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课程标准1、了解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感受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概念解释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现代农业:是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以现代工业化、产业化为主要特征,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原始社会商周时期春秋战国现代社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机械化从粗放到集约,从人工到自动,从个体到产业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材料:自19世纪后半期起,美国就开始投资在各州兴建专门的农业试验站,到19世纪末期,美国从联邦中央政府到最基本的县一级政府都成立了农业科研机构。……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美国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脚步进一步加快了,如皮特式打谷机、小麦播种机、玉米种植机等各类新型农具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刘鹏《浅析19世纪美国农业科研研发体系的构建与影响》(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1、背景1856年[法]蒸汽动力拖拉机①工业革命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②科学技术的进步③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2、过程欧美各国完成农业机械化,建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者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工业革命后20世纪中叶20世纪下半叶①优良品种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②设施农业获突破性进展;③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经营模式。集约化: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3、表现——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1)前提:汽油、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机器人(2)特点:各国国情不同,农业机械的规模不同(3)影响: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农作物播种、收割与加工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3、表现——杂交育种技术新的突破(1)成就:①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玉米新品种②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③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杂交水稻④中国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不断取得突破。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2)影响: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籼型杂交水稻)南优二号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二)畜牧业的现代化2、生产规模大型化。1、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生产环节,从给料、给水到产品收集、包装、运输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二)渔业的现代化3、从淡水向海水养殖发展。1、渔具现代化;2、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经营发展;◎捕鱼与远洋渔场◎大型奶牛场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项目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农具动力生产技术生产目的使用肥料作物品种经营模式物质循环【探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 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直接经验现代科技自给自足商品化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大型农场、养殖场,,集约经营为主,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内循环,农产品 初加工外循环,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机械化集约化智能化自动化专业化产业化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探究】农业现代化有何意义?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探究】农业现代化有何意义?①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产量;②为人类消除饥饿做出重大贡献;③促进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④有利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结构和产业结构。⑤饮食方式与饮食观念的更新变化;⑥有利于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一)粮食储存原始社会古代社会◎陶器◎地窖◎隋含嘉仓截面示意图◎隋代含嘉仓遗址防鼠、防盗、防潮、防火、保鲜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一)粮食储存20世纪5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机械通风储粮技术示意图◎谷物冷却机◎机械冷低温储粮技术示意图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一)粮食储存21世纪以来◎中储粮低温粮仓◎智能粮仓示意图制冷设备、粮仓容量、储存技术发展,储备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国家储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强了国家粮食安全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处于积贫积弱状态,粮食安全问题突出。为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政府着手恢复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粮食储备设施,出台一系列政策。基本上形成了以甲字粮(国家统一管理的特种粮食储备,主要用于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费用由国家财政负担,动用权属国务院)、战备粮、周转粮、农村集体储备粮四部分为主的粮食储备体系。1978年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粮食产量逐年增长,粮食价格稳中有降,农民甚至出现“卖粮难”现象。为此,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储备粮制度,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粮库,完善配备先进的储粮设备。从2000年开始,分别设立国家粮食局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中央储备粮进行垂直管理。逐步建立起以中央储备为核心,地方储备为支柱,社会储备为基础,多层次、全社会的储备体系。——摘编自金梅、刘洋等《粮食安全与粮食储备制度的发展演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影响:①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事业发展的需要;②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粮仓仓容紧张和仓储水平落后的局面;③积累了一整套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经验;④对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⑤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特点:①国家高度重视;②统一管理;③种类齐全;④具有阶段性;⑤形成体系;⑥与改革开放相适应;⑦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社会性的储备体系。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二)食物保存1、古代人们利用腌制或风干等方法加工保存食品,还利用自然界的冰来延长食品保藏期。◎腊肉2、现代◎战国冰鉴(1)冷冻食品加工:自20世纪20年代起,速冻加工、冷冻设备、冷冻食品以及冷冻食品包装等领域的技术不断进步。(2)冷冻食品储存: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大大促进了这项产业的发展。(二)食物保存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积极:①能够为人们提供更新鲜、营养保存更好的生鲜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②可实现农产品跨区域、跨季节均衡销售,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食品种类;③可减少农产品损失,有利于防止食品变质,保障食品安全;④能够提升生活品质,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局限:①冷藏技术落后、基础设施短缺;②冷链物流成本高;③法律体系不健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1995年定义粮食安全概念:所有人任何时候都能获得足够的、富有营养的和安全的食物,来满足健康的膳食需要和合理的喜好。思考: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应对?材料: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从现在起到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1994《饥饿的苏丹》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1、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①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②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加剧;③全球环境与气候变化的风险;④国际政治经济的矛盾;④农业长期投资不足与经济危机的影响。粮食安全是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2、应对措施世界中国①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②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加强国际合作① 中国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②发布方针: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④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③制定法律: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2、应对措施严守耕地红线·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加强国际合作·完善农业全球布局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2、应对措施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思考:粮食安全有何重大意义?①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粮食安全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是稳定时局的利器。②粮食生产促进经济发展。粮食安全有利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保障民生。③粮食是战争的必需品 。粮食安全能够及时供应军队,保障国家安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二)食品安全1、产生原因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环境污染;②禽畜饲养过度使用抗生素,造成食物污染;③食品加工过度使用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频发;④食品供应过程中的污染、变质等问题。农业现代化的负面作用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二)食品安全2、应对措施(1)世界: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2)中国: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①立法规范:2009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年修订;②严格监管:中国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食品安全认证标志四、课程总结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食物生产的现代化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畜牧业的现代化渔业的现代化粮仓储备:从机械化到自动化和智能化食品保存:冷冻食品工业、冷链物流产业粮食安全:粮农组织的行动计划、国家政策食品安全:国家重视,立法规范,严格监管当堂检测1、工业革命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根本因素是( )A.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B.大机器运用于生产中C.人口的急剧增长 D.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B2、汉朝的《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与盗同法。”据此可知,汉代A.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 B.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C.注重对动物的保护 D.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D当堂检测4、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3、2022年3月27日,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警告称世界正面临现代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该报告表示,2023年需要230亿美元应对最严重的粮食安全危机,以帮助全球近1.5亿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粮食危机是全球发展的最大障碍 B.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C.逆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主流 D.全球化使传统社会问题呈现全球共性D当堂检测(2023·湖南·高考)对下图的合理解释是( )A.机械投入减少反映农业集约化程度降低B.农业技术变迁呈现出节约劳动力的倾向C.化学品广泛使用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劳动力的减少意味着农业逐步走向衰落美国农业的投入使用量(以1967年指数为10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