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2025.6
本试卷共7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
条形码機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进择题必须使用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或纲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考生必须在答题卡各题目的规定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书写的答案无放。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不得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玫液和修正带。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
合题目要求。
1.据学者研究,陶寺遗址祭坛的观测缝,功能之一就是巫师观日出、定节气;遗址出土的“圭尺”,是
巫师正午时分测日影,以判定节气、制定历法用的。这主要反映了
A.早期中国的治理模式已经成熟
B.公共服务是早期文明的重要职能
C.小衣经济推动天文学技术进步
D.王权统治依赖于神权提供合法性
2.西周青铜礼器的铸造、使用与持有一般限于贵族同姓家族内部。东周,“跨族作器”即异姓贵族间以
铸造青铜礼器进行交往的现象显著增多,大多分布于南方地区,如楚惠王为曾侯乙铸钟助办葬礼,以
巩固双方“世有盟哲”的友邦关系。东周“跨族作器”的现象
A.说明血缘纽带渗透日常生活
B.表明中央集权已出现松动
C.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反映社会现实的急剧变化
3.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的法律条文规定:若男方为臣服于秦的少数民族,女方为秦人,则二人的后代
称为“夏子”,与秦民平等。这表明当时秦朝(国)
A.政策相对开明
B.法律严苛细密
C.夫妻地位平等
D.社会控制松弛
4.东汉中期以后,士人们极力肯定屈原楚辞中忠贞的爱国主义精神,甚至有学者牵强附会地摘取《离
骚》中的文句和偶家经书相对照,以力证《离骚》是“依托五经”,急切希望回归“通经致用”的原
则。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
A.文学成就斐然
B.儒学正统地位动摇
C.政治腐朽黑暗
D.门阀世族垄断仕途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共7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
5.宁夏固原北魏幕漆棺画中的人物身着鲜卑服或汉服,并绘有佛教人物形象、孝子故事,该墓还出土了
波斯萨珊王朝银币。这些文物具有典型的中原文化、草原文化、域外文化并存的特征。如果要为它们
举办展览,最合适的主题是
A.源远流长、连绵不绝
B.思想多元、文化融合
C.同文同祖、双向认同
D.以德抚远、和平往来
6。《新唐书》记载,唐太宗平定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逐渐归附,唐朝“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
“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却是唐朝声威教化所到之地。最符合以上记载的唐朝建置是
A.土司
B.藩镇
C.岭南道
D.羁縻府州
7,曾任北宋大理寺丞的宋祁问一老农说,你收获颇丰,这是上天的恩赐,还是皇帝的力量所致呢?老衣
驳斥道,我终年辛劳,“今日之获,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官吏不能夺我农时,也不能夺我余粮,
“今日乐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这可以用来论证当时
A.个性自由思想盛行
B.监察制度严格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农业成就突出
8.
表1宋朝的社会救济
季节
救济内容
春夏
命太医局及翰林医官救治流行疾疫,药费多由朝廷无偿拨付。
冬春
救饥,一是赈养乞丐,二是赈济贫民。
于法定名额之外超范围收养乞丐、贫民,以免冻死街市。减免公私
冬季
房租,以助贫民度过严冬。散发纸衣,低价供应柴炭。
表1的举措
A.体现了仁政的理念
B.更突出救济的象征意义
C.加剧政府积弱局面
D.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9.18、19世纪,中国工匠应海外需求而专门生产的外销扇风靡欧美,广州十三行商家还制作了集众多工
艺于一身的样板扇(见图1),方便欧洲客户挑选下单。这种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图1清代混合骨庭院人物图样板扇(注:混合骨是指由不同材质及工艺结合制成的扇骨)
A.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
B.政府主导对外贸易与交流
C.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共7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6
8
9
10
答案
B
D
C
B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D
C
D
C
二、非选择题。
17(1)
①由甘青地区(西北地区)向中原地区传播(同义表述:传播范围逐渐扩大):②数量
逐渐增多、种类不断增加(合并为1点,不重复给分):③功能日益丰富(同义表述:由兵
器发展为权力象征和生活用具):④制作技术水平逐渐提高:⑤多元一体化: 由吸收外来
技术到本土化。(6分,任答3点即可)
采意给分,同义表述均可酌情给分。
17(2)
局教学
示例:选取史料1和3。
结论:中国文化推动了17、18世纪欧洲的社会进步。(2分)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一中欧之间贸易联系更加频繁,瓷器作为重要商品大量进入欧洲,
以史料1为例,欧洲人大量彷制中国瓷器,丰富了日常生活(提高了审美水平/提高了制瓷
业水平)。商品带来了文化传播,以史料3为例,18世纪的欧洲思想家们借助中国文化对欧
洲封建专制和教会特权发起猛烈抨击,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6分)
评分说明:
(1)结论表述为“17、18世纪欧洲掀起‘中国热’”,“‘中国热’推动了17、18世纪
歌洲的社会进步”等均可。因为材料仅表达了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单向彩响,若考生表述为
文明交流或表达双向含义的,酌情扣1-2分;但这一类结论不影响论述部分的得分。只要
紧密图绕试题情境,史实正确,论证充分,逻辄严密,论述部分最高可得6分。
(2)若结论明显偏离试题情境的,该问总分不超过3分。
(3)不强制要求考生交代所选取的是哪几条史料,只需在论述过程中有明确且正确的
引述即可。
(4)若考生在论述过程中,不引述试题所提供的史料,无史实依据或选取其他来源的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史料,则酌情扣分。
(5)论述需逻辑清晰,如需给出“丰富了日常生活(提高了审美水平/提高了制瓷业
水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等论点,若简单罗列或抄录试题材料,则论述部分不超
过4分。
18.(1)特点:①官方主导:②恩威并施(手段多样):③纳入中央行政直接管辖:④
设立专门的管辖机构:⑤具有持续性。(4分,任答2点即可)
补充:⑥体现一体化趋势
说明:恩威并施的替代性表述:刚柔并济,战争与和平管治相结合,和平与武力手段并
用等:(完全照抄材料原文不给分)。
(2)变化:由元朝时期的台湾岛南部到明朝指向琉球群岛。(2分)
意义:①确立了中国的海上边界:(单独一点给分)
②明确了钓鱼屿等岛屿属于中国;(必答点2分)
③促进了中琉之间航线的清晰和发展,推动双方经贸往
④增进了中琉双方的了解与认识:
⑤加强了中琉之间的政治联系与友好关
⑥使臣的记录为后世研究中琉关系及相关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
评分说明:“明确了钓鱼屿等岛屿属于中国”(或同义表述)必答,否则该问总分不超过
4分;其他任答2点即可。
补充:⑦促进海上丝路:⑧有利于朝贡贸易;
说明:采意给分,从经贸往来,政治友好,领土主权,文化交流,历史依据,重要史
料等方面回答,意恩相近即可。必答点2分,其他点任答两点4分。
19.
示例1:
论题:创新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
阐述:政治制度创新提升了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水平。秦朝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确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这些制度创新被以后的王
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使得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
完善。
经济创新促进了中国古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步。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佛山市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