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十七章第3节 电阻的测量物理观念1.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2.了解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规律。科学思维1.通过现象和理论分析,推理灯泡电阻变化的影响因素,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2.通过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科学探究1.通过对实验方案设计和操作规范的研讨,提高实验分析及操作能力;2.经历定值电阻和灯泡电阻的测量的过程,学会减小误差的方法和用图象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电路规范操作和认真观察现象的习惯,提高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1.复习欧姆定律公式,知道电流、电压、电阻满足数量关系,由变形公式 联想到,如何利用实验室的器材如何测电阻大小呢?回答: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电压和电流,再计算电阻的大小。提出问题:灯泡的电阻发生了变化吗?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需要通过实验测量灯泡的电阻。2.演示实验:如图所示的电路,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时,发现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都会发生变化。3.展示新购买的一个电阻器,产品参数上说明阻值为20 Ω,现通过测量,来判断产品参数上的数据是否属实,如何测量电阻大小呢?联系已学知识,说说测量电阻的方案。1.思考:如何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测电阻大小呢?思考并回答: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电压和电流,再根据公式 计算电阻的大小。2.总结归纳这种利用电流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测电阻。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3.分组实验提出问题:如何设计电路?展示设计的两种方案,请评价哪种方案更好一些,并思考滑动变阻器有什么作用?方案二方案一总结:方案二更好,可以进行多次测量。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能改变电阻的电压、电流,获得多组数据。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确定方案二为实验电路图,复习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实验器材: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待测电阻阻值约为5 Ω,思考连接电路时应注意什么?总结:①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②开关闭合前,应将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③通过分析判断电阻的电压不会超过3 V,所以电压表选0~3 V量程;估算最大电流 ≈0.6 A,电流表选0~0.6 A量程。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设计实验,梳理实验步骤,记录实验数据。展示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1 2 3 4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分析实验数据,各组分享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各组同学分享不同组数据发现计算的电阻的大小不尽相同。分析原因是测量存在误差,可以求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介绍图像法处理数据的方法:用Excel将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的数据绘制在U-I坐标系中,发现数据分布近似一条过原点直线,添加趋势线并显示公式,得出待测电阻阻值为公式中k值,即Rx≈5.2 Ω。任务一、测量定值电阻大小总结:可以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值电阻大小,并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图像法减小误差。任务二、测量灯泡电阻的大小1.提出问题将定值电阻换成灯泡,闭合开关后,调节滑片P,发现灯泡两端电压、电路中电流发生变化,猜想灯泡电阻是否发生变化。思考并回答:结合电阻影响因素表达观点,猜想电阻大小的变化情况。2.分组实验实验次数 1 2 3 4 5电压/V 0.6 1.0 1.5 2.0 2.5电流/A 0.16 0.2 0.24 0.26 0.3电阻/Ω 3.8 5 6.3 7.7 8.3展示代表小组的实验数据任务二、测量灯泡电阻的大小分析数据发现,灯泡电阻在发生变化。思考能否用取平均值的方法处理数据?不同电压下灯泡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总结:判断灯泡电阻发生变化不是因为测量误差造成的,不能取平均值,结合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判断灯泡电阻可能受温度影响发生变化。接通电路,摸下灯泡,发现灯泡发光时温度较高。(注意:不是所有的用电器都可以随便用手触摸感受其表面温度的)任务二、测量灯泡电阻的大小将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电流的数据绘制在U-I图像中,发现不是一条直线,说明不同电压下,灯泡电阻在发生变化。分析原因:电压越大,灯泡温度越高,电阻越大。任务二、测量灯泡电阻的大小3.总结归纳伏安法测定值电阻和灯泡电阻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都是改变待测电阻和灯泡的电压和电流,但是多次测量的目的不同:测定值电阻时,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测灯泡电阻时,为了发现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不能取平均值。一、伏安法测定值电阻1.原理:R=U/I2.电路图:3.多次测量的目的:减小误差二、伏安法测灯泡电阻1.原理:R=U/I2.电路图:3.多次测量的目的:探究普遍性规律1.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两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时所设计的电路。则( )A.甲图设计更加简洁、合理B.乙图设计较复杂、不合理C.甲、乙两图设计均合理D.乙图滑动变阻器起着保护电路和改变电流、电压的作用D2.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某同学的部分操作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电路时,应先闭合开关B.在无法估测被测电压和电流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大量程进行试触C.电压表应与待测电阻串联,电流表应与待测电阻并联D.计算电阻时,应先计算电压与电流平均值,再求平均值的比值即可B3. 如图是小唐同学进行“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多次改变电源电压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寻找普遍规C.测小灯泡电阻也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D.该电路图还能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4.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雪和晓彤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U﹣I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B.由图甲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而改变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D.由图乙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5. 在做电学实验时,小宇发现一个定值电阻R的标签已模糊,为了知道它的阻值,小宇用电压恒为6 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等器材测量其电阻的大小。(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连接的实物电路,经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改正错误后,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移至________(填“A”或“B”)端;(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出一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数据,求得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________Ω;小宇实验中存在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 。A10实验次数少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1.0 0.10 实践性作业:查询资料,了解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电阻。例如缺少电流表或电压表,增加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该如何设计方案测量未知电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