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新课导入观察台湾省地图,分析地图中街道名称有何特点。每条路都是回家路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追根溯源:血脉相连1.台湾问题的由来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三国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设澎湖巡检司元朝明末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清初清(康熙)归入清朝版图设置台湾府设台湾行省清(光绪)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抗日胜利收复台湾1945年解放战争国民党败退台湾1949年第一次分离收复第二次分离回归第三次分离任务一: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2.台湾问题的由来精编p97 1949年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分离蒋介石败逃台湾台湾问题和香港、澳门问题有何不同?台湾问题:国共内战的结果,是中国内政问题港澳问题: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结果,是中国主权问题性质:历史遗留的中国内政问题一、追根溯源:血脉相连1.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材料一: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解放全中国的领土,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材料三: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 ——邓小平新中国成立初期:明确提出要解放台湾(武力)☆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对台基本方针 【材料研读】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出台了哪些对台政策?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一个中国的原则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P702.两岸关系的发展隔绝状态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1949年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2.两岸关系的发展走向缓和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79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央人民政府倡议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察、经商等。台湾与大陆“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涯”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中写道,“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为回应蒋经国,1982年7月24日,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承志致函蒋经国先生。信中希望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台湾老兵“自由返乡运动”台湾民间团体呼吁开放两岸交流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P702.两岸关系的发展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79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并在经济、 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1987年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打破隔绝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P71台湾老兵回大陆祭拜亲人激动得热泪盈眶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高呼“到家了”!台湾同胞回到大陆探亲,抱头痛哭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2.两岸关系的发展意义: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什么他们高呼“到家了”?祖国是台湾同胞的“家”是他们的“根”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P712.两岸关系的发展“在这次工作性商谈中,贵我两会明确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这项内容也已于日后见诸台湾报刊。”——摘编自《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电函》(1992.11.16)材料一海峡交流基金会1990年台湾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1年大陆民间团体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1.根据这两个组织的名称,说说其成立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说说两个组织最终达成了怎样的共识?3.这一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起到了什么作用?目的:为两岸沟通架起桥梁。共识: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作用:使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2.两岸关系的发展达成共识国民党退往台湾,两岸长期处于隔绝状态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炮击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1979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并在经济、 文化交流等方面,逐步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1987年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1993年汪辜会谈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P712.两岸关系的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后来,海协会和海基会还进行了多次会晤。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史事汪辜会谈汪辜会谈海基会1990年台湾海协会1991年大陆九二共识二、矢志不渝:推动统一民间对话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2,梳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史实1995年2005年2008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通过《反分裂国家法》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台海和平稳定胡锦涛会见连战意义: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破冰之旅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材料研读 【材料研读】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反国家分裂法》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三、坚守原则:和平发展 【问题思考】海峡两岸日益密切的交往表现在哪些方面?人员往来经济交流文化交流政治交流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习马会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习近平同马英九会晤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交流合作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巩固两岸和平发展大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意义p732.新举措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73-p74,归纳新时代党和政府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作出了哪些努力?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122022年发布《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3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p73p74p74四、坚持团结:反“独”促统 【合作探究】读图,结合所学谈谈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不利“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的阻挠(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p101精编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解决台湾问题、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p70导言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③p7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④两岸经贸交流蓬勃发展,民众交往日益密切。……(根据材料加以补充) 【家国情怀】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青少年应作出怎样的努力?①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②积极宣传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原则和立场,坚决同一切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③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努力掌握建设、保卫祖国的本领。本课小结海峡两岸的交往台湾问题的由来(中国内政问题)追根溯源基本方针:关系变化:“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推动统一隔绝→缓和调整“三不”和平发展江泽民 和平统一八项主张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反“独”促统→打破隔绝→达成共识“九二共识”胡连会 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达成“三通” 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习马会 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新举措: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发布白皮书中共二十大强调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本课必记1.解决台湾问题基本方针是?2.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3.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关系达成什么共识?4.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必须坚持哪一原则?5.2005年,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的人物是?6.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的事件 7.两岸“三通”的时间?8.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是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