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件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从17世纪到19世纪,英法美等国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导课明标
资产阶级改革、革命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学习目标
1.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唯物史观 )
2.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
3.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家国情怀)
俄罗斯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
东斯拉夫人
建立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6世纪
莫斯科公国崛起,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强化统治。
俄罗斯人的祖先是东斯拉夫人的一支
17世纪
彼得一世在位期间俄罗斯达到鼎盛,进入帝国时代。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目的:
3.目标:
实现富国强兵。
阅读教材,概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目标、内容、评价。
彼得一世出访欧洲
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
4.彼得一世改革——内容
领域 改革内容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开










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创办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贵族服兵役…,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增强军事实力
促进经济发展;强化农奴制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了解熟知)
性质:一场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
推动俄国的
文明开化
促进俄国教育的发展
▲5.评价:
积极:①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新首都:圣彼得堡)
②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阅读教材,概述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目的、目标、内容、评价。
彼得一世死后的30多年间,
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
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
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
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
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
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
励工商业,发展农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实力。她为了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俄国的扩张:
时间:16—19世纪
至20世纪初,地跨欧亚两洲
欧洲内陆小国
地跨欧亚的大帝国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61年改革
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人物、根本原、目的、内容、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时间: 人物:
根本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材料: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发展,但速度缓慢,农奴制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当时工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有近40%是农奴,生产效率极低,农奴制还影响着国内外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工商业难以继续发展。
农奴制: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农奴的经济制度。
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封建主土地,受到封建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封建主不能任意杀死农奴,但可以买卖或转赠。
农奴的贫苦生活
地主毒打农奴
农奴为农奴主劳作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国内矛盾激化
“现行的农奴制度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自上而下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目的:(避免战争)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时间: 人物:
根本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人物、根本原因、目的、内容、影响。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按改革法的规定:农民为了获得一块份地和宅旁园地,须向地主缴纳高于低价2-3倍的赎金,其中25%左右交现金,其余要在49年内连本带息还清。据统计,到1910年农民还清贷款时,政府和地主一共掠夺农民20亿卢布的赎金。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雄厚的资本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法令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时间: 人物:
根本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人物、根本原因、目的、内容、影响。
布匹
长2倍
时间
产量
1861-1881
1860~1890
生铁
2.3倍
1860~1890
钢近
42倍
煤炭
21倍
1860~1890
1861年改革是地主阶级为了维护其根本利益而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大量的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势残余势力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历史教参
材料一:
根据课本知识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①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积极:
消极: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时间: 人物:
根本原因:
目的:
内容:
性质:
影响:
亚历山大二世
1861年
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阅读教材,准确说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时间、人物、根本原因、目的、内容、影响。
1.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改革
项目 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相同点 根本 原因
人物 性质
内容
意义与影响
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缓慢
17世纪末 彼得一世
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
熟读: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①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 欧洲军事强国,为对扩张准备了条件。 ②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走上对外扩张道路。农奴制进一步强化
农奴制的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要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积极:是俄国历史上重要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局限:农奴制残余依然存在。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1.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的彼得一世改革的最大意义是( )
A.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B.废除了农奴制
C.实现工业化 D.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2.彼得一世和亚历山大二世都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促进了俄国社会进步
B.促使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D.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A
达标检测
A
3.“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
A.内容 B.背景 C.性质 D.影响
4.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彼得一世改革
C.1868年发动倒幕运动 D.俄国夺得波罗的海
B
A
5.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的改革是( )
A.1861年农奴制改革 B.卡德纳斯改革
C.戈尔巴乔夫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
6.手工工场迅速发展,为解决劳动力问题,政府颁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让农奴一边种田一边做工,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材料主要表明俄国
A.开启了近代化的进程 B.农奴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C.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