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为秦公一号墓遗址,墓葬主人是春秋时期的秦景公,这是迄今所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先秦墓葬,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中180多具人牲、人殉,是自商周以来墓葬中数量最多的。据此可推知秦国(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中央集权体制建立C.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突破周朝礼乐制度2.唐代《开元传信记》载:“毗沙门天王第三子哪吒,护持佛法,拥护国土,手持金刚杵,足踏夜叉鬼。”而宋元时期,哪吒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是“中坛元帅哪吒,玉帝驾前大罗仙”,明朝《封神演义》中他是托塔天王李靖的儿子,为了不连累父母自刎而死。哪吒形象的变化说明( )A.佛教逐渐本土化 B.主流思想的演变 C.专制统治的强化 D.艺术风格的发展3.康熙四十七年,朝廷历时十年编成了《皇舆全览图》,但该图缺少哈密以西、天山南北的西域地图。雍正时期,根据贵州地区改土归流的进展完善了该舆图。乾隆三十七年,随着准噶尔叛乱的平定,对新疆地区进行了实地测绘,绘制成《乾隆内府舆图》。这些舆图的绘制( )A.反映了国家版图意识增强 B.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C.反映了地图测绘技术提升 D.说明边疆问题得以解决4.19世纪中后期,中国农村传统家庭手工业中“纺”与“织”逐渐分离,部分农户转向专门种植茶叶、蚕桑等经济作物;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专业化农产品市场,如湖州丝市、无锡米市;同时,洋纱、洋布输入量激增,上海、汉口等通商口岸成为新的商品集散中心。这些现象反映了( )A.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B.传统经济结构逐步瓦解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中国经济日益殖民地化5.1937年,陕甘宁政府机关报面向18岁以下的儿童刊登了一系列报道:《春耕中首先优红》《大家来做卫生运动!》《认真识字,努力优红!》等。这些报道意在( )A.扩大民族革命的基础 B.团结儿童建设边区政权C.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D.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6.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希腊人、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古埃及是水神发怒,被神选中之人幸存。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但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这说明( )A.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B.文明的共性与多元C.文明的继承与发展 D.文明的开放与包容7.下图所示为世界古代某一帝国建立和扩张的形势图。该帝国( )A.其制度建设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 B.把地中海变成帝国的内海C.是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D.扩大了希腊文化的影响力8.13世纪以来的英国,市长往往由市民选举产生,并由国王批准任命。1243—1271年,国王先后以各种理由至少七次废止伦敦市长职位;1382年,国王两度出手成功干预伦敦的市长人选。类似现象在英国其他城市也时有发生。以上现象折射出,这一时期的英国( )A.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确立 B.代议民主制初步建立C.城市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D.君权神授观念较盛行9.14世纪,马里廷巴克图是西非地区的黄金贸易中心。廷巴克图城有20多家图书馆,藏有近20万卷阿拉伯文手稿,手稿内容不仅涉及宗教、法律、文学和科学等领域,还包括统治者、咨询者和商人之间的通信,以及税收、婚姻和收养孩子等日常事务记录。这说明( )A.图书馆是文明传播的主要载体 B.西非文化源于伊斯兰文化C.商业贸易促进地区间文明交流 D.班图人活动范围极其广阔10.16世纪末17世纪初,墨西哥的一些印第安人、黑人、穷人也能穿上中国丝绸做的衣服,甚至制成了流行至今、融合中国纺织品艺术风格的墨西哥民族服装。这说明( )A.海路贸易带来商品世界性流动 B.全球物种大交换影响社会生活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葡萄牙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发展11.1502年的坎迪诺世界地图准确、详细地描绘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非洲海岸,但是日本列岛、印尼群岛、菲律宾群岛均未出现,而1569年的墨卡托世界地图上东亚地区的轮廓线已经基本清晰,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台湾岛都跃然其上。这一变化说明( )A.人口迁移呈现世界性特征 B.殖民活动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C.世界格局已发生根本改变 D.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社会转型12.在14世纪之前,人们把时间寄托给上帝,时间是“走向永恒过渡”。而在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者除了在职业占用的时间之外,勤奋研究古典文艺,他们强调要掌握时间,把握当下。一位意大利的母亲在给她儿子的信中说道:“要好好利用时间,不要荒废了时间……”这表明文艺复兴( )A.冲击了宗教势力 B.因信称义开始确立 C.强化了世俗观念 D.天赋人权广泛传播13.1863年,一个美国人想象了从未谋面的美国时任总统林肯和俄国时任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会面的场景,并创作了如图所示的漫画《两极相会》。对此解读合理的是作者( )A.主张美俄合作防范西欧的殖民扩张 B.揭露了美俄企图联手争夺世界霸权C.赞扬二人推动了部分国民获得自由 D.宣扬美国民主优越于俄国专制制度14.19世纪90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4家较大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3400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断了大西洋航运,这一现象表明( )A.生产集中促使传统交通工具消失 B.经济发展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变化C.交通运输革新成为生产主要动力 D.自由贸易生产推动了生产的集中15.巴黎公社在《告法国人民书》中申明:“通过选举或竞选任命”的“公职人员和公社官吏”,应该是“经常受到监督的、可以更换的”。公社还要求公社委员及各级领导人向人民报告工作,听取群众意见,答复群众质询。此举( )A.体现了分权制衡的施政原则 B.运用了工农联盟的革命策略C.沿用了议会民主的基本模式 D.探索了无产阶级民主新形式二、材料题16.【民族关系与国家统一】材料一 1247年,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同蒙古皇子阔端在凉州(今中国甘肃武威)议定了西藏归顺的条件,史称:凉州会盟,阔端提出的安抚政策包括呈献图册,交纳贡物,接受派官设治。1629年成书的《萨迦世系史》记载着当时萨迦班智达写给西藏各地僧俗首领的信中关于必须归顺和接受所规定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了全中国,创建了继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唐王朝之后中国版图内各地区、各民族大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摘编自《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白皮书1992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材料二 1906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中说:“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长驱入关,来我中国,据我政府……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然而,在1912年初的《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孙中山正式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他强调:“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成一个中华民族。”明确提出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单元来建立“民族国家”。日本人发明并长期鼓吹的“十八行省建中华”的狭隘汉人种族主义观念最终被抛入历史的垃圾堆。辛亥革命时曾一度打出的十八星旗也改为五色旗,以宣示“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建国新理念。——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载《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凉州会盟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建国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民众通过长期交流、探索和积累,文化领域取得创造性的成果(如表2所示),涌现出一大批卓有成效的专家、学者,他们共同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谱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除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成分外,还包含了伊斯兰教文化和外族文化,8世纪后在统一的阿拉伯语言环境下迅速传播。阿拉伯文化在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和造型艺术领域的落后与伊斯兰教有关。数学 《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是第一本代数学著作,12世纪传入欧洲天文学 设立天文台,校正了《天文学大全》中的若干误差,编成恒星表医学 拉齐斯著有《天花和麻疹》和《医学集成》,伊本·西那的《医典》集古代医学之大成文学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 中世纪的伊斯兰国家,对科学文化的限制要比西方基督教国家少得多。他们对于古典科学文化具有很高的评价。早在中世纪,阿拉伯的文化和科学就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被称为阿拉伯的“文艺复兴”。——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世纪阿拉伯“文艺复兴”的历史条件及作用。18.【殖民扩张与奴隶贸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西非地区是奴隶贸易的重灾区,臭名昭著的大西洋“三角贸易”将西非当成“猎奴后花园”。阿贾伊对19世纪尼日利亚的奴隶贸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他认为西方奴隶贩子之所以从西非大量贩卖黑奴到美洲,是因为黑人耐热、熟谙农业,并且将他们运到美洲后由于人地生疏,不易逃亡。更重要的是黑奴价格低廉,数量巨大,极易获取巨额利润。奴隶贸易对西非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人口大量流失,导致西非各国生产力的不断衰退,昔日繁盛的城市变成了荒凉的村落,阻碍了非洲社会的正常发展。阿贾伊认为,奴隶贸易并不是非洲社会独立发展的产物,完全是西方殖民主义者强加给西非人民的一场灾难。——摘编自石海龙张忠祥《阿德·阿贾伊与非洲史研究》材料三 18世纪后期,黑奴贸易和奴隶制的继续存在势必直接妨碍自由雇佣劳动大军的形成。此外,奴隶由于失去自由,不但缺乏生产积极性,而且经常破坏工具、捣毁机器,因而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当时,从非洲输出一船棕榈油的利润已大大高于贩运一船黑奴。1772年,英国废奴主义者经过斗争,迫使英国最高法院宣布在国内废除奴隶制。——摘编自陆致英《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历史、现实及未来》(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6世纪以后大西洋奴隶贸易兴起的背景,并分析其历史影响。(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黑人奴隶制与大西洋奴隶贸易逐渐废止的原因。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下表是杰里·怀特【英国】《伦敦:一个伟大城市的故事》目录节选。章节 目录第2章 城市的扩张第3章 出行方式的沿革第7章 城市与议会第8章 政治压迫与血腥暴动第10章 母亲河(泰晤士河)第12章 商旅辐辏,购物天堂第14章 贫与富—难越的鸿沟第15章 公众的娱乐消遣第20章 肆虐的传染病根据表中目录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工业革命”为主题,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B A B D C C A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B C C B D16.(1)西藏地区首次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西藏地区的政治稳定;推动了西藏地区的开发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往来,促进了民族融合。(任答三点即可)(2)变化:由驱除鞑虏的建国方案到“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建国新理念。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帝国主义利用中国政局动荡,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政治传统;政局变化使孙中山民族观念变化。(任答三点即可)17.(1)特点:成就突出;内涵丰富;传播速度快;深受宗教影响。(2)条件:阿拉伯帝国的建立;经济繁荣发展;优越的地理位置;被征服地区大量的文化遗产;统治者的支持;各族民众及专家学者的努力。作用: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欧洲文艺复兴具有推动作用;丰富了世界文化。18.(1)背景:新航路开辟,欧洲国家开始早期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屠杀、奴役、传染病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美洲劳动力缺乏;黑奴价格低廉,利润丰厚。(任答3点即可)影响:造成非洲劳动力的流失(人口的减少),阻碍非洲社会的发展;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促进了美洲的开发(种植园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任答3点即可)(2)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启蒙思想的传播;黑人反抗运动的兴起及发展;奴隶的生产效率低下,奴隶贸易利润下降;英美废奴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美国南北战争、英国废奴主义者的努力均可)。(任答3点即可)19.示例:论题: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或者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变化)阐述:工业革命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生产力的大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它们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进一步巩固了统治地位。蒸汽机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命,火车、轮船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现代工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人们的生活有所改善;休闲娱乐和群众性体育运动逐渐兴起,报刊、书籍发行量大增,人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高。但是,工业革命也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加剧、工人居住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疾病与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由此可见,工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推动了英国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