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三课 默写预览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答: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2.良渚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答:地点:浙江余杭(长江流域) 特点:①良渚社会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②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陶寺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答:地点:山西襄汾(黄河流域) 特点:①阶级分化严重;②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4.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答:特征:多元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5.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展开的战役?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尧舜禹通过什么制度传让位置 答:战役:涿鹿之战 尊称:人文初祖 制度:禅让制第三课 默写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2.良渚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3.陶寺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4.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5.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展开的战役?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尧舜禹通过什么制度传让位置 第三课 默写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答: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2.良渚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答:地点:浙江余杭(长江流域) 特点:①良渚社会具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②社会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3.陶寺古城的地点(区域)?特点?答:地点:山西襄汾(黄河流域) 特点:①阶级分化严重;②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4.中华文明起源和初步发展的特征是?答:特征:多元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5.炎黄部落联盟与蚩尤展开的战役?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尧舜禹通过什么制度传让位置 答:战役:涿鹿之战 尊称:人文初祖 制度:禅让制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第4课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学习目标一、通过夏、商、周建立的时间线索,了解三代的更替。通过国家建立前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对比,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二、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掌握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历史解释)三、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总结王朝衰亡的共性和朝代兴衰、更替的规律,认识人心向背是朝代更替的关键。(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部落联盟首领大禹治水像戴冠冕的夏禹夏朝的国王“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娰 (sì)氏。” ——《史记·夏本纪》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壹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地位:遗址:意义:末代君主: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黄河流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中国王朝的产生;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二里头遗址(河南偃师)桀舜启尧禹民主选举民主选举血缘继承禅让制(公天下)世袭制(家天下)夏禹王像伯益像启像想传位给凭借势力继承了王位禹死后,启夺取王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启继承王位影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材料研读想一想:材料中“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的“公”和“家”,分别指的是什么?“天下为公”的“公”是指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不传子;“天下为家”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私产。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统治措施②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①相传,禹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社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夏朝的统治措施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③禹征三苗、铸九鼎夏朝的二里头遗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手工业作坊玉器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社会阶级分化明显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较高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由石器时代发展到青铜器时代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灭亡夏桀把人当坐骑夏朝末代君主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实施暴政,致国灭亡。贰商朝的统治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末代君主:约公元前1600年汤亳商纣王商朝的统治殷(盘庚迁殷)商朝=殷朝(黄河流域)殷牧野毫周①躲避自然灾害②缓和阶级矛盾③发展经济商朝前期,都城并不固定,为什么商朝前期不断迁都?盘庚迁殷商朝(殷墟)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商朝的统治商朝的统治措施②多年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①任用贤才,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商朝的统治商朝的灭亡戴枷奴隶陶俑商朝的统治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炮烙之刑叁西周的兴衰西周的兴衰西周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建国之战: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 黄河流域周武王姬发,周文王次子,西周王朝开国君主。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称周武王。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牧野之战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周易·革》对商王汤、周武王通过战争推翻旧王朝,这则材料持什么立场与态度?西周的兴衰问题1:我的王朝面积太大,怎么管理比较好?问题2:商朝遗留下来的贵族、民众该怎么处理?问题3:跟随我打下周朝的亲友伙伴要给予什么奖励?夏:50多万平方公里商:100多万平方公里西周:250多万平方公里西周的兴衰观察以下夏、商、西周的疆域图,说说疆域的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分封依据:分封对象:权利:义务:作用:特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实质:西周的兴衰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巩固统治。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宗亲(主体)、功臣等。①管理土地和人民;②封地内进行再分封。①向周王进献贡赋;②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确立了周朝内部严格的等级结构和统治秩序。西周的分封制西周的兴衰 结合所给材料分析分封制的影响材料一:“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司马迁《史记·周本纪》{①积极影响/作用:②消极影响:史论结合一分为二保证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范围。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西周的兴衰分封制影响“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作为藩篱拱卫周朝)西周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严格区分君臣、父子、夫妻等身份和亲疏、尊卑、贵贱等地位。青铜器使用数量的多少反映阶级的高低。西周的兴衰西周的灭亡过程:人物:原因:国人暴动犬戎灭周(标志西周灭亡)公元前841年公元前771年周厉王与国人争利周幽王,内外矛盾激化。烽火戏诸侯实行暴政西周的兴衰商纣王的炮烙之刑夏桀把人当坐骑周厉王“道路以目”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启示:统治者实行暴政①得民心者得天下。②统治者应以民为本,体恤民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令人心动的作业:1.完成背诵(书本笔记)2.大本练习册P22-P23的随堂练习1-10题、11题第(2)问 (上交)3.小本练习册P7-P8 1-8题4.复习1-4课,迎接第一次月考5.预习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