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
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评分参考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A A A B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B D B B D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C A D D C B A A
二、非选择题
31.【答案】
(1)时期:隋唐时期。(1分)
主要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如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等;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科举制的创立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每点1分,共3分)
(2)职能:三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1分)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管理国家。(1分)
(3)措施:实行友好开放的政策;设置鸿胪寺、商馆、互市监、市舶司等机构;保护外来宗教;积极借鉴吸收外来文化。(4分,任答两点即可)
(4)条件: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合理,促进经济发展;对外友好开放,积极交流吸收。(4分,任答两点即可)
32.【答案】
(1)A ② B ③ C ① 小说 (每点1分,共3分)
趋势:通俗化、世俗化、大众化、平民化等。 (答到其中一点即可,1分)
(2)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1分)
发明者:毕昇(1分)
优点:有利于节约印刷成本;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每点1分,共2分)
(3)作者:李时珍(1分)
科技巨著3:《农政全书》(1分)
共同特点:科学严谨;注重总结;实用性强或具有实用性、实践性、总结性。(答出其中一个特点即可,1分)
优秀品质:持之以恒的科研精神;善于吸收前人成果,并加以创新;刻苦专研、注重实践、做事专心致志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
33.【答案】
(1)分布特点:隋唐以来北方粮食亩产量相对稳定,宋代以来南方粮食亩产量超过北方且相对稳定。(2分)
原因:唐朝中期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任答一点即可,共2分)
(2)措施:兴修水利;政府鼓励种植北方农作物;引进推广占城稻。(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影响: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宋朝南方经济的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2分)
(3)表现: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高产农作物引进提高粮食总产量;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任答两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影响:明清农业发展缓解了人地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任答一点即可,共2分)
(4)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科技兴农;制定法律、政策等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言之有理即可,2分)四会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检测
学查找的两段史料,由此他希望了解()

七年级历史
试卷
杜佑《证典》卷七
杜南《忆肯》

说明:
忆背开元全盛
1.全卷共8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照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日,小色犹藏
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新为理。至〔贞巩)入年、九年,频至丰

万家室。稻米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容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米斗四五线,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流脂菜米白,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
米每斗值两钱,
公私念康俱卡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A,“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B。民族交往与交融
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开放的社会风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6,下列唐诗中的场景说明唐朝(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落花踏尽游何处,芙入胡姬酒华中
1.含嘉仓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国家粮库,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
方米,考古人员共探出密集排列的粮窖数百座(下刻是其中一个粮窖示意图)这反映出
西域致舞名胡旋,传入宫液靡长安
()
奇山戴竹为密策,此乐本向龟蓝出
A.长安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
B,民族交往丰富了中原民众生活
C.统治者奉行民族平等政策
D.少数民族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
7.《唐律疏议》规定:“诸犯夜者,岔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
为犯夜”:《大唐六典?要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缸
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A,统治者重视法治刑法严酷
B,商业活动有严格时间限制
A,隋朝成为疆域辽阁的王朝
B,隋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D,商业经营场所有明确界限
C。隋文帝统一币制和度量衡
D,隋场帝好大喜功,奢侈无度
8.“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材料
2.“(场帝)登极之初,即建洛邑,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又逆征数年之赋…身丧国灭,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实自取之。”材料反映了隋炀帝“身丧回灭”的直接原因是()
A。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A,自然灾苦严重B;徊役赋税沉重C.统治手段残暴D,国力消耗严重
C.东汉的外戚宦官专权
D.唐中后期的蒂镇割据
3。“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各地特别是过去所惯的寒门、
9.五代十国时期,真正敌对的政权是个别,绝大多数政权奉中原王朝正朔,称臣纳贡。在
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到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
某种程度上,这就减少了进一步分裂的因素,增加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该材斜反映
度()
了(
A,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B。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A.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B,五代十国时国家完成统一
C.注重门第地位高低
D.阻止世家子弟入仕
C.五代十国时期蕴含着统一趋势D,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4.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待中魏征对曰:“基难。”太宗曰:“任贤能、受
10,招记栽,文成公主进藏时,不但有释迦牟尼佛像和奇珍异宝、服装家具、烹饪食材等等
谏净,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
作为嫁妆,更有携带着诗书礼乐、医疗器械、农具良种的学者、乐师、医生和工程技术
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策略有〔
人员,简直就是庞大的文化代表团和扶贫工作队。这反缺了〔)
A,西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管辖
①以民为本
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
④减省刑罚
B.唐与吐蕃之间的染济文化交流
A①②⑧
B.0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⑧④
C.庚朝时期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D.唐朗时期开放包容的外交政策
5.步学会依常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是历史课程核心素养的亚要内容。以下是一位同
11,马球在我国汉代就己出现,在油代走向兴盛。唐玄宗曾须布诏书,指出马球是用兵之技,
“今将示于天下”。唐代统治者还常常用马球比赛招待外国使臣。马球运动的兴盛表明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8页)
七年级历史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