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比热容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比热容 课件(共31张PPT)2025-2026学年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1.通过实验探究,能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了解比热
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生产、生活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1.情境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用 时长,说明升高相同的温 度,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的热 量越多 将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用
时长,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升
高的温度越多,吸收的热量
越多
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水的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2.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
实验设计 取质量相等的两种物质,如水和油,让它们
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
相同
实验器材 烧杯2只、电加热器2套、温度计(或温度传
感器)2只、秒表、水、油、铁架台
实验过程 (1)将质量相等的水和油(煤油或食用油)
分别加入两只相同的烧杯中.
(2)用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控制相同时间
内,放热相同),分别对水和油进行加热.
实验过程 (3)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油的温度,每隔
观察一次水和油的温度变化,记录数据并
填入表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质量相等的水和油,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油
升高的温度不相同, 说明它们的吸热性能不相

交流讨论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情况时,除了加热相同的
时间比较等质量物质升高的温度(温度变化
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还可以让等质量物
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
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3.物体吸热的影响因素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的变化以及
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有关.
图1-3-4 水和煤油的温度
—时间图像.
(鞍山中考)某同学根据
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__吸热能力强.
教材中借助温度传感器得到了水和煤油的
温度—时间图像,中考中常考查利用温度—时间图像来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如题中,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由温度—时间图像可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
热时间更长,即水吸收的热量更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
更强.
典例1 (兰州中考)为了比较水和
食用油吸热本领的大小,某同学做
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
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
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
物质 质量/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
水 60 20 45 6
食用油 60 20 70 6
(1)实验中应保证水和食用油的初温与______
(选填“质量”或“体积”)都相同.
质量
(2)实验中选用相同的电热器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
时间,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等于
(3)对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后,可以观察到水升
高的温度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食用油升
高的温度.
低于
(4)实验表明,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
力更强.

1.概念
物理学中常用比热容来描述不同物质的吸热性能.如果质
量为的某种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了,则
(比值定义)即是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
2.单位:,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 .
3.理解比热容
(1)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物质的比热容一般
不随质量大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变
化而变化.
(2)比热容反映了不同物质吸、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
容大的物质吸、放热本领强,比热容小的物质吸、放热
本领弱.
(3)比热容还反映了物质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相同
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比热容大的物
质温度变化较小;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变化较大.
4.常见物质的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物质 比热容
水 铝
酒精 干泥土
. .
冰 (同一物质状态 不同,比热容不同) 铁、钢
煤油 (不同物质比热 容可能相同) 铜
. .
. .
蓖麻油 水银
沙石 铅
5.水的比热容及其应用
(1)水的比热容及其物理意义
水的比热容较大,是.其物理意义是:
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吸收(或放出)的热
量是.因此它的显著特点是吸收(或放出)相同
的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
(2)水的比热容的应用
不要误认为所
有跟水有关的应用都利
用了水的比热容大这一
特性,如夏季往教室地
面洒水感到凉快是利用
水蒸发吸热的原理.
典例2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能
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其中能调节气温主要是因为水
的________较大.寒冷的冬季,湿地处的气温比周边____
(选填“高”或“低”)一些.
比热容

[解析] 与其他物质相比,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和吸
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
得少,使得周围的温度变化不明显,故湿地能调节气温.
寒冷的冬季,湿地的温度降低得少,气温比周边高一些.
1.计算热量的公式
吸热公式为,放热公式为
.
其中表示物体吸收的热量,表示物体放出的热量,
表示物质的比热容,表示物体的质量,表示物体的
初温,表示物体的末温.若用表示温度的变化量,则上
述两个公式可以统一为.
2.运用热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
(1)单位务必统一:
.
(2)公式只适用于无物态变化时升温(或降温)过程中
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如果吸(或放)热过程中存
在着物态变化,则不能使用该公式.例如,冰熔化成水时,
冰的温度(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没有变化,但需要从
外界吸收热量,且冰和水的比热容也不同.
教材拓展
热平衡方程:
发生热传递时,若没有热量损失,则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都
被低温物体吸收,即放出的热量和吸收的热量相等,用公式
表示为,利用该等式建立的方程称为热平衡方程.
典例3 (重庆中考A卷改编)《三国
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芒种节气正是青梅煮酒季,
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进行加热.质量为 的酒从
升高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
.
[解析] 题中温度升高,而不是温度升高到 ,这
里的“ ”是温度的改变量,而不是对应的末温.酒吸收
的热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