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踏上强国之路1.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 ①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 ),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显著增强,( )显著提高。 ②我国逐步确立了( )共同发展,( )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③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 )、(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 )。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 ),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积极关注民生? ①党和政府坚持( )的发展思想。 ②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③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④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⑥党和政府坚持( )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⑦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⑧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 )。 ⑨( )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2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2.1创新改变生活1.创新对个人的意义?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 )。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 )和( ),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创新对社会的意义? ①( )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 )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 )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3.创新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 )。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③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时代发展呼唤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⑤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 )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 ),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3.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①( )是( )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②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③国家用( )激活( ),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3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2.2创新永无止境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①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坚持科技是( )、人才是( )、创新是( ),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 )和(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 )和(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 )和( ) 为什么要重视教育?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 )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②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 )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4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3.1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1.为什么说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 ①(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 )、( )、( )的民主。 ③( )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 ④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 )。 ⑤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和( )。 ( )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 )的基础。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5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3.2参与民主生活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 )。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保障: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 )、( )和( )建设。 2.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①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 )密切相关。 ②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3.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 )( )( )( )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6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4.1夯实法治基础1.法治的重要性?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 ),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法治是( )的( ),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③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 )的重要标志。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①法治要求实行( )。 ②法治还要求实行( )。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前提) 严格执法(关键) 公正司法(防线/保障) 全民守法(基础)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7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4.2凝聚法治共识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 (1)重要性:( )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 )。 2.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①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 ),保障公民的( )、( )、( )和(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②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③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 )建设进程。 3.如何厉行法治? ①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 )、( )、( )、( )。 ②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③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 )和( )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④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⑤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 )和( )共同发挥作用。 4.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 )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 )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 ),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 ),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8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5.1延续文化血脉中华文化的重要性? ①(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②(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③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①(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 ②没有高度文化自信,没有(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4.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 ( )、( )。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9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5.2凝聚价值追求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①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 )。 2.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品格?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 ②( )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 )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④(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⑤(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0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6.1正视发展挑战1.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①( )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也是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③( )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2.国的人口现状及特点? 人口现状: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 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3.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1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6.2共筑生命家园1.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②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③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 )作出的智慧选择。 ④人类可以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 )。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⑤( )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的共识,也是时代的选择。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2.怎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①要以( )为基础,以( )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②要坚持( )和( )的基本国策。 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 )与( )的关系。 ⑤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 ⑥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 )、( )、( )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2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7.1促进民族团结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格局?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③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④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 )和( )。 ⑤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为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 )发展。 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③国家大力扶持( )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3.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 )的方针,形成了(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坚持改革开放,以( )为中心。 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力扶持。 ⑤民族地区人民的艰苦奋斗。 ⑥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3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7.2维护祖国统一1.为什么要反对分裂? ①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②( )是( )的重要基石。( )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③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 )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一国两制”的内涵、地位及基本内容? 内涵:“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地位:“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基本内容: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 )是实行( )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3.如何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①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 )的方针。 ②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 )和( )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 ③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 )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 ④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4.如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 ),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③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 ),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④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 ⑤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4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8.1维护祖国统一中国梦的内涵? 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 )、( ) 2.“三步走”战略目标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3)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 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5.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 ①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 )。 ②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九上道德与法治重点知识15天背诵 第 15 天日期: 姓名: 检查人:8.2共圆中国梦1.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 )、( )、( )、( )、( )的新发展理念。 ②必须走( )。 ③必须弘扬( )。 ④必须凝聚( )。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 ),形成了( ),确立了( ),发展了( )。 3.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