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课稿

资源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上午好!
评委老师给我的课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根据“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我按学习目标的拟订、学习过程的设计、学习效果的评价三部分来说课。
第一部分,学习目标的拟订
学习目标是对教学的预期。“教-学-评一致性”主张基于课程理解、教材理解和学生理解拟订学习目标,也就是理解为先。
课程理解,即理解课标主旨。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核心主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展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主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这条路上的重大事件。
教材理解,即理解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材体系的坐标点、教学内容的关注点、学生学习的困难点:
本课为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的起始课,重点关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西藏和平解放三个子目。
学生理解,即理解学情。需要考虑学生的已知史实、已备方法、已有情感:
学生已知史实。在八年级上册,学生学习了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诸多行动,知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期面临的局势。
学生已备方法。经过一年半学习,学生已有基本的学史方法、并已初步树立史证意识,但对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有一定难度。
学生已有情感。国庆节是国之大节,学生对开国大典有所了解,但不是非常清楚,因此,情感上有期待。
基于上述三个“理解”,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拟订本课学习目标如下:
1.学生能说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史实要素,并能制作时间轴,落实时空观念素养。
2.学生能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3.学生能用史实解释西藏和平解放的意义,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4.学生能自觉传承建国精神,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其中,重点是开国大典;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过渡语】学习目标的达成需要有效的学习过程设计。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的设计
教学中,我常用“图文学史法”指导学生学习,即立足教材图文素材,适当补充史料,带领学生重返历史现场,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基本史实,训练学科思维,培育学科素养。
“图文学史法”具体如何操作?关键是“导、学、论”三环,分别对应导入、新课、小结,接下来,我就按这三个环节分别阐述。
导的环节 图文导史 选择合适图文素材,简明扼要导课。
学习设计: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修订稿和终稿两张图片
提问:观察图片,你能发现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以图激趣,以直观的图文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唤起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关注,引出本课课题。
学的环节 图文学史 依托教材图文资料,进行文本学习。这是新授课部分。
我校将围绕“中华崛起”主题为国庆节制作纪念展板的微项目化活动。
驱动性任务:围绕主题,组织图文材料制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纪念展板以鉴古思今。
项目任务一: 国旗·诞生——政协会议
学习设计:教师出示《人民政协诞生实录》,展示国旗诞生的历程,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梳理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史实概况(时间、地点、主要内容、重大意义),展示、交流、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梳理,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以列表的形式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基于大历史背景下让学生掌握基本史实,落实时空观念素养,从而达成学习目标1。
项目任务二:国旗·升起——开国大典
学习设计:播放开国大典国旗升起的视频和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史料,梳理开国大典的过程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从多角度、多维度分析历史事件,深刻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这个活动指向学习目标2的达成。
项目任务三:国旗·飘扬——西藏解放
学习设计:出示图文资料,用古今史实谈谈西藏和平解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巩固新生政权的重要意义。
设计意图:一方面培养学生获取史料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概括史料的能力,同时培养论从史出的史料实证意识,深刻理解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活动指向学习目标3的达成。
论的环节 图文论史,回应导入环节图文素材,巩固或修正原先的认知
项目任务四:国旗·仰望——建国精神
学习设计:讲述国歌、国旗、国徽由来的故事。请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值得我们世代传承的宝贵精神,我们青少年该如何传承这一精神?
设计意图:紧扣“建国精神”启发青年学生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家国情怀素养这个活动指向学习目标4的达成。
【过渡语】上述学习过程的设计,学生到底学得怎样?这涉及到学习效果的评价,我想重点说说“图示说史”这一评价方法的操作。
(第三部分,学习效果的评价)
图示说史是即时性评价。顺着教学进程,会形成本节课的框架式板书,以图示体现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展示板书】。“图示说史”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出示标准。根据学习目标,本课的评价标准如下:
1.我能说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史实。1-2-3-4-5
2.我能解释开国大典的过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2-3-4-5
3.我能谈谈对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1-2-3-4-5
4.我能说说我们该如何传承建国精神。1-2-3-4-5
第二步,学生图示说史。常用方式有三种:
1.自说:学生对着板书,自己说
2.他说:个别学生向其他同学说(或同桌互说)
3.补说:同学补充说
说的过程实质上是考查学生用学科语言表达学科概念、训练学科思维。
目标拟订、过程设计、效果评价,力图阐明学生“学什么及依据//怎么学及意图//学得否及评价”,三者遵循“教-学-评一致性”的原则。教育心理学家梅耶说:教育的核心使命是帮助人学习。借助图文学史法,促成学生“有意义的学”。这也是我理解的“让学习真正发生”。
以上是我的说课,希望得到各位评委的指正!谢谢! 【2714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