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7张PPT)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第1课时 水的电离【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电离,了解水的离子积常数。2.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及 pH,掌握测量溶液pH、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3.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能用实 例说明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一、水的电离1. 水的电离2. 水的离子积常数概念 当水的电离达到平衡时, 是一个常数,这 个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常数,简称 ,记作Kw表达式 ,25 ℃时,Kw= 影响因素 只与 有关,升高温度Kw ,与溶液的酸碱性 适用范围 适用于 和稀的 电离产物H+和OH-浓度之积 水的离子积 Kw=c(H+)·c(OH-) 1.0×10-14 温度 增大 无关 纯水 电解质溶液 3. 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1)温度:温度升高, 水的电离,Kw 。(2)酸、碱 水的电离,Kw 。(3)外加能与H+、OH-反应的物质,会促进水的电离,Kw不变。促进 增大 抑制 不变 【思考交流】1. (1)观察下表,填空。t/℃ 0 10 20 25 40 50 90 100Kw/10-14 0.115 0.296 0.687 1.01 2.87 5.31 37.1 54.5②100 ℃纯水中:c(H+) c(OH-) 1.0×10-7 mol·L-1。③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6.1×10-7 mol·L-1,此时水中c(OH-) 为 mol·L-1,此时水的温度最接近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向吸热方向移动,因而Kw增大= > 6.1×10-7 90 (2)0.1 mol·L-1 HCl溶液中有OH-吗?0.1 mol·L-1 NaOH溶液中有H+吗? 解释原因。 。 体系变化条件 移动方向 Kw 电离程度 c(OH-) c(H+)HCl NaOH 可水解的盐 Na2CO3 NH4Cl 温度 升高 降低 其他:如加入Na 逆不变减小减小增大逆不变减小增大减小正不变增大增大减小正不变增大减小增大正增大增大增大增大逆减小减小减小减小正不变增大增大减小A. 向水中加入稀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B. 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氢钠固体,c(H+)增大,Kw不变C. 降低温度,使平衡向右移动,c(H+)增大,溶液呈酸性D. 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解析:加入NaOH溶液,c(OH-)增大,A错误;加入NaHSO4固体,在水溶液中 NaHSO4电离出H+,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w不变,B正确;降低温度,平 衡向左移动,c(H+)减小,溶液仍然呈中性,C错误;加热,促进水的电离,Kw增 大,c(H+)增大,pH应变小,D错误。BA. 该溶液可能呈中性C. 该溶液的pH可能为4,也可能为10D. 该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促进CD二、Kw的应用1. 同一曲线上任意点的Kw都 ,即c(H+)·c(OH-) ,如Kw (A) Kw(D)。2. 曲线外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Kw不同、温度不同,如Kw(A) Kw(C)Kw(B)。相同 相同 = < < 3. 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不变,改变溶液的酸碱性;实现曲线上点与 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必须改变温度。A. 纯水仅升高温度,可从a点变到c点B. 水的电离常数Kw数值大小关系为d>c>bC. a点温度下,向水中加入1 mol/L硫酸,促进水的电离D. c点pH=6,溶液为酸性D2. (2025·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中)在水的电离平衡中,c(H+)和c(OH-)的关 系如图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b.在T1温度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可实现由A点向D点移动c.AB线上任意点的溶液均呈中性d.图中温度T1>T2解析:(1)题图中A、B、D三点处Kw的大小分别为1×10-14、1×10-12、1×10- 14,Kw的大小关系:B>A=D,a正确;在T1温度下,A点向D点移动,c(H+)变 大,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OH会使c(H+)变小,b错误;AB线上任意点的溶液中c (H+)=c(OH-),溶液均呈中性,c正确;水电离是吸热反应,温度越高,Kw越 大,B点的Kw大于A点的Kw,则题图中温度T1<T2,d错误。ac (2)T1温度下,氢离子浓度为0.01 mol·L-1的HCl溶液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为0.001 mol·L-1的某BOH溶液中,若水的电离程度分别用α1、α2表示,则α1 (填 “>”“=”或“<”)α2。< 1×10-10 mol·L-1 1×10-10 mol·L-1 题后归纳25 ℃时,由水电离出的c水(H+)或c水(OH-)的5种类型的计算方法(2)酸的溶液:H+来源于酸电离和水电离,而OH-只来源于水电离,故有c水 (OH-)=c水(H+)=c溶液(OH-)。(3)碱的溶液:OH-来源于碱电离和水电离,而H+只来源于水电离,故有c水 (H+)=c水(OH-)=c溶液(H+)。课时作业(十七) 水的电离[对点训练]题组一 水的电离与KwA. 水的电离过程需要通电B. 加入电解质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C. 水的离子积仅适用于纯水D. 升高温度,纯水中c(OH-)增大解析:水的电离不需要通电,故A错误;加入电解质不一定会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如 向水中加入强酸强碱盐氯化钠或硫酸钠等,水的电离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水的离 子积适用于稀的电解质溶液及纯水,故C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升高,水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D正确。D123456789101112A. 因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所以Kw随溶液中c (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B. 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同一个物理量C. 水的离子积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 水的离子积常数Kw与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电离是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物理量解析:水的离子积常数的表达式是Kw=c(H+)·c(OH-),但是Kw是温度的函 数,不随溶液中c(H+)和c(OH-)的变化而变化,A错误,C正确;水的离子积 常数Kw=K电离·c(H2O),B、D错误。C123456789101112题组二 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A.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B. 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 )增大,Kw 不变C. 将水加热,平衡逆向移动,c(H+)减小D. 将水加热,Kw增大,c(H+)减小解析:向水中加入稀氨水,c(O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Kw 只与温度有关,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4固体,c(H+)增大,Kw不变,故B正确; 水的电离过程吸热,将水加热,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c(H+)增大, 故C、D错误。B123456789101112A. ③>②>① B. ②>③>①C. ①>②>③ D. ③>①>②解析:NaOH、H2SO4抑制水的电离,NaCl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H2SO4为二元强酸,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H2SO4电离产生的c(H+)大于NaOH电离产生的c(OH-),对水的抑制程度更大,故水的电离程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②>③。C123456789101112题组三 水的离子积常数的应用A. 1∶10∶104∶105B. 1∶5∶(5×109)∶(5×108)C. 1∶20∶1010∶109D. 1∶10∶104∶109A123456789101112解析:①pH=0的H2SO4溶液中c(H+)=1 mol·L-1,c(OH-)=10-14 mol·L-1, H2SO4抑制H2O的电离,则由H2O电离出的c(H+)=10-14 mol·L-1;②0.05 mol·L- 1的Ba(OH)2溶液中c(OH-)=0.1 mol·L-1,c(H+)=10-13 mol·L-1,Ba (OH)2 抑制H2O的电离,则由H2O电离出的c(H+)=10-13mol·L-1;③pH=10的 氨水,抑制H2O的电离,由H2O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④pH=5的 H2SO3溶液,由H2O电离出的c(H+)=10-9 mol·L-1。等体积的4种溶液中发生电离 的H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H2O电离产生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其比为10- 14∶10-13∶10-10∶10-9=1∶10∶104∶105。123456789101112A. b点温度高于25 ℃B. 向水中通入氨气,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C. 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D. b点所处温度下,0.1 mol·L-1 KOH溶液的pH=13D123456789101112解析:由题图可知,b点对应的pOH=pH=6.5,则有c(H+)=c(OH-)=10-6.5 mol·L-1,Kw=c(H+)·c(OH-)=10-6.5×10-6.5=1×10-13>Kw(25 ℃),故 b点温度高于25 ℃,A正确;向水中通入氨气,c(OH-)增大,抑制了水的电离, 则由水电离出的c(H+)减小,B正确;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H+)、c(OH-)均增大,则pH、pOH均减小,且二者相等,故升高温度,可从b点变为a点,C正确;b点对应的Kw=1×10-13,0.1 mol·L-1 KOH溶液中c(H+)= 1×10-12 mol·L-1,则溶液的pH=12,D错误。123456789101112[综合强化]A. T>25 ℃B. 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1.0×10-11 mol·L-1C. 该溶液中c(OH-)=1.0×10-11 mol·L-1D. 加入NaHSO4后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100 ℃时,Kw=10-12,此温度下pH=7的溶液一定呈中性B. 常温下0.1 mol·L-1的NaHSO4溶液中水电离出c(H+)=0.1 mol·L-1C. 25 ℃时,0.01 mol·L-1的烧碱溶液,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D. 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 mol·L-1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d点对应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O-、Cl-A123456789101112解析:d点时Kw=1×10-12,氢离子浓度为10-7 mol·L-1,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5 mol·L-1,此时溶液呈碱性,碱性溶液中Na+、K+、ClO-、Cl-相互之间不反应,能 大量共存,A项正确;b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10-6 mol·L-1,氢氧根离子浓度为10-8 mol·L-1,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亚铁离子、氢离子、硝酸根离子能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项错误;c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 度,溶液呈中性,溶液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 C项错误;a点对应的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中性,中性溶液 中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A. A点温度大于25 ℃,B点温度为25 ℃B. B点pH=6,溶液为酸性C. A点温度下,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盐可能抑制水的电离C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11. (2025·四川攀枝花高二期中)(1)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曲线如图 所示。①图中五点Kw间的关系是 (以A、B、C、D、E表示)。②C点溶液呈 性(填“酸”“中”或“碱”)。③将D点变为E点,采取的措施是 。B>C>A=D=E 中 向溶液中滴加碱溶液 123456789101112解析:(1)①水的电离为吸热过程,温度越高,越促进水的电离,Kw越大,由题图 可知温度B>C>A=D=E,则Kw:B>C>A=D=E;②C点与A点、B点在同一直线 上,由A点、B点数据可知,该线上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中性; ③D点变为E点,c(H+)减小,c(OH-)增大,而温度不变,因此可采取的措施 是向溶液中滴加碱溶液实现;123456789101112(2)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数据:温度/℃ 25 t1 t2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回答下列问题:>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c(H+)、c(OH-)均增大,Kw增大 2.4×10-7 5.76×10-9 123456789101112123456789101112A. 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B. 向水中加入少量NaC. 加热至100 ℃D. 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解析:(3)向水中加入NaHSO4固体,c(H+)增大,平衡左移,溶液呈酸性,A正 确;向水中加入Na会消耗H+,促进水的电离,但溶液呈碱性,B错误;加热至100 ℃,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仍呈中性,C错误;向水中加入NaCl固体,不影响水的电 离,溶液呈中性,D错误。A 12345678910111212. (1)T ℃时,水的Kw=1×10-13,则该温度 (填“>”“<”或 “=”)25 ℃,其理由是 。解析:(1)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由于Kw=1×10-13>1×10-14,因 此该温度大于25 ℃。(2)在(1)中所述温度下,c(H+)=1×10-7 mol·L-1的溶液呈 (填 “酸性”“碱性”或“中性”);若该溶液中只存在NaOH溶质,则由水电离出的c (OH-)= mol·L-1。> 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Kw增大碱性 1×10-7 123456789101112(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填“向 左”“向右”或“不”,下同)移动。在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水的电离平 衡 移动。(4)25 ℃时,pH=4的盐酸中水的电离程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pH=10的Ba(OH)2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向右 向右 等于 123456789101112(5)0.1 mol·L-1乙酸(甲,Ka=1.75×10-5)和0.1 mol·L-1氯乙酸(乙,Ka= 1.4×10-3)的水溶液,下列可以表示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加入水的体 积(V)之间关系的是 (填字母)。c 123456789101112解析:(5)乙酸的Ka小于氯乙酸的Ka,所以0.1 mol·L-1乙酸溶液中的c(H+)小于 0.1 mol·L-1氯乙酸溶液中的c(H+),故水的电离程度:0.1 mol·L-1的乙酸溶液 (甲)大于0.1 mol·L-1的氯乙酸溶液(乙),加水稀释,两溶液中的c(H+)均减 小,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故选c。12345678910111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