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课件 (共34张PPT)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 金与南宋对峙课件 (共34张PPT)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课堂导入
辽宁省博物馆展厅里有一口硕大的铜钟,因上
面铸有北宋皇帝出行的仪仗卤簿(lǔbù)图,被称为“卤簿钟”。卤簿是帝王出行时的仪仗队。据考证,这口大钟曾与宋徽宗、宋钦宗二帝一同被金军掳走,在北上途中被金军丢弃。它见证了北宋灭亡的历史。那么,北宋是怎么被金灭亡的?金与南宋又是怎样形成对峙局面的?
北宋卤簿钟
学习目标
1.通过完成时间轴、观察《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分析材料,了解女真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偏安的发展脉络。(时空观念)
2.观察《展现女真人驭马情景的〈二骏图〉》,了解女真人的生活特点;通过在历史情境中分析材料,了解女真崛起的原因、金与南宋对峙的原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材料,感受岳飞尽忠报国的精神和廉洁正直的品格,理解金与南宋对峙时期的民族关系与社会发展,认识到民族交融始终是统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课堂教学
一、金的建立
【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它们之间有战有和,对当时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生活、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这种政权并立的局面并没有持久存在,最终因为一个古老民族的崛起而被打破。这个民族就是女真。女真是如何强大起来的呢?
仔细观察图中的女真人,从中你能获取那些信息
展现女真人驭马情景的《二骏图》
女真人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
阅读材料和教材P53,概括女真生活的区域及生产生活的特点。
女真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带,骁勇善战。
材料: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
——[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校证》
阅读材料,思考:在辽的统治下, 女真过着怎样的生活
材料一:稍不奉命,召其长加杖,甚者诛之,诸部怨叛,潜结阿骨打,至是举兵谋叛。
——[元]叶隆礼《契丹国志》
材料二:“今贫者不能自活, 卖妻子以偿债。骨肉之爱,人心所同。自今三年勿征,过三年徐图之。”众皆听令,闻者感泣,自是远近归心焉。
——[元]脱脱等《金史.太祖本纪》
女真受到了辽的控制和压迫,生活十分困苦。
根据材料,女真该如何摆脱这种生活呢
想办法让自己强大起来,武力反抗压迫。
阅读教材P53--54,梳理女真崛起、建立政权的过程,展示时间轴。
11世纪末
12世纪初期
1115年
完颜部阿骨打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的力量不断增强。
阿骨打起兵抗辽,把辽军打得节节败退。
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都会宁府,国号大金
【讲述】女真崛起后,其经济迅速发展,势力不断壮大。
大金得胜陀颂碑
这块碑位于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阿骨打誓
师抗辽的实。
【讲述】这块碑位于吉林松原,用女真文和汉文记载了阿骨打誓师抗辽的史实。1114年,阿骨打集合女真各部精兵,在此碑所立之地誓师伐辽。阿骨打对将士们说:“若大事克成,复会于此,当酹而名之。”后来,女真大败辽军。第二年,金建立。于是此地得名“得胜陀”。
阅读教材中的“材料研读”,说说金太祖取国号为“大金”的寓意是什么。
材料阅读
(金太祖)曰:“辽以宾铁①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金之色白,完颜部色尚白。”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
——《金史·太祖本纪》
说说金太祖取国号为大金的寓意是什么。
辽曾以“宾铁”为号,寓意其坚不可摧。然而,宾铁虽硬,也会被毁坏,只有金不会变坏。选择大金作为国号,不仅寓意国家坚不可摧,也表达了抗辽的决心。
金建立后,是如何快速壮大自己的势力的?
材料一:斜也、 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直旧制,用汉官制度。
赞曰:太祖入燕,始用辽南、北面官僚制度。
——[元]脱脱等《金史.韩企先传》
材料二: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 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直字。天辅三年(1119)八月,字书成,太祖大悦,命颁行之。
——[元]脱脱等《金史.完颜希尹传》
材料三:金太祖之世既得泰州, 其以地饶宜稼遂命猛安谋克万余户迁之屯田,以宗室婆卢火统之,并赐其耕牛五十。同时迁民于宁江州等地屯田耕种。
——朱国忱《略论金代黑龙江地区的农业发展》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讲述】金太祖改革使女真不断强大。正当女真崛起时,辽和北宋的统治是危机重,统治者腐败无能,人民起义不断。115年阿骨打建立大金后,辽天祥帝慌忙率领大军御驾亲征。但辽军根本不是金军的对手,大败而逃,辽军的精锐也在这一战中丧失殆尽。此后形势急转直下,金军攻势更加凌厉,辽内部开始分崩离析。
此时一位名叫马植的辽国官员投奔宋朝,改名李良制,并献计联金攻辽,收取燕云故地。宋徽宗十分欣赏李良嗣,赐他赵姓,授予官职,李良制改名为赵良制。
阅读材料和教材P54,思考:为什么赵良嗣认为“辽国必亡”
材料:辽国必亡,陛下念旧民遭涂炭之苦,复中国往昔之疆,代天谴责,以治伐乱,王师一出,必壶浆来迎。
——[元]脱脱等《宋史。奸臣传》
因为辽的统治遭到人民的反抗、金的崛起。
说一说在“辽国必亡”这件事上,北宋作了怎样的努力。
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
【讲述】 1120年,赵良嗣携带宋徽宗御笔与金商定,宋金双方均不得单独与辽讲和;宋金南北同时夹攻辽,金军攻取辽的中京大定府,宋军攻取辽的南京析津府;灭辽后,宋将每年给辽的岁币如数转交给金,金将燕云地区归还宋。这就是宋金海上盟约,又称“海上之盟”。
从宋金订立“海上之盟”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宋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为何它们能成为盟友
【讲述】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大败。金军却势如破竹,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1125 年,辽被金灭亡。
共同攻辽的盟友。
原因:北宋朝廷想借金的势力收复被辽占领的地区。
2.金灭北宋
【讲述】金在与北宋联兵攻辽的过程中,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于是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面对金军的强大攻势,宋徽宗惊慌失措,连忙将皇位传给儿子宋钦宗。他们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阅读材料和教材P54,思考:说一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
材料:(靖康二年)金人以常及皇后、皇太子北归。凡法驾、卤薄,皇后以下车格、卤簿,冠服、礼器、法物,大乐、教坊乐器,祭器、八宝、九鼎、主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内人、内侍、技艺、....府库畜积,为之一空。
——[元]脱脱等《宋史.钦宗本纪》
靖康之变
【讲述】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并掠走大批典籍和珠宝器物,北宋灭亡。
三、岳飞抗金和南宋偏安
1.南宋的建立
【讲述】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以临安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南宋。
利用教材中的《金、南宋、西夏形势图( 1142年)》, 了解南宋的范围,指出金和南宋的都城位置。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2.岳飞抗金
阅读材料和教材中的“人物扫描”,思考:岳飞的哪些精神品质使其成为抗金英雄
材料一:西汉而下,若韩、彭、绛、灌之为将,代不乏人,求其文武全器、仁智并施如宋岳飞者,一代岂多见哉。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
材料二: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飞日:“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元]脱脱等《宋史.岳飞传》
文武双全、有智慧、不怕牺牲、廉洁正直、尽忠报国。
阅读教材P55,说说岳飞抗金取得的成就。
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并乘胜追击,迫使金军后撤到黄河以北。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在《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中找到郾城的位置,并根据其地理位置,说一说“郾城大捷”的意义。
郾城大捷不仅确保了南宋的安全,也提升了南宋政权的统治地位和威信,鼓舞了南宋军民的士气。
【讲述】面对频繁的诏令,岳飞纵使心中夙愿未成,也只能无奈地班师回朝。途中,无数民众涕泪相送。岳飞悲愤地说道:“十年之功,废于一且!” 岳飞班师回朝后,宋金双方很快达成和议。
阅读教材P55,说说宋金和议的内容。
南宋向金称臣,并送钱物;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以北为金统治区,以南为宋统治区。
明明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南宋朝廷要召回岳飞,与金和议
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
结合教材中的“相关史事”,思考:为什么金军进攻南宋十余载,却在此时与南宋达成和议
北方地区的八字军、红巾军、五马山义军、水军等抗金义军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岳家军迫使金军后撤到黄河以北,使金人意识到灭亡南宋难以实现。
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岳飞作战勇敢、廉洁正直、尽忠报国等。
人们对岳飞的赞誉与岳飞抗金是分不开的,我们该怎样评价岳飞抗金呢?
岳飞抗金月在金军南下给南宋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宋人民免受战争伤害,保护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小结】岳飞抗金月在金军南下给南宋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灾难的情况下进行的。岳飞抗金阻止了金军南下,为南方地区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南宋人民免受战争伤害,保护了南宋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南宋人民的利益。
3.南宋偏安
比较两幅形势图在政权名称、政权范围等方面的不同,找出宋金和议后南宋和金的分界线。
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
金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材料: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题临安邸》
【讲述】这首诗描写了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歌舞升平的景象。“几时休”三个字,责问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言外之意是抗金复国的事业何时才能着手。“暖风”语义双关,既是温暖的自然风,也是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风。“直把杭州作汴州”直斥南宋朝廷忘了国恨家仇,竟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作故都汴州。
“对峙”是相对而立之意,双方的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处于制衡状态。
为何这一时期会形成对峙的局面?
经过长期战争,金实力大减,战场 上难以取胜;南宋统治者安于现状,无意北上。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宋金和议后,金与南宋的交往有哪些
材料:迄今井邑犹荒凉, 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迩来户口虽增出,主户中间十无一。里闾风俗乐过从,学得南人煮茶吃。
——[金]刘迎《淮安行》
宋金之间设有榷场进行贸易;金人学习饮茶。
【小结】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而金与南宋对峙局面的形成,使当时南北方的社会相对稳定,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局面。这一局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知识拓展
金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金统治中原地区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提倡儒学,推行科举制。金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金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兴办学校,编纂史书。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时,金进入鼎盛时期。
课堂练习
1.辽宋夏金时期,建立大金政权的是( )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蒙古
2下列城市名片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是( )
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
C
D
3.右框内容是某学生在学习某主题后写的笔记, 由此可推断这个主题是( )
A.北宋的政治
B.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C.金与南宋对峙
D.宋代经济发展
①女真崛起
②金灭辽及北宋
③岳飞抗金
C
课堂总结
民族政权对峙,它们之间的相互争战导致当时社会动荡,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危害,阻碍了国家统一。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频繁,促进了民族交融。评价岳飞抗金,我们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他在抗金战争中表现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选做)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①。
——林升《题临安邸》
林升是南宋诗人,这首诗表达了他怎样的态度?
1. 比较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政权并立的形势。(必做)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