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生活中的透镜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8页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生活中的透镜
第2节
0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凸透镜在三种常见仪器上所成像的不同,能初步区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02
经历制作简易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获得成功的愉悦,并初步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03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请同学们欣赏照相机拍摄的照片。
这是用数码相机拍摄的
一张新疆赛里木风光照片
人们利用凸透镜对光的折射成像规律制成了很多光学仪器。例如生活中常用到的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数码相机
你知道它们的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放大镜中的日出故宫
教室里的投影仪
1. 照相机的主要构造
镜头、快门、光圈、调焦环、胶片等。
光圈环
调焦环
镜头
快门
胶片
一 照相机
光圈
(1)镜头:由一组透镜组成,
相当于一个 ,起到成像作用。
(2)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3)光圈: 控制进光量的多少。
(4)调焦环:调节镜头到胶片间的距离,即调节像距。
(5)胶片:相当于涂有感光材料的 。
凸透镜
光屏
2. 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电荷耦合器件
(1)照相机成 (选填“放大”或“缩小”)、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2)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 (选填“大于”或“小于”)物体到镜头的距离(物距)。
缩小
倒立
小于
镜头

物体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选填“同”或“异”)侧。
(4)照相机使用规律:拍摄近处景物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点,拍摄远处景物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总结:物远像近像变 ,物近像远像变 (以上均选填“小”或“大”)。



1. 投影仪简介
(1)早期的投影仪
是提供大尺寸画面的投影式光学仪器。在直射式幻灯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反射镜,改变光路,使平放在载物玻璃上的投影片的图像投射到银幕上。可用于放映事先制作或现场书写的各种大尺寸投影单片或卷片,以及用透明材料制作的投影教具等。
早期的投影仪
二 投影仪
(2)现代投影仪
现在会议室、教室用的投影仪,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同计算机、VCD、DVD、游戏机、DV等相连接,电脑上的字图或视频通过投影仪被放大。
现代投影仪
反光镜
2.投影仪的主要构造及作用
(1)镜头:是一个 ,起成像作用。
(2)螺纹透镜:相当于凸透镜,其作用是会聚光,增加投影片的 。
(3)屏幕:相当于 ,承接像。
(4)平面镜:反光镜,其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 。
凸透镜
亮度
光屏
方向
3.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1)投影仪(或幻灯机)成 、 的实像。
(2)投影片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像到透镜的距离(像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侧。
(4)物体离镜头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越 ,像到镜头的距离越 。
放大
倒立



老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胶片在屏幕上的投影太小了,致使后面的同学看不清楚,要使屏幕上的投影更大些,还要清晰。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将镜头靠近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
B.将镜头靠近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
C.将镜头远离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近一些
D.将镜头远离胶片,屏幕离投影仪远一些
B
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所以,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则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即屏幕固定时投影仪要向后移;物距要减小,镜头要向下调。
投影仪中的平面镜可以将透镜会聚的光反射到屏幕上,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
三 放大镜
1.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把放大镜放在物体跟眼睛之间,适当调整距离,我们就能看清物体的细微之处。放大镜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
2.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1)放大镜成放大、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虚像。
(2)在一定范围内,放大镜离物体越近,所成的虚像越小,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虚像越大。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
正立
同侧
老花镜
④体温计的玻璃外壁做成三棱柱,相当于放大镜,把部分放大。
①鱼缸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可以看到的鱼比实际的大。
②水滴形成半圆形,相当于放大镜,把物体放大。
③老花镜就是一个放大镜,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体温计
盛水的鱼缸
水滴
生活中的放大镜
一次,小明在家写作业时在书桌的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下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面的字变大了。这是由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    ,图片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成一个放大的  (选填“实”或“虚”)像。
放大镜

因为球形鱼缸盛水后鱼的身体和鱼缸壁之间形成了水凸透镜,鱼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凸透镜相当于放大镜,所以从球形鱼缸的外侧看缸里养的金鱼比真实的鱼要大得多。
1. 实像(reali mage)
(1)实像
是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成在光屏上,物、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且实像是倒立的。
四 实像和虚像
(2)成实像的实例
投影仪的像
小孔成的像
电影机的像
照相机成的像
2. 虚像
(1)虚像
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
凸透镜成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看到虚像。
放大镜的虚像
平面镜成的虚像
(2)成虚像的实例
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实像 虚像
共同点 不同点
举例
都能用眼看到
①能在光屏上呈现;
②由实际光线会聚
而成的像
①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②由光的反向延长线
会聚而成的像
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
3.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种类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远 较近 近
像到镜头的距离 近 远 较远
物与像的相对位置 在透镜的两侧 在透镜的两侧 在透镜的同侧
像的 性质 放大或缩小 缩小 放大 放大
正立或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实像或虚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调 节 当物体靠近镜头时,即物距减小,像远离镜头,像距变大,像变大;当物体远离镜头时,即物距增大,像靠近镜头,像距变小,像变小 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投影仪离镜头(即物距)近一些,屏幕离镜头 (即像距)远一些 放大镜成虚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远离透镜,像变大,即物距变大时,像距变大,像变大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实像和
虚像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比较远,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成像调节:要使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物体,胶片远离镜头.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比较近,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成像调节:要使像变大,应使物体靠近镜头,屏幕远离镜头.
成像特点:物体离镜头很近,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成像调节:物体离焦点越近(在焦距内),像越大.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为实像,能够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投影仪成像都是实像.
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像,不能用光屏
承接;平面镜成像、放大镜成像都是虚像.
生活中的透镜
课堂总结
1.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经投影仪成  立、   的  像,像和物
体位于镜头的  (选填“同”或“异”)侧;比较物
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   (选填“大于”
或“小于”)像距。
(2)平面镜的作用是         。
(3)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   (选填“倒置”或“正置”)。
(4)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应该采取的措施:_______
     。

放大


小于
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倒置
减小物
距,增大像距
2.(2024·广西)如图所示的眼镜片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C
3.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   镜,它成的是缩小、   的  像,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  些,同时调节调焦环,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   些。
凸透
倒立



5.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是常用的三种光学仪器。它们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们之中能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是   ,能成放大、倒立实像的是   ,能成放大、正立虚像的是   。
放大镜
凸 
照相机
投影仪
5.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宇航员王亚平制作了一个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
D.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A
6.如图甲所示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图乙是供选择的物体的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
(1)该物体在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的形状为  ;
(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
(3)把投影仪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物体像的形状为  ;
(4)用放大镜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  。(以上均选填字母)
D
A
D
C
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是凸透镜成像规律,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位于2倍焦距之外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要使像变大,物距要变小,像距要变大,则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近一些,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相当于像距,要调远一些。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其中照相机上的凸透镜能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投影仪上的凸透镜能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放大镜能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她在水球中的“倒影”,是凸透镜成的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倒影”是实像,可呈现在光屏上,故B错误。当她距水球变近时,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变大,即“倒影”会变大;反之,“倒影”会变小,故C、D错误。 所以选A.
(1)照相机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所以该物体在照相机的胶片上所成的像上下、左右都是倒立的,故形状为D图。
(2)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平面对称,即左右相反,上下相同,所以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A图.
(3)平面镜只起到改变光的传播方向的作用,把投影仪的平面镜卸掉,仍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让物体(物体正放)的像成在天花板上,所以这时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D图。
(4)用放大镜看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C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