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熔化和凝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9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熔化和凝固.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9页PPT)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第2节
2
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吸放热情况。
3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及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1
能区别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
民间艺术——打铁花 热水瞬间成雪
进行如下小实验: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下面放置一张白纸,观察一段时间,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将冰棒放在空烧杯里,过一会儿,会看到什么现象?
一、物态变化
阅读教材第64页,完成以下内容。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 、 。
2.物质 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气态
各种状态间
一望无垠的冰川
朵朵雨花天上来
湿衣服晾干
二、熔化和凝固
阅读教材第64页,完成以下内容。
1.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熔化。
2.物质从 变成 的过程叫作凝固。
3.举出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的例子。
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态
液态
液态
固态
冰块变成水、蜡烛燃烧时滴下蜡油等
河水结冰、钢水浇铸零件等
二、熔化和凝固
研究分工:
1、2队研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4队研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活动1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海波
石蜡
二、熔化和凝固
1.器材组装:如图所示,由下到上,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试管→温度计
活动1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试管
石棉网
酒精灯
温度计
烧杯
铁架台
二、熔化和凝固
活动1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活动步骤:
步骤1:把装有一些海波(或石蜡)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通过烧杯和水给海波(或石蜡)均匀、缓慢地加热,并搅拌;
步骤2:注意观察温度计读数和海波(或石蜡)的状态变化,当温度达到4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石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填入表中。
二、熔化和凝固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活动1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
海波的温度/℃
石蜡的温度/℃
二、熔化和凝固
活动1 研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研究结论:
(1、2队)(1)海波熔化前温度 ,但熔化时温度 ,熔化后温度__________。
(3、4队)(2)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不断升高
保持不变
继续升高
不断升高
二、熔化和凝固
活动2 利用图像分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请在如图所示的图像方格上将活动1所记录的数据进行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二、熔化和凝固


思考:请同学们观察海波(图甲)和石蜡(图乙)熔化图像并思考:
(1)AB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答案  AB段——海波是固态,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
二、熔化和凝固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答案 在B点时,海波开始熔化。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内是否对它加热?
答案 BC段——海波是固液共存状态,温度保持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二、熔化和凝固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答案 CD段——海波是液态,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升高。
(5)分析图乙中石蜡熔化图像,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
答案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石蜡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为液态,整个过程一直吸热,温度一直升高,没有一个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
三、熔点和凝固点
阅读教材第66~67页,完成以下内容。
1.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被不断加热,温度却 ,有固定的 ,这类固体叫作晶体;晶体 时的温度叫作熔点。
2.有些固体在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 ,没有固定的 ,这类固体叫作非晶体。非晶体 (选填“有”或“没有”)熔点。
3.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固定的凝固温度,这个温度叫作 。同种物质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液体凝固成非晶体时 (选填“有”或“没有”)固定的凝固温度。
保持不变
熔化温度
熔化
不断上升
熔化温度
没有
凝固点
相同
没有
三、熔点和凝固点—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石膏
水晶
金属
玻璃
蜂蜡
橡胶
塑料
晶体
非晶体
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应该使用酒精温度计。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为-117 ℃,低于-58 ℃,可以使用,而水银的凝固点为-39 ℃,高于-58 ℃,温度计内水银会凝固成固态,所以水银温度计不能使用。
三、熔点和凝固点——学以致用
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气温曾经达到-58 ℃,这时还能用水银温度计吗?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为什么?(水银的凝固点是-39 ℃,酒精的凝固点是-117 ℃)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阅读教材第68页,完成以下内容。
1.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时都要 热,在凝固时都要 热。
2.夏天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时,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块冰,而不是直接加冷水,是因为 ,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3.北方的冬天,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利用水凝固成冰时______的特点,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冰块温度更低且冰熔化要吸热
放热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思考:分析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像,如图所示,EF、FG、GH各段
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物质是在吸热还是在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答案 EF段温度降低,物质放热,处于液态;FG段温度保持不变,物质放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GH段温度降低,物质放热,处于固态。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学以致用
1.(2024·乌鲁木齐模拟)在今年1月,全国多地普遍降大雪,人们发现融雪时气温下降,这是因为雪(  )
A.熔化放热 B.凝固吸热
C.凝固放热 D.熔化吸热
D
解析 固态的雪熔化为液态的水需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所以融雪时气温下降,故选D。
四、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学以致用
2.(2024·南宁月考)这个冬天11个“广西小砂糖橘”勇闯哈尔滨,当地组织他们参观了精彩的冰灯展,各种形状各异的冰雕作品让孩子们流连忘返。有些冰雕作品是制作者将水注入模具中,水会逐渐形成坚硬的冰块,其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相应的吸放热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凝固 放热 B.凝固 吸热
C.熔化 吸热 D.熔化 放热
A
1.(2024·怀化模拟)如图所示为一支3D打印笔,其原理是将固体材料加热成液态从笔尖流出,再经过塑形冷却后得到立体固态作品。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熔化 B.仅凝固
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
C
2.(2023·南宁江南区期末)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EF段,该物质需要吸热
C.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可能是石蜡
A
解析 在t=5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状态,A正确;
在EF段,从图像可以判断该物质正处于凝
固过程,该物质需要放热,B错误;
该物质熔化过程从3 min大约持续到6 min,
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3 min,C错误;
由图像可以判断该物质的熔点为45 ℃,为晶体,该物质不可能是石蜡,石蜡是非晶体,D错误。
3.(2024·武汉江岸区模拟)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
热均匀
B.图乙温度计示数为2 ℃
C.图丙中该物质是非晶体
D.图丙AB段该物质处于固态
C
解析 采用水浴法是为了受热均匀,A正确;
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且在0 ℃以上,根据液柱上表面所对数据可知温度为2 ℃,B正确;
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点,由丙图可知,该物质属于晶体,C错误;
AB段是在熔化之前,处于固态,D正确。
4.(2024·长沙模拟)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先将原材料放在特制容器中加热成液态的铜,再用石杓将其舀入陶范中,铜   热量,重新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青铜器。
放出
凝固
解析 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液态的铜凝固为固态,凝固放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