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选自《土地改革歌集》1、恶霸指的是?2、谁打到恶霸?地主农民土地改革第3课百年诉求—土地改革的背景【根本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发展根本原因旧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在工业产值中,现代工 业产值只占17%。……农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落后的生 产力水平,无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料、资金、市场和劳 动力,因此,进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村生产力,是实现工 业化的必备条件。——栾雪飞、刘颖:《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与台湾土地改革比较》材料一·百年诉求—土地改革的背景“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的报告》【政治原因】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经济原因】解放生产力【经济原因】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阅读材料,归纳土地改革的原因。材料二阅读教材第一段,说说当时土地占有情况。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耕地占有状况 占全国农户总数量 占全国耕地比重地主、富农 不足7% 50%以上贫农、雇农 57%以上 14%农村占农户总数不到7%的地主、富农,占有耕地的50%,占57%以上的贫农,雇农,占耕地总数的14%。人口占比耕地占比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档案资料选编(1949-1952)农村经济体制卷百年诉求—土地改革的背景【社会原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进行土地改革社会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翻身做主——土地改革的过程动员群众1950年6月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49年标志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第二章 土地的没收和征收第二条: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第七条 保护中农(包括富裕中农在内)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第三章土地分配第十条: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亦分配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材料一目的翻身做主——土地改革的过程阅读材料,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内容保护富农经济没收地主土地——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分配土地·····················································【思考】1、为什么要给地主也分一份地呢?2、劳动后还是“地主”吗?1、减少改革阻力,也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文关怀 2、不是第3课第二节主要内容地主 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靠剥削为生。富农 一般占有土地,大部分靠剥削获取收入。中农 部分占有土地,生活来源依靠自身劳动。贫农 占有少量土地或不占有土地,出卖少部分劳动力,受剥削。雇农 全无土地,完全(或主要)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是否参与劳动?是否占有土地?“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划分标准总路线翻身做主——土地改革的过程【知识拓展】阶级划分第3课第二节1950年冬改革相继在华北、华东、中南、西北、华南、西南等地区进行1952年冬改革全国性展开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包括老解放区在内,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约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拔除界碑农民焚烧地契农民将地主财产进行分配【任务三】:了解土地改革的经过第3课第二节【合作探究】推导并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提示:土地(所有制)→农民→国家对土地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材料一巩固政权——土地改革的意义史从论出对农民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苦乐巩固政权——土地改革的意义半旧半新改旧换新万象更新史从论出对国家人民政权更加 巩固正如土改时担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后来知识讲解所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聂俊华《新解放区土地改革成功原因探析》材料二······················年份 粮食 棉花 油料1949 11318.0 44.4 256.41950 13212.5 69.2 267.21951 14368.5 103.1 362.01952 16391.5 130.4 419.31949-1952农村主要农作物产量(单位:万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力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政权【巩固政权——土地改革的意义史从论出地权封建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异 土地占有者关系产品分配方式同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关系地主阶级占绝大多数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土地所有制性质:都是私有制【合作探究】封建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第3课第二节半旧半新改旧换新【课后思考】现在的土地所有制性质?什么时候发生变化的呢?土地改革 :未完待续·····肆日新月异——土改“将来时”鉴往知来1986年6月25日经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1987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吃的饱!半旧半新万象更新改旧换新日新月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21年4月21日国务院第132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吃的好!半旧半新万象更新日新月异改旧换新课后作业——我身边的历史1、聆听经历过土地改革的爷爷奶奶口述改革细节,并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2、写一篇200字小论文,讲述家乡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可上网查询当地颁布过的土地政策)半旧半新改旧换新万象更新日新月异“旧”变“新”地权政权根源新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新的地位新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课堂小结农民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半旧半新改旧换新日新月异万象更新:封建土地所有制原因国际国内(农民)(国家)课后作业半旧半新改旧换新万象更新日新月异课堂总结1、时间:1950年-1952年底2、地点:新解放区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4、内容(实质)5、具体措施:①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②分给地主一份,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6、性质:反封建的民主改革(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基本知识点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课堂总结根本原因: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碍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国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需要国内支援。国内:①政治原因:巩固人民民主政权②经济原因:解放农村生产力 ,为中国工业化建设 奠基。③社会原因:广大农民迫切希望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土地改革的原因对土地: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对农民:农民翻了身,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对国家:①人民民主政权更加巩固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力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土地改革的意义半旧半新万象更新改旧换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中国土地法大纲》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减租减息纲领》“封建土地所有制””有田同耕”“平均地权”“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思考】:以上土地政策都成功了吗?究其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第3课第一节【任务一】:土地政策回顾半旧半新中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打土豪分田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