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课件(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无形的手”或者“看不见的手”
“有形的手”或者“看得见的手”
导入新课
第二框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第二课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政治认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分析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认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科学精神:能够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与作用。
法治意识:了解政府制定的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各种政策,树 立基本法治意识。
公共参与:认识到每个市场经济参与者要学法、尊法、守 法、用法,积极维护市场秩序。
核心素养目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2、我国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既能发挥 的优势,
又能发挥我国 的优越性。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
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通过实施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 ,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 ,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 ,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
经济政策
产业政策
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
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
公共服务
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 、 、

科学的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增长
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 ,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社会总需求
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作用,更好发挥 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决定性
政府作用
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本课主要内容
总议题:更好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
公有制
资本主义
私有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人均。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高收入国家水平。
材料二: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件低至1.7%。
材料四:为了缓解西部资源多人口少和东部人口多资源少的局面,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投资建设了西电东送、西部修建铁路等基础设施,大大地促进了我国人口与资源的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
思考: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哪些基本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实现共同富裕
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
综合探究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展过程
南巡讲话,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1992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
1995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2003
2013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019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重要特征: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发展和完善
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为什么能创造中国奇迹?
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3、有机结合: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根本目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疫情防控离不开国家科学的的宏观调控,也离不开广大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5、内在要求: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原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重要牲: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2、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3、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4、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综合探究Ⅱ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描绘了2016-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材料二: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等我国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通过划定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主体功能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优势互补。
材料三:为了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国大幅减税,实施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采取差别化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平均递增。
材料四:我国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减少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并惩处各类违法行为,通过“宽进+严管”的政策导向激发市场活力。
思考: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政府具有哪些经济职能?除此之外,政府还有哪些职能?
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1、经济职能和作用: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1)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查处假冒伪劣产品
推动文化事业发展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连一连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政府的基本职能
1.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4.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
5.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
6.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名词点击
是一个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问题的总谋划和总方针。
经济发展战略
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发展进行干预、引导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缺陷、调整市场结构、保护民族产业实现国家战略等
产业政策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为了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我国政府采取了减税降费、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等多项措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综合探究Ⅲ
思考:上述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哪些手段?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一)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
主要目标
促进经济增长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物价
增加就业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名词点击
总量平衡:是指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
社会总供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现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社会总需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实际形成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购买力总量。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呈现的扩张与紧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的过程。
注意:在扩张期,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较高水平,直至达到“顶峰”,在紧缩期,经济增长速度会降低,直至见到“低谷”。
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2、宏观调控的含义:
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控制。
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
4、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保持经济总量平衡
经济总量平衡:指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
>
经济滞缓
经济过热
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平衡,使经济平稳运行呢?
议题二:如何发挥“看得见的手”的经济作用
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
的手段
经济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
(为主)
(为辅)
5、宏观调控的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社会总供给一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
经济态势 经济滞缓(过冷) 经济过热
政府 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国债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国债
央行 扩张性货币政策:降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 紧缩性货币政策:升存贷款利率和准备金率
目的 刺激需求(升温) 抑制需求(降温)
口决:冷扩扩——增支减税多借钱降双率
热紧紧——减支增税少借钱升双率
6、怎样完成宏观调控的任务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7、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我国政府的职能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本课小结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
1、经济职能的内容
1、含义
2、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2、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
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
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2、目标
3、任务
4、手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