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鸦片战争 课件(共25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导入
一种快船,专门用来走私鸦片。常配备火炮、枪支等武器。遭遇清廷水师时,常武力反抗并凭借速度逃脱。其航速可达每日150-250英里,从印度加尔各答至广州仅需40余天,比普通船缩短50天。
飞剪船




// 以史为鉴,振兴中华 //
鸦片战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2
3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知道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运动。(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家国情怀)




先导阅读,整体感知
鸦片战争是如何爆发的,最终结果如何?
打开中国市场
走私鸦片
鸦片战争
禁烟运动
清政府战败
签订《南京条约》
英国
清政府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不断向外进行殖民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为开辟海外市场,向中国运来呢绒、布匹,但遭到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排斥,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无耻地向中国大量走私毒品鸦片。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当时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是哪个国家?其目的是什么?
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
该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原因是什么?
英国在对华贸易中处于贸易逆差(入超)状态;
由于中国小农经济的抵制
【教材研读】阅读教材P4,回答下列问题:
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
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
该国为了扭转这一态势是如何做的?
走私毒品鸦片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平均每年)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政治
经济
外交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自然经济
闭关政策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
工业大机器生产
殖民扩张与掠夺
中国 VS 英国
落后的农业文明
先进的工业文明
走私鸦片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提升,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力图打开中国市场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俗称“大烟”,是由红罂粟青果汁液,经过割取、晒干、凝缩而成的软膏。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极易上瘾且会对人体造成极大损害甚至致死。
鸦片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材料:(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国人的身体和精神;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历史解释】结合视频及材料内容说一说鸦片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林则徐为了禁烟采取了哪些措施?
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
若鸦片一日未绝,
本大臣一日不回。
——林则徐给外国烟商的通知
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此皆非汝之痛疾,乃朕日夜所焦虑者也。
道光帝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时间
观看视频,阅读教材P6,归纳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基本史实。
1839年6月3日至25日
目标导学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方式
意义
将海水引入浸泡池,将鸦片先浸泡后再加入生石灰。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民族英雄
联合国将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虎门销烟)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

导火线: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政府公然支持鸦片走私并主张发动战争。
面对中国禁烟的消息,英方作何反应?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还会发动侵华战争么?
【唯物史观】阅读材料,小组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鸦片战争的性质: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第二阶段1841年8月—1842年8月
第一阶段1840年6月—1841年8月
占香港岛→攻虎门炮台→占广州四方炮台→攻占厦门、定海、宁波→攻占吴淞→进攻镇江→到达南京下关江面
北上攻陷定海→天津大沽口
【时空观念】根据地图,结合教材P6-P7,梳理战争过程。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林则徐撤职查办琦善同英军谈判
清政府屈服,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爱国将领的反侵略斗争
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关天培、陈化成、海龄
三元里抗英
【家国情怀】在这场战争中有哪些反抗侵略的英雄人物?你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勇于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到底的爱国主义精神
血战虎门
人民抗英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唯物史观】鸦片战争中,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社会制度腐败集中地反映为清政府和军队里投降派活动的猖狂,在它的强烈影响下道光皇帝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
——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封建统治者在抵抗侵略的战争中仍然继续纵兵扰民,它与人民群众尖锐对立,把自己从人民群众中最大限度地孤立起来,这当然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没有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
封建专制制度腐败,统治者昏庸愚昧,统治集团战和不定。
中国士兵的作战工具主要是传统的铁炮、火绳枪、弓箭、梭标,很难对付敌人的重炮(排炮) ——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军事装备落后
目标导学二:英国发动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对古老东方(封建制度)的胜利。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制度难以对抗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落后就要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唯物史观】鸦片战争中,偌大的中国为何会败给英国?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教材研读】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请阅读教材P8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签订时间 签订国家
主要内容 通商 割地 赔款 协定关税 地位 1842 年
《南京条约》
清政府和英国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加剧了财政危机和人民负担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破坏了中国贸易主权,便利了英国倾销商品,扩大市场。
连连看,连上条约内容及其对应的影响。
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目的的条款是哪一个?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教材研读】继《南京条约》后,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英国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中国主权进一步被破坏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美国、法国 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扩大了其他侵略权益。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历史解释】结合《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一说鸦片战争前后的变化,并归纳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战前
战后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性质上
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
领土主权、关税主权等遭到破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自主学习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目标导学三:《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历史任务
核心素养
问题探究
教师指导
知识拓展
自主学习
鸦片战争的失败,激起了部分爱国人士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决心,他们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寻求御敌之道......
知识拓展: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林则徐
魏源
《海国图志》
《四洲志》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现代化的使命。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课堂小结
三元里抗英;关天培、陈化成、海龄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
结果
影响
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
概况
1840-1842年
时间
反侵略斗争
战败
原因
签订中英
《南京条约》
清政府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
时间:1842年
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偿英国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课堂检测
1.(2024·山东聊城·中考真题)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由此可知,英国发动这场战争是为了( )
A.维护鸦片贸易 B.打开中国市场
C.促进文化交流 D.加强友好往来
B
A
课堂检测
3.(2023·四川雅安·中考真题)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悲壮殉国,定海三总兵血战六昼夜为国捐躯,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三元里人民英勇抗击英军。这反映了( )
A.中国的独立主权遭到破坏 B.农民阶级反帝救国的强烈愿望
C.清朝封建专制制度的腐败 D.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坚强意志
4.(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B.开始向西方学习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成为洋人的朝廷
A
D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