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选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Se-79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烷分子空间填充模型是:B. 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C. 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最多生成6种有机产物D. 在碳原子数小于10的链状烷烃中,一氯代物不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有5种2.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与反应:B. 用溶液吸收废气中的C. 与稀硝酸反应:当时,D. 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3. 氮、硫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和与氧气反应只生成特定的氧化物B. 均能作还原剂C. 均可与水反应生成酸,都属于酸性氧化物D. 的浓溶液与铜反应分别生成氧化物4.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A. 图可表示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能量变化B. 通过图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 由图可知,和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D. 由图可知,A与C的能量差为: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个:①和的最简式相同②和含碳量相同③正丁烷所有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④甲基()所含电子数为⑤标准状况下,的己烷所含的分子数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⑥进行一氯取代后生成3种沸点不同的产物⑦个和(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⑧链状烷烃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烷烃不能发生氧化反应⑨乙烷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因此可以使氯水褪色⑩互为同系物的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A. 3 B. 4 C. 5 D. 66. 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A. 正戊烷和正己烷 B. 新戊烷和 C. 甲烷和乙烷 D. 丙烷和7. 一种可植入体内的微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CuO催化消耗血糖发电,从而控制血糖浓度。当传感器检测到血糖浓度高于标准,电池启动。血糖浓度下降至标准,电池停止工作。(血糖浓度以葡萄糖浓度计)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电池总反应为B. b电极上CuO通过Cu(Ⅱ)和Cu(Ⅰ)相互转变起催化作用C. 消耗18mg葡萄糖,理论上a电极有0.4mmol电子流入D. 两电极间血液中的在电场驱动下的迁移方向为b→a8.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并收集 B.证明非金属性:C.关闭止水夹a,打开活塞b,可检查装置气密性 D.制取,并验证其还原性A. A B. B C. C D. D9. 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8mol(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 0~2s内用B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为0.1C. 0~2s内平均反应速率大于4~6s内平均反应速率D. 12s时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起始时的9/1310. 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得出结论中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及现象 结论A 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 取一定量样品,溶解后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浓,仍有沉淀 此样品中含有C 淀粉溶液中通入,再通入,溶液先出现蓝色后蓝色褪去 还原性:D 向溶液中通入气体,出现黑色沉淀 酸性:A. A B. B C. C D. D11. 我国科学家利用过渡金属氮化物()作催化剂,在常温下实现氨气的合成,其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进行合成反应,产物中只有 B. 表面上的N原子被氧化为氨气C. 不参与氨气的合成反应 D. 表面上氨脱附产生的空位有利于吸附12. 某小组探究NH3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图如下。③中气体颜色无明显变化,④中收集到红棕色气体,一段时间后,④中产生白烟。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③、④中现象说明③中的反应是:B. ④中白烟的主要成分是NH4ClC. 一段时间后⑤中可能变蓝D. 若用氨气进行无害化尾气处理,每处理0.6mol NO2需消耗0.8mol氨气13. 科学家设计微生物原电池,用于处理废水(酸性)中的有机物及脱除硝态氮,该装置如图所示。有关该微生物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由n极转移到m极B. H+可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右侧极室C. m电极反应为2+6H2O+10e-=N2↑+12OH-D. 每生成1 mol CO2转移e-物质的量为2 mol14. 实验室常利用与稀硫酸的反应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反应原理为。实验方案设计如表。实验序号 1 2 3反应温度溶液 10.0 10.0 4.00.10 0.10 0.10稀硫酸 10.0 10.00.10 0.10 0.100 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B. 实验1和实验2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可以通过比较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浓度,判断反应初始阶段的快慢D. 若用实验1和实验3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15.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下列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说法正确的有① ②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③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④的浓度之比为 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⑦键断裂的同时有键形成A. 3 B. 4 C. 5 D. 616. 某无色溶液Y中可能含有、、、、、、、中的几种离子,溶液中阳离子浓度相同。为了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假设气体均全部逸出,忽略的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溶液Y中一定不存在、B 溶液Y中一定含有,且C. 溶液Y中肯定存在、、、、D. 溶液Y中可能存在,为确定其是否存在,可取溶液1通过焰色试验验证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 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温室效应和能源短缺问题。我国科研人员在和的表面将转化为烷烃,其过程如图所示:(1)根据概念的内涵,辨析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属于的物质类别:①金刚石、石墨、 ②氕和氘 ③和 ④和⑤和 ⑥和其中属于同系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同位素的是______;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同一物质的是______;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2)链状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下列关于烷烃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A. 链状烷烃中的碳原子均以共价单键与碳原子或氢原于相连B. 凡是化学式符合通式的烃一定是烷烃C 甲烷、乙烷及丙烷均无同分异构体D.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沸点越高(3)写出X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包括X本身)的结构简式:______。(4)下列关于X和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 常温常压下X为气体,Y为液体 B. 都有4种一氯代物C. 都能使酸性溶液褪色 D. 互为同分异构体(5)的名称__________。18. 硒被誉为“生命元素”。亚硒酸钙(,难溶于水)常作饲料添加剂,常作制备含硒营养物质的原料。一种含硒废料制备亚硒酸钙和二氧化硒的流程如图(部分条件和部分产物省略)。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部分信息如下:①含硒废料的主要成分是和;“焙烧”时固体产物为、和。②易溶于水,难溶于水。(1)“焙烧”时常采用逆流操作,即空气从焙烧炉下部通入,废料粉从上部加入,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焙烧”中被氧化的元素有______(填元素符号)。(2)利用“浸渣”可以制备胆矾,其操作步骤是加入足量稀硫酸,并通入热空气。该步骤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沉硒”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4)硒酸分解制备反应中的氧化产物为______(填化学式)。(5)洗涤产品时,测定洗涤液pH,当pH约为7时可认为产品已洗净,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6)热失重时质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380℃时固体的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19. 甲醇()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已知甲醇沸点。(1)已知某温度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转变成的过程是一个吸收能量的过程b.化学变化不仅有新物质生成,同时也一定有能量变化c.的生成速率与的消耗速率之比为d.键断裂的同时键断裂,则反应达最大限度(2)高温条件下,将和充入的密闭容器中,经过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末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的气体体积分数为______%。(3)在一恒容反应器中充入一定量的,仅发生反应,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如下:共价键键能 799 436 413 358 467利用键能数据计算生成______(吸收或释放)______能量。(4)燃料电池是目前开发最成功的燃料电池之一,这种燃料电池如图所示,由甲醇、空气(氧气)、(解质溶液)构成。其中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电池放电时通入空气的电极为负极b.电池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碱性逐渐减弱c.电池放电时每消耗(标况下)转移电子d.电池放电时向a电极移动20. 可用于照相业作定影剂等,它又名“大苏打”“海波”,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某化学研究性小组对它的制备和性质进行了探究。Ⅰ.实验室可通过和共同反应来制备,装置如图所示:(1)硫代硫酸钠中硫元素的平均化合价是______。(2)下列方案适宜在实验室制备的是______。A.B.C.D.(3)A装置中,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4)装置C的作用有_________。(任意写出一条)(5)装置D中生成和,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6)为了吸收可能逸出的尾气,溶液X除了图中的还可以是______。A. 饱和溶液 B. 酸性溶液 C. 浓溶液 D. 饱和溶液Ⅲ.分离并对产品分析检测(7)操作①为______,操作②是抽滤、洗涤、干燥,其中洗涤操作中用______作洗涤剂。哈三中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选考)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Se-79 Ba-137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B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题答案】【答案】(1) ①. ④ ②. ② ③. ① ④. ③ ⑤. ⑤ (2)D(3) (4)B(5)2,5-二甲基-3-乙基己烷【18题答案】【答案】(1) ①. 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②. Se、Te(2)(3)(4)(5)产品表面吸附,洗涤液呈中性时已洗净固体(6)【19题答案】【答案】(1)bd (2) ①. ②. 10(3) ①. 释放 ②. 184(4) ①. ②. bd【20题答案】【答案】(1) (2)AB(3)吸收B中逸出的尾气,防止污染环境(4)平衡装置内压强,观察并控制速率(5) (6)B(7) ①. (趁热)过滤 ②. (无水)乙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