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7页PPT,2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声音的特性 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7页PPT,2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4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5
知道生活中常见声音音调和响度的区别。
2
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3
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1
了解声音的特性。
聆听与思考
我们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乐器,当用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的时候,能给我们带来不同的视听享受,这是为什么呢?
一、音调
【活动1】 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1)实验1:用小硬纸片在梳子上划过,一次划得快些,另一次划得慢些,听小纸片发出声音的高低,观察小纸片振动的快慢。
观察结果:硬纸片划得越快,音调越 ;划得越慢,音调越 。


一、音调
(2)实验2:利用钢尺进行探究
步骤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使伸出桌边的部分较长,拨动
钢尺,观察它的振动情况。
步骤2:逐渐缩短钢尺伸出的长度,重复前面的操作与观察。
步骤3:分析钢尺振动的快慢与它伸出的长度之间的关系。
一、音调
实验现象:钢尺伸出越长,振动越 ,听到的声音音调越 ;
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 ,听到的声音音调越 。




实验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 有关。
振动得越快,则频率越 ,音调越 ;
振动得越慢,则频率越 ,音调越 。
快慢




一、音调
1.物理学中用 ——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2.频率的单位: ,简称 ;符号: 。
若蜜蜂的翅膀每秒振动300次,则其振动频率为 。
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赫兹

Hz
300 Hz
一、音调
长笛的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空气柱越短,音调越高。
竖琴的琴弦越长越粗,音调越低;越短越细,音调越高。
编钟的钟体越大,音调越低;钟体越小,音调越高。
了解一下
一、音调
【活动2】 观察声音的波形
电脑配合相应软件来测量声音的频率
观察甲、乙音叉发声时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哪个音叉的音调高?
由图可知,乙的波形更密集一些,乙振动的频率 ,音调 。


一、音调
1.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Hz。
2.人们把高于 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把低于 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0~20 000
20 000
20
一、音调
一、音调
思考1:我们能够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而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为什么?
蜜蜂扇动翅膀时,振动的频率在人耳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扇动翅膀时振动的频率低于20 Hz,所以能够听到蜜蜂飞行时发出的声音而听不到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


一、音调
思考2:为什么在安静的夜晚,人类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而狗狗会突然支起耳朵,表现出很警觉的样子?
狗能听到人类听不到的超声波和次声波,当周围有超声波或次声波时,虽然人类听不到,但狗能够听到,所以会表现出很警觉的样子。


一、音调——学以致用
1.某种苍蝇在飞行时,5 s内翅膀振动2 000次,它的翅膀振动的频率是    ,人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苍蝇飞行时发出的声。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琵琶声是由弦的   产生的。演奏时拨动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400 Hz

振动
音调
二、响度
【活动3】 探究决定响度的因素
步骤1:用细线把乒乓球吊起来,使乒乓球静止在竖直位置,恰好跟音叉的一个叉股接触。轻敲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步骤2 :重敲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步骤3 :比较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越用力敲打,物体振动幅度越 ,响度与振幅 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振幅越小响度越 。
二、响度
1.响度是表示声音的 。
2.响度的大小与 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外,还跟___
有关。
强弱
振幅

离发声体的远近
思考1:声音是从声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就越小,如何减小声音的分散?生活中有哪些实例?
二、响度


两手在嘴边做成“喇叭”状可减小声音的发散
听诊器的导音管能极大程度地减小声音的发散
思考2:如图,是示波器显示的某音叉发出不同响度时声音时的波形图,哪个响度大?
二、响度


二、响度——学以致用
(2023·钦州钦南区期末)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A.由空气传播变为固体传播,使响度变大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D.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C
解析 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医生通过
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不能改变物
体的振幅,故不能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
故A、B错误;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胶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橡胶管减少了声音的分散,增大了响度,故C正确;
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没有缩短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故D错误。
三、音色
1.声音的特性除了音调、响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音色。
2.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3.我们能分辨不同乐器发声,是因为它们的 不同。
材料
音色
结构
三、音色
【活动4】 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请完成下面的填空。
不同乐器发出音调相同的声音, 相同,但波的 不同,即音色不同。
形状
频率
三、音色——学以致用
(2023·长春二道区模拟)古诗《凉州词》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人能辨别出羌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C
1.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琴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
C
解析 演员弹奏钢琴时,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琴键,则不同的琴键的振动快慢不同,即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正确,A、B、D错误。
2.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重做上面的实验,用力重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强的声音,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实验表明:当音叉越响时,乒乓球被弹得越  (选填“远”或“近”),说明响度与   的关系,   越大,响度越大;   越小,响度越小,这是物理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

振幅
振幅
振幅
转换法
3.(2023·肇庆德庆县期末)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听到声音的
   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音色
响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