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高中思想政治部编版 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第二框 运动的规律点析?阅读与思考(教材P21)(1)谈谈你对《周易》中这句话的理解。 (2)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太阳落去月亮就升起,月亮落去太阳就升起,太阳月亮互相推移产生光明;寒冬过去了暑期到来,暑期过去了寒冬到来,寒冬和暑期相互推移而确定一年。这段文字描述了自然界常见的日月交替、寒暑变换的客观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人对自然现象中物质运动的哲学反思,也说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一、规律是客观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哲学上运动的含义:一、规律是客观的运动的具体形式①物体位置的推移;(机械运动)②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物理运动、化学运动)③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生物运动)④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社会运动)⑤(思维运动)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①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②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和存在方式。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一、规律是客观的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强调运动)区别:物质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课本P21-22阅读与思考:◆《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上述观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如刻舟求剑)①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分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②脱离物质的运动 是根本不存在的。(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一、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强调运动)(强调物质)(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重难一、规律是客观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联系(2)规律的特点: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3.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表明规律不是臆造的+规律不能被改造、被改变、被创新、突破……,但可以被认识、利用、发现。规律(客观的)≠ 规则(主观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3)如何正确对待规律?(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③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如:拔苗助长如:人共降雨课本P22阅读与思考:元素的发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只有63种,人们按照元素有规律的变化推论,世界上应该还有更多的元素,因而在周期表上给还未找到的元素留下了它们各自的“空位”。光谱技术出现后,空位上的元素先后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化学元素周期表上已经有118种元素,其中有一些元素是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元素。人类根据什么发现或制造出新的元素 说明了什么?解析:按照元素有规律的变化推论、光谱技术的进步等。说明了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的。表明人类不仅可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还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阅读与思考(教材P23)(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1)最蹩脚的建筑师之所以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原因在于建筑师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马克思的这段话实际上是在强调人作为劳动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劳动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活动,就在于劳动过程的结果在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劳动者的头脑中了。 点析重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能动创造性的表现之一)。。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可知论(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活动的特点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明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可知论重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重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阅读与思考(教材P24)比较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人们应如何实现自己的目的。人们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己的目的。点析(1)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尊重客观规律 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2)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①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②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2.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没有好坏之分重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解答选择题时要注意:(1)意识的能动作用包括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就是“想”,表现为对事物认识的深度、广度、进程;改造世界就是“做”,表现为指导实践,引起作用对象的变化或者后果。(2)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正确的意识才对事物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方法技巧点析?阅读与思考(教材P24)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做事情要达到预期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请用具体事例说明你的理由。(1)首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想要摘掉贫困帽子,必须对自身的客观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十八洞村村民首先分析了自己的客观情况。该村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但人均耕地少、交通设施落后等,严重制约了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2)其次,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真分析本村的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村民们根据十八洞村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现状,在村里发展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旅游等产业,从而成功脱贫。重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1.含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2.理论依据(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3.要求重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点析?阅读与思考(教材P25)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人们应当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条件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②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不过分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也不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注意:不能说客观符合主观重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辩证唯物论原理1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反作用)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树立正确的意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辩证唯物论原理2 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2.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3.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独立考查时必须用上此点)知识导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