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十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第十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交流考点1古代文明的产生与交流1.(2024·黑吉辽卷)古姆诺帕里亚节起源于A.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公元前7世纪中叶,是斯巴达城邦为纪念战B.采用事件纪年具有普遍性争胜利而创设的重要节日,在每年最炎热的C.人类社会经历了相同的发展阶段7月举行,历时数天。这期间,人们吟唱颂歌D.年名研究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以纪念众神和斯巴达英雄,还举行少年和成4.(2024·浙江1月卷)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人的体育表演。据此可知,该节庆有助于斯中所示路线反映的史实是巴达A.维护民主政治稳定B.繁荣城邦经济C.凝聚城邦公民意志D.形成多神崇拜2.(2024·湖北卷)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泗的A.丝绸之路的开通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B.蒙古军队西征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意。这显示罗马帝国(D.中国造纸术的传播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5.(2024·新课标卷)公元前5世纪,波斯的一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份契约记载,有商人承租了国王的私有水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源、土地,并以土地收成支付租费:另一份契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约记载,商人将份地、农具和种子等租给他3.(2024·山东卷)左图为古埃及国王献给太人,承租人需要按要求支付小麦、扁豆、芝麻阳神庙的大白陶罐;右图为19世纪北美印等。据此可知,当时波斯()第安人达科他族首领水牛皮袍上的一份年A.开始出现经营借贷业务的商人表的片段。据此可知B.地租的征收以实物为主C.成为西亚最早使用契约的国家D.国王占有全部生产资料6.(2023·全国甲卷)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1.“哮喘咳嗽年”,因这年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哮喘病大流行而命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陶罐上的短语2.“流星年”,因这年有很多流星出现而命名。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对抗并彻底击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败北方之年”为3.“和平年”,因这年两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国王奉献陶罐那个部族达成和平协议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一年的名称。而命名。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6可详解答案详解答案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古代中华文明之一,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农业的产生意味着新石的起源与奠基器时代的开始,排除B项;文宇的产生是出现祭祀和管理的需要,文字的使用不是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考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段发展的主要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1.D根据材料中学者认为所发掘的红山文化代表辽宁沙锅7.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屯遗址与仰韶文化大致同期,结合所学距今约7000至品,随之私有制产生,陪葬品的种类和数量成为衡量私有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其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结合备选财产多少的表现,C项中单人墓陪葬品种类丰富,数量大,项可知沙锅屯遗址出土了彩陶残片,是学者作出这一判断表明拥有较多私有财产,故正确;A,B,D三项不属于财产的主要依据,故选D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属于新石器私人占有的特点,故排除。时代文化,而使用骨制雷刀和燧石石器是在旧石器时代,8,B材科中湖南違县城头山古城遮址出现了地面建筑、陶排除A、B两项: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同属于北方地区中华器制作、祭坛和稻田等文明要素,且该文明位于长江流城,文明,前者分布在黄河中游,后者分布在过河上游,主要培由此可知长江流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故B项正确:有和种植粟,长江流战的文明主要培有和种植稻,排除材料未表明该造址出现城市,且“最早”一词从材料中也无C项。法体现,故A项静徐:材料中该遗址发据出中国迄今已知2.C根据材料可知,湖北风凰咀遣址出土的“蛋壳陶杯”此最早的古稻田,仅能说明人们种植水稻,无法推知古城先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龙山文化位于黄河流城,湖民已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故C项排除:材料未提及私北则位于长江流域,两个地方相距较远,出现同类物品,说有制的产生,无法得出“迈入阶级社会门槛”,故D项排除明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故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C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其分布和出土的位龙山文化时代只是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尚未成为早期置应该与各主要诸国国都以及商周政治中心大体一致,从国家,A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的“蛋壳陶杯”是地图上看,其主要分布于黄河流拔。铜是铸造青铜器的主一种显示尊黄身份的礼器,而不是商品,不能说明南北地要原料,当时重要铜矿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这样长途运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排除B。风凰咀遗址距今约5000输成为必要,南北方经济联系由此加强,C项正确。商周时年至4300年,而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6500年至4500期青铜器主要作为礼器,青铜器的繁荣与农业经济进步关年,时间不相符,排除D。系不大,A项排除。商代和西周尚属“工商食官”阶段,不3,D贝类器物更能反映商业的发展,因为贝壳具有交换属可能开展大规模的商业活动,B项排除:根据地图上商周统性,与商业有关,故选D。陶釜、蚌器、骨角器等是饮食器治中心及西周主要诸侯国的分布可知,商、西周统治区城具,与商业无关,排除A。指环、牙器、臂玉环等是装饰用并未扩大到江南地区,D项排除。品,与商业无关,排除B。石斧、石磨棒,石麻盘等是劳动用10.D从材料信息可知,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贵族得到的具,与商业无关,排除C。采邑(包括土地和人口)越来越多,结合所学可知。这从4.AA项正确: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仰根本上得益于生产力的捉高,社会生产持续发展,故选D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仰韶文化时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土地性质的变化,故A项错误:西期以果等为主要找培作物,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分封体制不断受到冲击,而非强化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B项时间错误:夏、商、西周是故B项错误;春秋时期,黄族得到的采邑越来越多,实力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C项史实错误:大大增强,冲击了诸侯国君的统治,故C项错误。新石器时代尚未出现铁器。D项史实错误:新石器时代晚11.D从材料中在河南、陕西等地慕莱中出土具有长江中下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阶级分化开始游风格的西周青钢器可知,西周时期南北文化相互交流,出现D项正确。5,D根据材料中孩造址大、中、小墓葬的比例对比,以及大12.A从材料信息看,周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受天之型墓葬的特点可知,随葬品品类较多且出现了礼器,说明命以君临人问”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特征,故选A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贫富分化。结合所学可知,新石器时项。根据宗法制,嫡长子为大宗,庶子不能成为天下大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宗,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家天下”,而非“公天下”,排出现,故选D项;旧石器时代早期,先民从事渔猎和采集,除C项;郡国并行制出现于西汉初年,排除D项。过着群居生活,并未出现贫高分化,排除A项:旧石器时代13.C根据材料“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依然低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可知,商代青铜器的象征意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排除B、C两项。义大于实用意义,这反映出当时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6,C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业生产,故C项正确:江西新干出土了青铜农具不代表青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时铜农具最早在此地出现,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商代的期时代晚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且精耕细作属于小农经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并结合济的特点,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排除B所学知识可知,斯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推项;全国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动生产关系的变化,引发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促使新时14.D结合题中信息“并田制下”“私田”“三年一换土易居”期时代的文化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C项正确:进入新石可知,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国有土地的统一管理,D项器时代后,人们有了比较固定的农业聚落,开始出现氏族正确。并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A项错的公共墓地,氏族墓地的出现是氏族血缘观念的集中体现误,排除;井田制下,诺侯国的收获物由自己支配,每年诸-10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历史答案.pdf 历史高考内文_61-6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