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有人说哲学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生问题有人说哲学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哲学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思考: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并且把不同哲学区分开来的基本问题?全国统一部编教材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总议题: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思维 意识存在 物质主观性的东西。 如人们的思想、观点、理论、策略、学习计划、发展规划等客观存在的东西。 如环境、自然、地球、生物、国情、学情等可见或不可见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关系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能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C.在现实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有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同游南镇,友人指着岩石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回答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南北朝时期,齐国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朋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谢”。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思考:王阳明与范缜的根本分歧是什么?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思维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物质)存在决定思维(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唯物主义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第一性问题)注意:对何者是本原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1)谁先谁后;(2)谁决定谁;(3)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4)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2.“存在即被感知”。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6.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马克思思考:马克思与庄子的观点有何区别?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思维能认识存在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注意:不可知论≠唯心主义注意: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认识存在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哲学的基本问题小结(根本的、最重要)(从属)3.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理论表达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西方古代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转向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内容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学生:教师:农民:医生:中国国情: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新时代、新矛盾人类从事的活动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是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处方与病情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西方古代哲学: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二面的内容中国古代哲学:天与人、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中国近代哲学:……贯穿中国古代哲学的大讨论先秦~两汉: 天人关系、名实关系魏晋~隋唐: 形神之辨、有无之辩宋元明清: 理气之辨、心物之辨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朱熹:理生万物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它问题的回答。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P10)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VS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判一判】下列观点,哪个是唯物主义,哪个是唯心主义?①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②上帝七天创造世界。③存在就是被感知。④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⑤实事求是,求真务实。⑥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⑦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AB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①《尚书·洪范》认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五行相生相克,产生万物。②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代表观点: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气理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气者,理之依也。形神说阴阳说五行说天地和人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赫拉克利特: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世界的本原是水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合理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局限性: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复杂问题简单化、朴素化。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在1803年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简言之,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整个世界是一部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世界里的每个部分则是大机器中的小机器,人也是机器,只不过它比其他自然物体精巧而已。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英)霍布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法)狄德罗原子就是物质,就是世界的本原。(英)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子。物质,是基本元素。原子、元素说拉美特利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英)霍布斯人是一家钟表,按一定的时序运动。机械、机器说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做世界的本原。合理性:克服了原先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局限性:把物质结构混同物质概念,把原子的属性等同物质的属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知识拓展机械性:即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观察事物,把一切运动形式都归结机械运动,否认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否认事物的质变,甚至把人也视为机器。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在研究人类历史领域的时候,又滑向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自然观唯物:自然界是一切物质的感性的有形事物的总和,是唯一的客观实在历史观唯心:弗尔巴哈认为人的精神是起决定作用和主导地位的,即人的思想主导世界的发展方向——德 费尔巴哈(马克思思想来源之一)自然观唯物:物体是不依赖于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袤。 物体是有形体的东西。”历史观唯心:从抽象人性原则和人的理性概念出发,第一次系统的用社会契约论解释了国家的产生及基础,批判了君权神授论,主张“主权在民”确立了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基本形态。——英 霍布斯(社会契约论奠基者)“半截子唯物主义”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代表人物:“马恩列毛邓江胡习”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本原 (物质) 局限性 进步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的比较P10相关链接物质是一切客观实在。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一种基本形态。1.水是万物的始基。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气者,理之依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1)根本观点: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是派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决定一切,以至认为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1)主观唯心主义“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心外无物”——(明)王守仁(阳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万物皆备于我”——(战国)孟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贝克莱#杨超越考神#转发这个杨超越,考神附体 保佑我能过! 转发这个杨超越考神附体,人生开挂!考前终极版信一波!不信也得信!!我曾经相信科学,但我现在相信杨超越,水逆快走,希望考试一切顺利!这属于哪种观点?客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夸大精神理念的作用,或过于崇拜自己以外的精神力量,就会陷入客观唯心主义。)畏天命,无所祷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朱熹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柏拉图两种形态 基本观点 共同点(根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把意识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唯心主义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或多或少有着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对认识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我们要反对“唯心主义无用论”。注意几种错误认识:先解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再解释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全面孤立、静止、片面基本派别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议题3:如何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重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前因后果……发展的观点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人无完人福祸相依……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竭泽而渔断章取义杀鸡取卵……静止的观点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片面的观点以偏概全一刀切偏听偏信……本课小结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者是本原有没有同一性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2.唯物主义基本形态3.唯心主义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观点4.哲学史上两个对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易混易错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世界是不可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够正确认识世界。4.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但从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并不都是科学的,唯心主义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