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1914年7月—1918年11月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2.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3.明确一战对人类文明的破坏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史为鉴,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家国情怀)一.探战争之原因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项 目 英 法 德 美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分割世界。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半岛普法战争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1882年,由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组成的三国同盟正式形成;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建立起三国协约。这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意德奥三国同盟188218821879法英俄三国协约190719041907争夺北非突尼斯世界霸权和殖民地一战前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示意图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概况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看图学史欧洲的“火药桶”——巴尔干半岛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皇储夫妇遇刺普林西普被捕普林西普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刺杀行动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为,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火,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其目的是出于爱国,但采取恐怖行为的手段,所带来的后果是世界灾难性的。 理智爱国!普林西普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分割世界。2.重要原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积极扩军备战三国同盟1882年VS三国协约1907年(德国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 (英国 法国和俄国)3.直接原因(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2023 山东潍坊)一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这表明德国参加一战是为了( )A.扼杀巴黎公社 B.争夺世界霸权C.解放黑人奴隶 D.推动欧洲联合B二.梳战争之过程1914.6.281914.7191619171917.111918.11阅读课本,说出一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开始标志、著名战役、结束标志)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二.梳战争之过程1914.6.281914.7.28191619171917.111918.11阅读课本,准确说出导火线、和一战过程(开始标志、著名战役、结束标志)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开始标志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美国参加协议国作战 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一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在德国的支持下,早就准备发动战争的奥匈帝国立即以这件事为借口,在1914年7月28日对塞尔维亚宣战。德皇威廉二世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意大利是虽是三国同盟中的一员,却于1914年8月3日宣布中立。意大利以中立和参战为手段,向双方讨价还价,最后协约国方面满足了它的欲望。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宣战。——《世界史·现代史编》“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英)帕麦斯顿萨拉热窝三 条 战 线东线:俄 vs 德、奥匈南线:塞尔维亚vs奥匈西线:英法 vs 德凡尔登战役著名战役特点:残酷性、破坏性1916年凡尔登战役历时10个月,德法双方伤亡70多万人,被称为“绞肉机”、“屠场”和“地狱”。此后,德军在西线丧失了主动权。德军使用了毒气弹凡尔登索姆河时间:1916年7月至11月兵力:153个师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英军首次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看图学史看图学史新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等科技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战争进行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经精疲力尽。哪些事件促使一战的结束?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法国一战华工墓地看图学史1914年9月,协约国的生铁、钢、煤等重要军需品产量均落后于同盟国,到1917年却都大幅超过同盟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意大利背弃同盟国集团B.协约国突破工业技术C.十月革命爆发俄国退战D.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D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福 煦车 厢战争结束:1918年11月11日二.梳战争之过程1914.6.281914.7.28191619171917.111918.11阅读课本,说出导火线、和一战过程(开始标志、著名战役、结束标志)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开始标志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著名战役:凡尔登战役 “绞肉机”、“屠场”和“地狱”美国参加协议国作战 中国宣布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战争。一战结束: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性质:各主要参战国的目的 德国 抢占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英国 确保霸主地位,掠夺更多殖民地法国 争做欧洲大陆的霸主美国 捞取战利品,瓜分殖民利益塞尔维亚 争取民族独立材料二: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帝国主义战争三.析战争之评价材料一:“1914年至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塞尔维亚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通过阅读材料和教材,理解并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和影响。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参战国家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战火燃遍欧亚非三洲卷入人口 超过15亿参战人员 7000多万伤亡人员 3000多万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2.影响(1)给人类严重的灾难!三.析战争之评价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极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 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一战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3)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2.影响三.析战争之评价(4)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1)给人类严重的灾难!(2)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3)美国和俄国开始崛起;(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2.影响三.析战争之评价(5)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①珍爱和平,远离战争;②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③科技是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启示:四.思战争之教训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各国面临的安全威胁日益复杂,战争威胁始终挥之不去。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习近平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英国力图维护其霸主地位萨拉热窝事件同盟国协约国:时间:双方:战线:战役1914.7-1918.11协约国、同盟国、中、美等欧洲战场的东西南线结束:性质:影响:反思:凡尔登战役1918.11德国投降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带来巨大的灾难和世界影响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课堂小结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最终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断,判断战争性质的重要依据是A.战争的动机 B.战争的规模C.战争的胜负 D.战争的后果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是A.三国同盟形成 B.三国协约建立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AC3.19世纪末20世纪初,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英国、法国、俄国建立的军事集团是A三国同盟 B法西斯同盟 C三国协约 D独立国家联合体C4.“历时约10个月之久的凡尔登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而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和‘屠场'之称。”材料旨在强调A.战争的规模 B.战争的性质 C.战争的残酷 D.战争的结果5.“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1/4的对外投资,法国失去了1/3的对外投资,德国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A.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C.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 D.彻底粉碎了军国主义的野心C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