换的,“事实上,原始积累的方法绝不是田园诗式的东西”。西方各国的殖民者以宗主国为强有力的后盾,在当地建立了殖民地。殖民者任意杀戮土著居民、疯狂掠夺当地的黄金等贵金属和开发当地的金银矿。此外,欧洲殖民者在当地占领了大量的土地,建立了众多的种植园,并且实行黑奴贸易,迫使黑奴在种植园劳动,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亦被殖民者无偿占有。
材料二殖民地的出现不仅使欧洲工场手工业的产品销售有了充足的保障,而且“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不断地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促使欧洲的商业、航海业和工业蒸蒸日上,“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封建社会正快速走向灭亡。殖民主义为早期的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积累,促使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成以机器为核心的现代大工业,而进入了工业资本主义的欧洲对殖民地的剥削日益加深。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秋生张婧《马克思殖民主义批判思想及当代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目的和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之间的关系。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 500余年的发展中,社会主义先后经过了从空想走向科学、从理论走向实现、从一国走向多国的行进历程,或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行进历程,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走向”更侧重于渐变中的完成过程,具有动态性;“到”更侧重于完成时,具有标志性。
材料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实践步入低潮甚至沉寂时期。与此同时,开创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表明,社会主义不仅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反而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社会主义从初步探索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或从改革到再改革的发展,既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态势,也是中国共产党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林建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当代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具体实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的表现,并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海湾巴士拉(位于伊拉克)建立了第一个代理处,并派驻负责商业活动的驻扎官进行管理。驻扎官多会雇佣富裕的海湾人管理公司在海湾的商业事务、收集情报、处理政治与法律事务等。19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了对海湾卡西姆人的远征议案,为曾经遭到袭击的英国船只报仇雪恨。远征结束后,英国政府留下六艘军舰在海湾服役,并通过全面勘探建立了永久性的海军基地和海上监视与巡逻体系。与此同时,驻扎官也逐渐被纳入英印政府管理之下,由海军或陆军军官任职,接受孟买总督和孟买政治部的命令。
-摘编自寇艳香《海权视角下英国海湾政策及其实行(1798~1853)》
材料二自1820年一直到冷战初期,英国在将近150年的时间里主导着海湾地区的政治和外交事务。二战后,大英帝国在海外的战略资产呈大规模收缩态势,维持世界霸权的政治雄心已逐步被伦敦决策者抛弃。尤其在1947年印度独立后,海湾地区作为保护英国本土通往印度-太平洋地区海路航线安全之战略要地的价值显著下降。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海湾局势的发展成为其政治累赘和财政负担。这种情况下,撤离海湾仅需要一个迫使英国政府放下帝国颜面的契机。
-摘编自张来仪《海湾局势变化与英国的撤离(1961~196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英国在海湾地区构建殖民统治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英国在海湾地区政策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民主是人类的一场伟大探索。它在解决问题、纠正错误中摸索前进,又通过吸纳人类创造的政治思想财富来丰富和完善自身,从中获得保卫和巩固自己的力量。其中西方古老的民主精神和原则,都已经是现代民主不可或缺的制度要素和精神源泉。由直接民主到代议制民主,从主要倚重多数到决策层面的多数原则与政治上保护少数相结合,都表明了民主政体通过调整而适应新情况,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巨大潜力。
-摘编自肖雪慧《民主:人类的伟大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类的民主探索”这一主题,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有力,逻辑清晰,史实正确)
2024级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至九单元+选必1第一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A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7题12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2分,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主要目的:获得经济利益(掠夺财富)。特征:对殖民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殖民手段野蛮暴力;殖民国家以西欧国家为主;主要占据非洲和美洲等地区。
(2)关系:殖民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大量的原始资本和广阔的市场;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方式和目的)。
【18题答案】
【答案】(1)具体实践:《共产党宣言》发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新中国成立。
(2)表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作用: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了世界社会主义理论;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方向。(任答三点即可)
【19题答案】
【答案】(1)举措:建立和完善殖民管理机构;扶持当地的代理人;军事征服;构建军事防卫体系。(任答三点即可)
(2)变化:由控制海湾地区到撤离海湾。原因:美、苏对海湾地区的渗透;二战后英国深陷经济困顿;民族解放运动的冲击;海湾地区对英国的战略价值下降;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战后英国领导人/政党的推动)。(任答三点即可)
【20题答案】
【答案】论题:民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
论述:雅典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其程序民主表现在公民大会、四百(五百)人会议、执政官制度、陶片放逐法、抽签选举制度、陪审法庭等,虽然直接民主暴露了许多弊端,但它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滥觞。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时,民主被用作反对封建专制的利器,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宪政等思想被广泛讨论。近代西方进行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民主实践,英国在议会民主传统上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式的总统共和制,法国最终也确立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共和制。二战后,随着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与普选制的实现,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民主观念逐渐成为普世价值观。总之,民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本国历史和现实双重作用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