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3张PPT)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一、化学平衡常数及表达式无关 2. 影响化学平衡常数的因素(1)内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2)外因:同一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与浓度、压强 ,与温度有关,升高温 度,吸热反应的平衡常数 ,反之减小。3. K与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关系反应进行得越完全,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不完全,K越小。一般来说,当K>105 时,该反应就进行得 了。无关 增大 基本完全 【判断】√×××××√【思考交流】写出下表中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表达式 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表达式 A. 从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推断任意反应进行的程度B. 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小C. 对同类型的反应,K值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D. 温度越高,K值越大解析:化学平衡常数对应一个具体书写的化学反应,包括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一般来 说,化学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的转化率越大,A、B错误,C正 确;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化学平衡常数也越大,对于吸热反应来说,升温化学平衡 常数增大,而对于放热反应来说,升温化学平衡常数则减小,D错误。C2. 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大小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志。在常温下,下列反 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如下:A. 常温下,NO分解产生O2的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1=c(N2)·c(O2)B. 常温下,水分解产生O2,此时平衡常数的数值约为5×10-80C. 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 H2O>CO2C题后归纳平衡常数与书写方式的关系(1)正、逆反应平衡常数的关系是Kc(正)·Kc(逆)=1。(2)化学计量数变成n倍,平衡常数变为n次方倍。(3)若反应③=反应①+反应②,则ΔH3=ΔH1+ΔH2,K3=K1·K2。(6)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有固体或纯液体存在时,其浓度可看作一个常数,不计 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二、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1. 判断、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一般来说,一定温度下的一个具体的可逆反应:K值 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平衡时生成物浓度 平衡时反应物浓度 反应物转化率越 大 越 小 越大越大越小越高越小越小越大越低【特别提醒】K值大小与反应程度的关系:K <10-5 10-5~105 >105反应程度 很难进行 反应可逆 反应接近完全 吸热 放热 放热 吸热 浓度 转化率 反应速率 甲 乙0.2 mol NO2 0.1 mol NO20.4 mol CO 0.2 mol COCA. 该反应能完全消除CO污染B.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5C. 达平衡时,NO2的浓度:甲>乙D. 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甲<乙T/℃ 700 800 830 1 000 1 200K 0.6 0.9 1.0 1.7 2.6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解析:(2)温度越高,K值越大,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热 (3)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 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此温度下加入1 mol CO2(g)和1 mol H2(g),充分 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830 50% (4)在800 ℃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 (CO2)为2 mol·L-1、c(H2)为1.5 mol·L-1、c(CO)为1 mol·L-1、c(H2O)为 3 mol·L-1,则正、逆反应速率的比较为v正 (填“>”“<”或“=”)v逆。<三、转化率、化学平衡的相关计算(2)思维模型——三步骤①巧设未知量,列全三段式:找已知量,设转化量(若由已知量能列三段式就不必设 量)。②抽提关键量,找准关系式:依据转化量之比等于 之比或关键量列等 式关系。③解答设问题,求解问题项:根据求解量,计算问题项。化学计量数 2. 压强平衡常数(Kp)(1)含义在化学平衡体系中,由各气体物质的分压替代浓度,计算的平衡常数叫压强平衡常 数,用符号Kp表示,其单位与表达式有关。(2)表达式【注意】②混合气体的总压等于相同温度下各组分气体的分压之和,即p总=pA+pB+pC +……。3. 反应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1)反应速率常数①含义:表示 下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反应速率。②单位:不同反应速率方程k的单位不同。③意义:通常反应速率常数k越大,反应进行得越 。④影响因素:与浓度无关,但受 、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通 常,温度越高,常数k越大。单位浓度 瞬时 快 温度 (2)有关反应速率方程的注意点②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不在反应速率方程中出现。(3)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与平衡常数的关系类型一 “三段式”化学反应的计算A. a∶b∶c=2∶1∶1B. 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8 mol N(g),再次达到平衡时,N的转化率比第一次平衡时低C. 3 min时,P(g)的体积分数约为27.3%D. 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与初始压强的比值为1∶1B解析:根据题图可知,0~6 min内,N物质的量变化量为6 mol,M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3 mol,P物质的量变化量为3 mol,三种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1,则a∶b∶c =2∶1∶1,A正确;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达到平衡后,继续通入8 mol N(g),则平衡时N的转化率等于第一次平衡时的转化率,B错误;3 min时, N、M、P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 mol、4 mol、3 mol,P的体积分数为3 mol÷11 mol≈27.3%,C正确;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反应前后压强不变,则压 强之比为1∶1,D正确。2. 煤化工中常需研究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C、CO与水蒸气之间的相互反 应是煤化工中的重要反应。(1)已知在一定温度下:75% (3)向V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CO和10 mol水蒸气,在T ℃下达到平衡时,急 速除去水蒸气(除水蒸气时其他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将混合气体点燃,测得放出 的热量为2 842 kJ(已知该条件下1 mol CO完全燃烧放出283 kJ热量,1 mol H2完全燃 烧放出286 kJ热量),则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44 类型二 压强平衡常数50% 4.76 97.3% 9 000 (2)(2024·湖北卷)用BaCO3和焦炭为原料,经反应Ⅰ、Ⅱ得到BaC2,再制备乙炔是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的绿色环保新路线。1016 105 105 ③恒压容器中,焦炭与B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Ar为载气。1 400 K和1 823 K下,BaC2产率随时间的关系曲线依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图2(不考虑接触面积的影响)。BaO 速率不变至BaC2产率接近100% 知,CO的压强为定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题后归纳计算Kp的两套模板(压强变化,平衡时总压为p0)n(始) 1 mol 3 mol 0Δn 0.5 mol 1.5 mol 1 moln(平) 0.5 mol 1.5 mol 1 mol模板2:刚性反应器中(压强不变)p(始) p0 3p0 0Δp p' 3p' 2p'p(平) p0-p' 3p0-3p' 2p'c(H2)/(mol·L-1) c(Br2)/(mol·L-1) c(HBr)/(mol·L-1) 反应速率0.1 0.1 2 v0.1 0.4 2 8v0.2 0.4 2 16v0.4 0.1 4 2v0.2 0.1 c 4vA. 表中c的值为1B. α、β、γ的值分别为1、2、-1C. 反应体系的三种物质中,Br2(g)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最大D. 在反应体系中保持其他物质浓度不变,增大HBr(g)浓度,会使反应速率降低Bt/min 0 20 40 60 80 120x(HI) 1 0.91 0.85 0.815 0.795 0.784x(HI) 0 0.6 0.73 0.773 0.78 0.784(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v逆=k逆x(H2)·x (I2),其中k正、k逆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则k逆为 (用含K和k正的代数 式表示)。若起始时,x(HI)=1,k正=0.002 7 min-1,则在t=40 min时,v正 = min-1。(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 。 1.95×10-3 课时作业(九) 化学平衡常数[对点训练]题组一 化学平衡常数及意义A. 平衡常数的大小能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B. 若各平衡常数的值发生变化,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C. 若温度升高,则平衡常数一定增大D. 某一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解析:平衡常数是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之比,所以能说明 反应进行的程度,故A正确;平衡常数的值发生改变,说明平衡一定发生移动,故B 正确;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大,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 故C错误;平衡常数越大,说明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故D正确。C123456789101112A. 温度越高,K一定越大B. 如果m+n=p,则K=1C. 若缩小反应器的容积,能使平衡正向移动,则K增大D. 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越有利于C的生成,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解析: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K一定,与压强和化 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无关,B、C错误;因该反应的热效应不确定,无法 确定K的变化,A错误;K值越大,表明该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 率越大,D正确。D123456789101112题组二 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方程式关系A. 2ΔH和2K B. -2ΔH和K2C. -2ΔH和K-2 D. 2ΔH和-2KC1234567891011124. 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产生乙炔。已知2 000 ℃ 时,电石生产原理如下:A. 反应①K1=c(Ca)·c(CO)C. 2 000 ℃时增大压强,K1减小,K2增大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题组三 平衡常数、转化率应用及计算A. 10.7 B. 8.5C. 9.6 D. 10.2B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温度/℃ 25 80 230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A. 升温不利于正反应生成Ni(CO)4(g)C. 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v逆D. 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2 mol·L-1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甲 5.6×10-5 0.195 1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8. (1)研究CO2加氢制CH4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 如下:123456789101112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T ℃,压强恒定为100 kPa时,将n(CO2)∶n(H2)=1∶3的混合气体和催化剂投 入反应器中,达平衡时,部分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如表所示:组分 H2 CO CH2 CH2物质的量分数(%)CO2的平衡转化率为 ,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p= (Kp是以分压表示的平 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90% 3.4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综合强化]A. T1时,A的平衡转化率为80%C. T1达到平衡时,再充入0.08 mol C和0.20 mol B,则平衡将正向移动D. T2时(T2>T1),平衡常数为10,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压缩容器容积,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B. 升高温度,k正增大,k逆减小C. T1时,若CO2和H2等物质的量投料,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50%D. 当温度改变为T2时,k正=1.2k逆,则T1<T2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830 K时,若起始时c(CO)=2 mol·L-1,c(H2O)=3 mol·L-1,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60%,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K值为 。40% 1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2)830 K时,若只将起始时c(H2O)改为6 mol·L-1,则水蒸气的转化率为 。25% 123456789101112(3)若830 K时,起始加入物质为CO和H2O,起始浓度c(CO)=a mol·L-1, c(H2O)=b mol·L-1,过一段时间,达到平衡时H2的平衡浓度c(H2)=c mol·L-1。①a、b、c之间的关系式是 。②当a=b时,a= c。c2=(a-c)(b-c) 2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C点NO的平衡转化率为 ;若C点在10 min达到平衡,则10 min内CO的 平均反应速率为 。25% 0.05 mol·L-1·min-1 123456789101112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已知T1时,k正=k逆,则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 ;当温度改变为T2时,若k正 =1.5k逆,则T2 (填“>”“=”或“<”)T1。1 > 123456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