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升华和凝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升华和凝华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页PPT)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升华和凝华
第4节
2
能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
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1
知道升华和凝华,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放在卫生间的固体清新剂时间长了会逐渐变少,直至全部消失
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的表面会有“冰花”
用久的灯泡内壁变黑
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一、升华和凝华
阅读教材第77页,完成以下内容。
1.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作升华。
2.物质从 态直接变成 态的过程叫作凝华。
3.升华要 热,凝华要 热。
4.食品运输过程中,用干冰给食品降温保
鲜,就是利用干冰 (填物态变化名
称) (选填“吸”或“放”)热。






升华

活动 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
一、升华和凝华
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盛有热水的烧杯、盛有冷水的烧杯、试管、橡皮塞、固态碘。
2.实验步骤:
(1)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
一、升华和凝华
(2) 烧杯中加入热水,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
(3) 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2.实验步骤:
一、升华和凝华
3.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过程中,给碘加热,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碘出现?
答案 紫色的碘蒸气充满了试管,无液态碘出现。
(2)冷却后,在试管壁看到了什么现象?
答案 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壁上附着固态的碘。
(3)通过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答案 加热时,碘升华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凝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一、升华和凝华——学以致用
1.(2024·石家庄模拟)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表面有一层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C.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D.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解析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冬季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这是冰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故C正确;
清晨的大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是水由液体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现象,故D错误。
一、升华和凝华——学以致用
2.(2024·武汉青山区模拟)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惊艳全场。“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智慧的结晶,下列有关节气的谚语说法正确的是(  )
C
A.图甲,“雨水有雨,一年多雨”——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图乙,“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图丙,“霜降有霜,米谷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D.图丁,“大雪晴天,立春雪多”——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 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A错误;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正确;
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一、升华和凝华——学以致用
3.用久了的灯泡会变黑,钨丝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
答案 钨丝先吸热升华,形成气态钨,气态钨遇到玻璃外壳后,放热凝华成固态钨附着在内壁上,所以灯泡会变黑。
二、水循环
1.在下图的括号里填入物态变化名称和吸、放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凝华
放热
升华
吸热
二、水循环
2.阅读教材第78~79页,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完成以下内容。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____
_____________。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或 ,这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
过程中, ,与
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
这就形成了雨。
水不
断变成水蒸气
水蒸气的温度降低
变成小水滴
变成小冰晶
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二、水循环——学以致用
(2023·巴中期末)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
花飘满大地
C.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D.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
B
解析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收热量从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这是汽化现象,故A正确;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这是凝华现象,而不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故C正确;
雪是固态的小冰晶,熔化成液态的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汇入江河,流向大海,故D正确。
1.(2024·寿光模拟)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B
2.(2024·南京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往地上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放热
B.超市利用冰块保鲜海产品,利用了冰熔化放热
C.运输食品的时候放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
D.温度相同的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因为水蒸气液化吸热
C
解析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是蒸发现象,蒸发吸热,故A错误;
超市用冰块保鲜海产品,利用了冰熔化吸热,故B错误;
运输食品时,人们常在运输箱内放些干冰,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C正确;
水蒸气引起的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故D错误。
3.(2024·青岛城阳区模拟)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B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如图甲,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如图乙,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如图丙,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如图丁,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解析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正确;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正确。
4.(2023·呼和浩特玉泉区期中)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的   成小水珠,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地面,这就是雨。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程度后,降落到高山、地面,这就是雪。冰山上的积雪   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积雪   后变成水,汇入江河,流入大海。(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汽化
液化
凝华
升华
熔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