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一、单项择(体大题供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秦朝与隋朝都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它们的不同点是()
A.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B.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C.修建大型工程
D.暴政导致速亡
2.唐太宗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比喻百姓和君主之间的关系,这体现了他()
A.重视人民以民为本B,主张严刑峻法治国C.推行科举制度改革D,发展对外经贸往来
3,下图为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和清朝《耕织图·耕》中的曲皱犁,以上2幅图像
史料说明曲辕犁()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清朝《耕织图·耕》中的曲辕犁
A.影响深远
B,设计完备
C.地位崇高
D.灵活省力
4.杜甫诗作“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与“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所描述的唐玄宗统治时期社会景象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宦官专权
B.藩镇割据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5.葬有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北司马门遗址出土“十四国蕃君长石像”,像主大多是贞观年间被唐
朝授予官职的周边各族首领。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神道边有61尊与真人等高的蕃臣
像。这体现了唐朝()
A.商业发展繁荣B.政治制度先进
C.民族交往交融D.文学艺术多彩
6.“大业末出家…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在西域十七年,
经百余国,悉解其国之语,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十九年,归至京师。”材料描述的是()
A.崔致远
B.阿倍仲麻吕
C.鉴真
D.玄奘
7.唐朝与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往来,繁盛的唐朝在世界上声望很高,中国人
被称为“唐人”。这反映出唐朝()
A.商品经济发达B.中外交流频繁C.历史源远流长
D.文学艺术昌盛
8.“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吸收了西域的画法,用炽热流动的线型来塑造人物与表达情
趣。在色彩上,也吸收了印度佛教艺术的“着重色”。这体现了唐朝()
A.中外交流的频繁B.社会的繁荣开放C.文化的兼容并包D.民族关系的和睦
9.北宋王安石诗作《凤凰山》“愿为五陵轻薄儿,生在贞观开元时。斗鸡走犬过一生,天地安危
两不知。”此诗折射出北宋的社会状况是()
A.武将专权跋扈B.商业经济繁荣
C.社会危机严峻
D.科举制度发展
10.《辽史·百官志》记载辽统治者“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据考古发掘,辽上京北城
为契丹人居住,南城为汉人居住的汉城。这反映了辽的治国策略是()
A,崇文抑武
B.因俗而治
C.重农抑商
D.休养生息
11.辽道宗时宣称辽为黄帝后裔。西夏将王族祖先追溯到北魏拓跋氏,北魏拓跋鲜卑自称黄帝苗裔。
金人据有中原后,宣称自己是黄帝后裔。这说明辽、西夏、金都产生的观念是()
A,民族隔阂
B.民族冲突
C.民族认同
D.民族自治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