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考古学者通过对河姆渡人、半坡人的研究,揭示人类的( )A.进化过程 B.农耕生活 C.王朝更迭 D.政权并立2.周天子将土地分给王室子弟、功臣或先代贵族,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这一制度被称为(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3.如表是某同学制作的宋元时期的学习卡片,请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北宋与辽缔结“澶渊之盟” 北宋与辽、西夏边境开设榷场 岳飞抗金 元朝形成新的民族——回回(回族)A.经济重心南移 B.对外关系发展C.民族关系发展 D.科技文化成就4.西安博物院有件三彩骆驼载乐俑,形象展现出胡汉乐师一起表演的热闹情景。专家表示,这类文物体现出唐文明打破地域局限的特点。下面哪一组选项,最能解释这种文明特点是怎么形成的 ( )A.城市布局与市民群体 B.军事征兵方式的变化C.人才选拔与重文风气 D.胡汉文化融合与开放政策5.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反映的传统( )A.清明节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6.“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变化了,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了,人民革命的任务变化了,因此,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材料中的“它”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照片是历史记忆的载体。下列两幅照片所反映的共同历史记忆是( )A.变法图强 B.实业救国 C.扶清灭洋 D.移风易俗8.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线路()A.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吴起镇一会宁B.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吴起镇一会宁C.瑞金一遵义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会宁一吴起镇D.瑞金一遵义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会宁一吴起镇9.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七七事变 D.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10.某同学们以“新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为题进行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主题演讲,下列四项内容,可以被选作演讲素材的是( )A.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苏建立外交关系C.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11.世界历史长河中,有个帝国宛如一颗独特星辰,战场上它威风凛凛,文化建设上更是建树非凡。其编纂的《查士丁尼法典》,成为欧洲后世法律体系的重要基石。这个缔造伟大法典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12.下面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南北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13.日本通过全面移植先进的隋唐政治、经济、文化成果,使社会发展呈现跳越式的前进,完成了本国文化的基础和框架构建。这次“全面移植”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引进了隋唐的政治制度 B.天皇掌握了国家权力C.日本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D.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14.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在欧洲蓬勃兴起,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历史证明该“革命理论”是( )A.理性主义 B.自由主义 C.军国主义 D.马克思主义15.在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合作、共赢也成为时代潮流。下面对当今世界格局发展趋势的描述准确的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缓和着大国矛盾C.两极格局下地区间冲突加剧 D.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加速发展二、材料题16.中国古代历经政权变换,朝代更迭。但强化政治制度构建却是每个朝代的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 它为清代所独创,它直接听命于皇帝,随时承旨,随时草诏办理。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对周王朝的统治有何作用?(2)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反映了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其中“丞相”这一官职在哪一朝代被废除?(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位皇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他的思想大一统?还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汉初诸侯国势力强大对朝廷威胁的问题?(4)材料四中哪一机构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封建专制统治已经发展到顶峰”?设立于清朝哪个皇帝年间?三、综合题17.历史小组通过不同方法比较近代史的同类史事。请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梳理表格】战争 条约 内容(部分)① 《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②》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1)请将表格中①②所指代的内容补充完整。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研读材料】材料 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与断想》(2)写出材料中“自强”“变法”“革命”分别指的是哪一史事?【构建图示】(3)请从图示的会议中任选一个,介绍其对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意义。18.某班同学以“追寻文明 见证成就”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下面是各小组承担的学习任务,请你完成。任务一【观察图片——了解建筑工程】(1)请将下面的名片补充完整。至今发挥作用: 属于 文明成就任务二【观看实物——弄清治国法律】内容: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2)图一的历史地位如何?图二反映的是哪一部法律?任务三【论证观点——感知社会发展】(3)请你从下表中选择两项内容,论证“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推动作用”或“改革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要求:运用史实,论证观点,条理清楚)瓦特改进蒸汽机 计算机网络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19.某校九年(一)班绘制一期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展板,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历史中最浓重的底色。结合展板信息,回答问题。 图1抗日战争历程(部分) 图2三大战役(1)请写出图1中“★”处事件名称。图2中可以作为“解放战争转折地”依据的战役是什么?展板三新中国国歌素材地 材料一 1935 年“华北事变”后,敕亡狄曲的创作再掀高潮。被派入东北军的左翼作家们选择了某些适合东北军情绪的救亡歌曲,组建合唱团,在东北军中教唱开来。教唱最多的三首歌是:《打回老家去》《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文艺统战”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方式。 ——摘编自郭帅《左翼文艺与西安事变》展板四抗美援朝出征地 材料二 这场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伟大抗争,最终用伟大胜利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材料一中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哪次会议上成为代国歌?材料二中的“伟大抗争”在国际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展板五共和国工业奠基地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辽宁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1953年,中国第一座大型露天煤矿——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 1956年,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展板六雷锋精神发祥地 雷锋精神从辽宁到全国各地,跨越时代,历久弥新。1958年,在鞍钢化工总厂与辽宁结缘,从学徒到优秀工人。 1960年,在辽阳应征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 1963年,《人民日报》刊登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3)阅读展板五的信息,再举一例在此期间辽宁省取得的工业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雷锋为代表的英雄模范人物反映出怎样的时代精神 (4)重温红色足迹,弘扬家乡文化。你准备以哪些方式来宣传家乡红色文化 参考答案1.B2.A3.C4.D5.D6.A7.B8.A9.D10.A11.C12.A13.C14.D15.D16.(1)制度:分封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2)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朝代:明朝。(3)皇帝: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措施:颁布“推恩令”。(4)机构:军机处。皇帝:雍正。17.(1)①鸦片战争;②《辛丑条约》。影响: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史实:“自强”指洋务运动;“变法”指戊戌变法;“革命”指辛亥革命。(3)示例:会议:遵义会议。意义: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8.(1) 作用: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作用。 文明:罗马。(2)地位:是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法律:《解放黑人奴隶宣言》。(3)选择:瓦特改进蒸汽机和计算机网络。论点: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论证:18世纪中期,瓦特改进蒸汽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动力,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重大的飞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综上所述,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推动作用。或:选择: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论点:改革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论证: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重大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令,进行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综上所述,改革在社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9.(1)九一八事变;辽沈战役(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3)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鞍山大型轧钢厂、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程等(符合题意均可);爱岗敬业、大公无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往直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4)写征文,进行演讲;办手抄报、电子海报、宣传画;拍摄短视频宣传红色文化;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进行研学活动;学唱红歌,开展故事会;设计亲子红色旅游路线等。(言之有理、合乎正确的价值导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