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公正司法课件(共36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公正司法课件(共36张PPT1个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2024年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火了。它火的原因,是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无论你想找泪点还是笑点,都包含着公平正义!
让我们回顾电影,探索如何守护司法公正!
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刑法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第九课 第三框
政尔八经0516
公正司法,让公平正义之光暖人心田
总议题:
议题一
司法审判,明公正司法之本质
恶霸欺凌聋哑母女案
检察院里的大多数人,认为王永强的行为是“泄愤”,他大有可能背上故意杀人的罪名。
王永强
郝秀萍
请结合课本104页以及《刑法》第二十条的内容,思考这个案子的判处是否公正,是否符合公正司法应有之义?
不公正,没有按照现实情况原因去判处,而是以既定结果去判处,只讲法理而忽略情理,程序与结果都不公正。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1.公正司法的含义P104
2.地位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
司法机关进行司法活动
司法结果
司法过程
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具体
法院
审判
主体:法院、检察院
第一,司法具有定分止争的终局性作用。法律具有定分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对纠纷实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这个武器都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
第二,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通过处理具体案件,告诉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引领人们朝着合法的方向工作,引领全社会朝着合法的方向生活,进入法治的轨道。同时,公正司法对其他社会公正活动,如调解、行政裁判等,都起着示范作用。
第三,司法公正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起着保障作用。公正司法既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又保障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既“导航”又“护航”,使保障与引领统一起来。公正司法能有效地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人们生活在有序的社会秩序之中。
第四,司法公正对人们的行为有预测作用。公正司法不仅能防止和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而且使人们能够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促使人们遵纪守法,成为法治社会的公民。因此,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
知识拓展——全面理解公正司法的作用
1
2
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公正司法的表现(特征)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P104第二段)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①要求:
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
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
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应诉---开庭审理---上诉(二审)
1
2
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而得以实现的。
2、公正司法的表现(特征)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P104第三段)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①要求
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
程序
公正
结果
公正
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重要保障
根本目标
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
知识拓展
知识拓展:比较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
程序公正 结果公正
含义 司法程序方面所表现的公正 案件的处理结果所体现的公正
表现 ①裁判者的独立性 ②当事人地位的平等性 ③程序过程的公开性 ①无辜者不被处罚
②有罪者受到处罚
③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意义 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维护法律的公平正义
关系 司法公正包括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结果公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目标,程序公正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核心要素,二者是相辅相成、辦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结果公正是程序公正的最终目的,程序公正是实现结果公正的重要手段和保障。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性质 国家审判机关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职权  通过独立行使审判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的适用  通过独立行使检察权,实现对国家法律监督
层级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
产生 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拓展提升:我国的司法机关
检察权不等于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内涵
地位
表现
主体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前提。
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
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目的。
①要求: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
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小 结
既然有刑法的《第二十条》的保护、那么在防卫中,在遇到危险时,我们是不是可以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呢
虽然正当防卫条款如今的适用案例越来越多,但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它的要求依旧非常严格。如果你确实超过了必要的防卫限度,超出了必要的防卫范围,那于情于理于法,还是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这正是公正司法的表现。
如何守护公平正义的
最后一道防线
议题二
沉冤昭雪,悟公正司法之对策
当检察院里的大多数人,认为王永强的刺死村霸的行为应当遵循司法惯例判决为故意伤害罪时,检察官吕玲玲、韩明在面对上级的施压、同事的质疑、村民上访闹事等重重压力之下坚持王永强是正当防卫,并积极寻找线索和证据。
而韩明在人大代表、法学专家、人民监督员等多方人员参加的听证会上,为王永强据理力争。检察官吕玲玲“太较劲”,明明有监控录像,却还要去找证据原因就在她的台词里:“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村霸对王永强一家的胁迫,虽然不是连续不断发生,但只要王永强一家所遭遇的凌辱未消除,就可以理解为侵害正在进行,所以王永强的行为是制止暴力的防卫行为。
最终在最高检的指导下,检察院认为王永强的行为符合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须确保审判权和
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坚持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情境2:那么,检察官们又是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的呢?
1
2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司法相对独立)
(1)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党政支持)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要求
(2)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不得干预)
(3)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
(不得干预)
三、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怎么做 ?)
领导干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将被通报,造成后果还会被严肃追责:
【议学提示】
二、推进公正司法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客观公正)P105-2
2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司法为民)P106-1
(1)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2)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要求:
三、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怎么做 ?)
1
2
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人权保障)P106-2
(1)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2)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要求:
三、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怎么做 ?)
辩护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被控告的内容进行申述、辩解的权利。辩论权是指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诉讼进行中,就案件请求、争议的事实、证据材料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进行反驳和论证的权利。
辩护辩论权
知识拓展
司法监督
司法监督:是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对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监督。我国司法监督的主体是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名词点击
非法证据排除
罪刑法定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对于刑法条文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
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疑罪从无
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措施 具体要求
(1)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司法独立≠不受任何主体的影响 ① 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政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
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三、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怎么做 ?) 归纳小结
张贵生被追授“见义勇为市民”称号;
村霸等相关人员最终以寻衅滋事和妨害作证罪被司法机关依法惩处,最终在证据证人的支持下,依据刑法第二十条王永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张科等校园霸凌行为被查实也受到相关处分。
什么是法律?
让天底下每一个人都明白这件事,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第二十条 唤醒了
12309
中国检察网
手握司法权柄者,应重事实、重证据,坚持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体系构建
含义
特征
1、内 涵
2、如何推进
公正司法
①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②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③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
9.3
公正司法
司法的结果要公正
司法的程序要公正
④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地位
学有所得
1.(24-25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2024年12月3日陕西省暨西安市“红领巾法学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在西安市育才中学举行。此次活动,以法治舞台剧、辩论赛、模拟法庭、普法访谈、普法集市等多种创新形式展示学生欺凌预防治理教育实践成果。该活动( )
①创新普法教育形式,着力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
②推动法律的有效实施,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
③可以敦促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促进文明规范执法
④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用法,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当堂检测
【答案】B
【知识点】推进公正司法、推进全民守法、如何建设法治社会、推进严格执法
【详解】①④:该活动通过法治舞台剧、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多种创新形式,着力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引导青少年尊法学法用法,有利于推进全民守法,①④正确。
②:该活动有助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但“杜绝”一词过于绝对,不能保证完全杜绝青少年违法犯罪,②排除。
③:材料强调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与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文明规范执法没有直接关系,并且行政机关是最重要的执法主体,③排除。
故本题选B。
当堂检测
2.(2024·甘肃高考·T18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西部农牧区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因农牧场地界、牛羊走失、邻里、婚姻等矛盾到法院打官司存在诸多不便。有些矛盾若不能及时化解,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针对这种状况,甘肃、青海、新疆等地的法官走出法院大楼,背上国徽骑马下乡,把法庭“搬”到农牧民的帐篷前、毡房里,及时受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纠纷,实行巡回立案,就地质证认证、就地调解审判、就地解决纠纷,打通了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马背法庭”。办案法官还结合农牧区常见多发纠纷的类型、特点和规律,制作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农牧区常见法律问题手册》,借巡回审理案件之际发放给群众。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马背法庭”是如何体现人民司法为人民的。(10分)
能力提升
解题思路 答案解析
因农牧场地界、牛羊走失.......打官司存在诸多不便。有些矛盾若不能及时化解,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回应民生关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答案来自材料总结)
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分
推进公正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2分(答案来自课本P106)
法官走出法院大楼,把法庭“搬”到农牧民的帐篷前、毡房里,.......就地解决纠纷,
办案法官还结合农牧区......制作《农牧区常见法律问题手册》,借巡回审理案件之际发放给群众。 人民法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2分(答案来自课本P95)
健全多元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维护社会稳定。2分(答案来自课本P96)
能力提升
答案总结:(1)人民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分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2分(2)推进公正司法,回应民生关切,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分(3)人民法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2分(4)健全多元纠纷预防与解决机制,维护社会稳定。
下课
谢 谢 聆 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