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共42张PPT)(湖南专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共42张PPT)(湖南专用)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第02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历史任务;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性质、特点;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
6.过渡时期:时间起止点、总路线和总任务;
7.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8.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意义;
9.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主要矛盾、主要任务;
10.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的启示和重大意义。
11.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课前自主读背
目录
04
05
01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02
体系构建·思维导图
03
核心突破·重难分析
04
真题溯源·考向探究
05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01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考察形式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待定 湖南卷T1,3分 未考查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待定 未考查 未考查
考情分析 1.从命题题型和内容上看,本课内容在湖南历年高考中命题不多,试题多以选择题为主;主要结合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救亡图存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等,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改造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从命题思路上看
(1)结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2)结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3)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及优势热点素材命题。
复习过程中熟记基础知识,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考情分析·命题预测
命题预测 利用党的二十大、党史学习、四史教育等社会热点话题说明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论断的理解,并说明这一论断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启示、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复习目标 1.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特点;理解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2.熟悉相关事件的时间、特征;能够背诵重大事件的意义,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02 体系构建·思维导图
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3.尝试和斗争的结论
1.开始时间及标志事件
2.革命历程
4.性质与特点
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2.中共八大的历史定位、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起止时间及标志事件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3.胜利时间、标志事件及意义
5.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及其关系
3.意义
1.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面临的历史课题
体系构建·思维导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0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02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新中国成立
194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1956
鸦片战争1840
五四运动1919
必要准备
必然趋势
03 核心突破·重难全析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一) 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社会性质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优外患的黑暗境地 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VS中华民族(内外) 封建主义VS人民大众(内部) 历史任务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提) 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目的) 结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内因:
① 最根本的原因由我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情决定的。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打压民族资产阶级。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
外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其在华特权,决不允许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强大起来,成为它的竞争对手
民族资产阶级也具有一定革命性,但更多的是软弱性和妥协性。
注意
根本原因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典例1.【2025·湖南模拟预测】中国鸦片战争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振兴,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决定这一历史任务的因素是( )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②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并成为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主心骨
③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④近代中国产业工人已成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决定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A
× 中国共产党产生之前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就存在,但题干问的是“决定历史任务”的因素,而非完成的领导力量。
× 但题干强调历史任务的“决定因素”,并非具体革命力量的作用。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1.指导思想 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开始标志 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领导力量 中国共产党成立,新民主主义有了主心骨
4.革命道路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5.革命阶段 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6.革命法宝 统一占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其中统一占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7.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
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8.特点 (“新”在哪里) ①领导阶级新:无产阶级领导的
②革命前途新: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社会
③革命范畴新: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9.胜利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合必修三P7 (1)对内 辞旧: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迎新: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2)对外 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
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补充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成为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双半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历史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社会政治地位发生根本变化,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彻底结束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 (5)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10.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形成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重要意义 ①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②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典例2.【2025·湖南长沙·预测模拟】 从一叶红船到巍巍巨轮,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3周年纪念日。回望来时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国家富强有了主心骨
②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飞跃
③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进程
④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发生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 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
× 新中国的成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二) 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中国革命分两步走:
中国革命
第一步:民主革命
第二步: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必要准备
民主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必然趋势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典例3.【2025·湖南长沙·三模】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的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1948年中共中央政局九月会议明确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而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建的”。这深刻揭示了(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范畴
②中国革命需分阶段实现不同性质的革命目标
③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决定了革命的性质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B
× 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革命性质由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决定。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异同点
革命阶段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不同点 领导权 资产阶级
革命前途 资产阶级共和国资本主义制度
世界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相同点 社会性质 革命任务 革命性质 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
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都属于民主革命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①拥有革命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的主心骨。
②坚持正确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思想武器。
③坚持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
④坚持革命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⑤坚持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⑦符合国情:分两步走符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
⑧革命的前途: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典例4 【2025·岳阳·三模】 2025年1月15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开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的新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为胜利完成长征奠定了基础。遵义会议作为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
①意味着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从幼稚走向成熟
③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④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是井冈山时期(1927年后)探索形成的。
C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点(一)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过渡时期 (1949——195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主要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总路线和 总任务 (改什么)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社会主义工业化,强调发展生产力,
“三改”:农业、对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变革生产关系;
实质 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历史 必然性 (为什么改) ①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坚强依靠力量和重要物质基础);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点(二) 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主义革命(1949-1956)
胜利的 标志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伟大意义 (怎么看) 对中国发展史:
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对当时社会:
①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③社会秩序更加稳定,
④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意: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历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 VS 社会主义革命
比较 新民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区别 社会背景 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
革命对象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
革命动力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根本任务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 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
联系 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典例5 【2025·永州·三模】 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伟大的社会变革( )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
②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
③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
④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历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新中国的成立。
× 新中国的成立。
C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点(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8)
历史课题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坚持原则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
方向引领 中共八大 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成就 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
1、探索历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点(二) 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8)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意义
(1)“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巨变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一个飞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一个理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4)“一个肯定”:虽经历严重曲折,但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典例6 【2025·娄底·三模】从1955年下半年到1956年初,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高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有几年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也已有所了解。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摆在党的面前,毛泽东关于十大关系的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提
②毛泽东关于十大关系的思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④党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在改造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邓小平理论你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三次飞跃
①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P29);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的飞跃(P38);
③习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P56、P62)。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两次结合
第一次结合(1919-1945):在革命斗争中,找到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经验)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课本P25)。
第二次结合(1945-1976):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找到了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课本P29)。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社会进程 标志性事件
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3.中国结束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
4.旧民主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5.实现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伟大飞跃,根本上改变社会发展方向
6.完成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深刻社会变革
7.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8.实现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伟大飞跃
鸦片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完成,
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
3.标志性事件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4.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①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各种探索,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证实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②中国人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这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重难全析
核心突破
考点二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典例7 【2025·湖南长郡·模拟预测】 2025年1月15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可见遵义会议( )
①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②印证了道路决定命运,启示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③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中国革命道路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④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遵义会议时党还未执政;
习近平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 党的七大。
B
04 真题溯源·考向探究
真题溯源·考向探究
真题溯源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024·湖南·高考真题】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数以万计的仁人志士失去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前夜,开国元勋们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的诞生( )
①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②表明中国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③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前提条件,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方向
④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 十月革命。
真题溯源·考向探究
易错归纳
1.三大改造完成意味着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纠正:新中国的成立,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2.党领导人民成立新中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纠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纠正:1956年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在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4.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纠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5.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纠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05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2025年5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开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标识由长城、橄榄枝、光辉、数字“80”、时间“1945—2025”构成。长城象征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寓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 橄榄枝象征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抗战,用胜利赢得和平,寓意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光辉围合而成的胜利之门,象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寓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前景无比光明。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热点解读
热点解读
1.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3.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时政解读·素养提升
热点解读
命题预测
2025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 )
①佐证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人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主心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题干强调“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抗日战争的胜利表明党是中国人民进行斗争的主心骨,佐证了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④正确。②③: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②排除。故本题选B。
讲师:xxx
感谢观看
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