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红河州石屏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石屏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七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50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目前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
 A.云南元谋 B.陕西蓝田 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
历史课堂剧《北京人的一天》不应该出现的情景是( )
A.打制石器 B.钻木取火 C.群居生活 D.直立行走
3、绥宁、城步一带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智慧的体现。无独有偶,远古时期人们在建造房屋时便能综合考虑气候等环境因素。建造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
A.河姆渡人 B.半坡人 C.元谋人 D.北京人
4、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盘古、女娲 B.盘古、黄帝 C.黄帝、炎帝 D.黄帝、蚩尤
5、有学者说:“在陶寺遗址中,我们发现了彩陶龙盘,其中‘龙’正是红山文化的重要元素。在陶寺也发现了大量的玉器,其中的玉琮被认为是具有大汶口文化特征的元素。而常施彩绘的高领折肩尊、折腹尊、簋等陶器还有良渚文化的因素。”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早于世界其他文明 B.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
C.起源于夏商周时期 D.出现了玉为代表的礼乐制度
6、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黄帝 B.启 C.舜 D.禹
7、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是( )
A.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青铜器的使用
C.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 D.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8、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争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宋襄公 D.齐桓公
9、战国时期,因西汉刘向整理校订《战国策》一书而得名。这一时期,诸侯国之间展开战争,其中的著名战役有( )
①阪泉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牧野之战⑤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
10、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其所谓“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C.诸侯争霸 D.商业繁荣
11、中国古代早期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最有可能出自( )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大学》
12、春秋战国时期,造就出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文化巨匠。以下对诸子百家思想表述正确的是( )
A.韩非主张“法治”,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孔子主张“仁政”,认为“苛政猛于虎”
C.墨子主张“无为”,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
D.老子主张“兼爱”,提倡视人如己、互助互爱
13、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够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盆 B.司母戊鼎 C.毛公鼎 D.甘肃齐家铜镜
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出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5、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
A.《诗经》 B.“楚辞” C.《论语》 D.《离骚》
16、史载秦朝“赭衣(犯人穿的衣服)塞路,囹圄(监狱)成市”,说明秦朝( )
A.徭役沉重 B.赋税繁多 C.刑法严酷 D.焚书坑儒
17、关于秦长城起止点叙述正确的是( )
A.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西到长安,东到山海关
1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项羽起义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19、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王国问题 B.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C.人口问题 D.王权问题
20、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大兴土木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21、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
A.颁布“推恩令” B.设西域都护府 C.加强监察 D.推行儒学教育
22、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
A.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3、“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记载了哪一人物的贡献( )
A.张仲景 B.华佗 C.司马迁 D.蔡伦
24、历史爱好者小肖同学在学习某宗教时,做了如图学习笔记,该宗教是( )
(
时间
:
公元前
6
世纪
主张:众生平等
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
传入中国:两汉
)A、佛教
B、道教
C、太平道
D、黄巢
25、两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正确的是(  )
A、司马迁──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张仲景──创造“五禽戏” D、扁鹊──写成《伤寒杂病论》
第II卷(50分)
材料题,共50分。(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一次变革开始了,其主要内容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推行县制……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中的“变革”是战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后秦国军队成为“虎狼之师”,主要得益于哪项措施?(4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还是失败?并说明理由。(6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片所示战国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是?该工程的修建有何意义?(4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他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他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他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的“仁”与“礼”成为国家施政和个人自我修养的重要准则;“有教无类”的平民教育思想使华夏文明得以无限传承;对古代文献的系统整理,不仅寄予了自己的理想,更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了深广的内涵。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并为其写一篇名人传记。(要求:内容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且不得完全照抄原文。)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秦统一之初,各个地方的文字、长度、容量、和重量都没有统一的标准,给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
材料三: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时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他在位时,西汉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此后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
行政的基本模式指的是哪一制度?(4分)
(2)为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秦始皇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
巩固“大一统”并概括西汉进入鼎盛时期的表现。(4分)
(4)强盛一时的秦王朝,因为暴政二世而亡。你认为该如何治理国家才能使国家长治久安?(2分)
29、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片展示的是古代沟通东西方的重要通道。根据图片,指出这条通道的起点和终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条通道的名称以及开辟者。(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重要通道”上双方贸易的货物各一种。(2分)
(3)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今新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哪个朝代?其标志是什么?(4分)石屏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BACB 6-10 DDDCB 11-15 BABAA 16-20 CCABC 21-25 ADDAB
26.1 商鞅变法 奖励军功
26.2 成功 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政治和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6.3 都江堰 使成都平原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
孔子 紧扣材料要求,表述成文,不少于120字,酌情给分。
28.1 秦灭六国 郡县制
28.2 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28.3 尊崇儒术 西汉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版图拓展,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8.4 开放性试题,紧扣主题,言之成理皆可得分。
29.1 长安 大秦 丝绸之路 张骞
29.2 丝绸 宝石
29.3 西汉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