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城区学校中考历史三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1.战国时期的这些农具(见如图)虽貌不惊人,但其锋利已经悄无声息地划开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里的“锋利”可以理解为( )A. 较高生产力水平 B. 频繁的兼并战争 C. 新兴的小农经济 D. 宽松的社会氛围2.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水利工程的数量是衡量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出现如表所示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 )唐宋时期南北方主要省份农业水利工程数量统计表(单位/个)北方 南方山西 陕西 河南 直隶 江苏 浙江 江西 福建唐朝 32 32 11 24 18 44 20 29北宋时期 25 12 7 20 43 86 18 45南宋时期 14 4 2 4 73 185 36 63A. 经济重心南移 B.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 南北交流频繁 D.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3.20世纪初,作为旧时代标志的辫子,被许多中国人剪掉,广州城整整三分之二的人都剪了。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4.周恩来曾指出:由于毛主席拨正了航向,才使中国革命在惊涛骇浪中得以转危为安,这是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转折点。这个“伟大转折”( )A. 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 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D. 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5.“1947年新发布的《土地法大纲》(即《中国土地法大纲》),在1946年至1949年中国内战期间,恰如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在1861年至1865年美国内战期间所起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和实施( )A.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B. 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 助力了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D. 改变了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6.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 抗美援朝极大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西方国家放弃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C. 联合国真正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定 D. 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7.下列文献中既继承罗马法精髓,又将启蒙思想的成果和资产阶级的利益融入其中的一部民法法典是(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1787年美国宪法 D. 《拿破仑法典》8.如图是苏联工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变化示意图。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实施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稳步发展B.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C.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恢复和发展工农业D. 进行大规模农业集体化运动,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9.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后,迅速由盛转衰。”“大规模的动乱”主要是指___________三、判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10.北宋统治者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导致军队战斗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11.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大危机给美国带来的危害。 ______(判断对错)A. 正确 B. 错误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2.文明的交流与合作是人类历史的主旋律。某班同学以“文明交流促发展 携手共进谱新篇”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任务。任务——【开辟道路——向未知领域前进】任务二【革新技术——向全球一体迈进】16世纪至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平均时速10英里。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前期,蒸汽机车的平均时速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时速36英里。 20世纪40年代,螺旋桨飞机平均时速400英里。20世纪50年代世界第一架喷气客机,时速500英里。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生产活动全球化趋势明显。任务三【合作共赢——向美好未来奋进】(1) 请任选下列一幅画作,说说画作反映的史事在人类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的贡献。(2) 下面图文是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过程。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因素。(3) 结合所学,请分别选取年代尺上中外事件各一例,以“合作”为主题加以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西域各族既有战争也有交流;唐朝通过和亲、册封等方式加强与吐蕃、回纥等民族的联系;元朝设立行省制度管理边疆;清朝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等措施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据《中国历史》整理材料二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扛起抗日救国和民族独立的大旗;东北抗日联军中有汉族、满族、朝鲜族等战士;新疆各族人民为前线捐赠物资;西南少数民族自发组织抗日武装……——据《中国历史》整理材料三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等领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共同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云南“幸福花开”工程通过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直接惠及 212万群众。新疆“疆电外送”工程将风能、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能源协同。内蒙古“红石榴驿站”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化解民族矛盾、调解纠纷,促进社区和谐。内蒙古“北疆文化”品牌推进古籍整理与文物保护,打造中华文化符号。(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两项具体措施,并说明其共同影响。(2) 根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作用,并结合所学分析全民族抗战对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意义。(3) 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三中举措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意义。(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青少年应如何从历史和现实中汲取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和解析1 2 3 4 5 6 7 8A A C D C A D B8.【答案】9.【答案】 安史之乱10.【答案】A11.【答案】B12.【答案】【小题1】选图一: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选图二: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大陆,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欧洲与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等。【小题2】因素:交通工具的发明、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的开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小题3】示例:选《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观点:合作共赢 共创伟业。论述:面对二战期间法西斯的侵略,1942年,中、美、苏、英等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最终共同打败法西斯,赢得世界和平。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综上所述,只有携手合作才能推进合作共赢、和合共生、文明共兴的历史伟业。13.【答案】【小题1】措施:唐朝和亲、册封(如文成公主入藏);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共同影响:促进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小题2】作用: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意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增强了抗战力量,形成全民抗战局面;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也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小题3】现实意义:云南“幸福花开”工程,有利于促进边疆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距,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对国家认同感和向心力。新疆“疆电外送”工程有利于推动区域资源共享,实现经济互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内蒙古“红石榴驿站”,有利于创新基层治理模式,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基础。内蒙古“北疆文化”品牌,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共同体意识。【小题4】做法:传承历史基因,增强民族认同;践行守望相助,维护民族团结;投身国家发展,担当时代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