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11.1 法不可违第十一课 远离违法犯罪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社会主义法律,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权威。2.道德修养: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争创合格公民。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4.健全人格: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人生观念。5.责任意识: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行为。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定义、分类标准及违法后果。教学难点: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部分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导入新课思考:针对上述相关法律的规定,你有何看法?1.法律对人的行为的指引作用?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3.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89-91内容,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探究分享周永康范冰冰房祖名高晓松犯危险驾驶罪,拘役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被称醉驾入刑第一名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法》规定需要补齐的税款和罚金约为 8.84 亿元。开除党籍,涉嫌受贿、滥用职权、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被判无期。因无证驾驶,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处行政拘留7天。孙扬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政法委原书记。大陆知名演员、歌手。中国歌手、演员。父亲是香港武打巨星成龙。中国大陆著名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及导演。中国男子游泳队运动员、奥运冠军、世界游泳健将。根据以下案例对谈谈法不可违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底线是什么?生活观察案例:2024年2月26日,济南天桥区某台球厅经营者张某为吸引流量,与朋友策划直播“剧本”,由王某等4人持匕首、甩棍、棒球棍等器物到台球厅“挑事”,继而假装与张某发生冲突。全过程使用网络平台直播,被2000余观众收看,造成不良网络影响。济南公安机关依法调查,5名嫌疑人对其违法行为供认不讳。公安机关依法对5名违法嫌疑人给予行政拘留的处罚。思考:根据以上案例对谈谈法不可违的理解?人们的行为底线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材料中的法律条文告诉我们什么 法律是一种怎样的行为规范呢 1.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为人们是否实施某种行为提供了方向指引 。规范作用指引作用保护作用知识拓展社会规则法律纪律道德强制性最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2.违法行为的含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应受惩罚的行为。禁止做而去做要求做而不做思考:违法行为有哪些类别?生活观察案例1:高某过马路时,突然被一只没拴绳的小狗咬伤小腿。随后,小狗的主人程某赶来将狗带走。高某要求程某赔偿医疗费,程某则认为小狗乱跑不是自己的责任。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程某作为饲养人,未尽到管理责任,应赔偿高某医疗费、误工费等费用。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下列案例中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3.违法行为的类型①民事违法行为含义: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侵权行为: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如殴打他人致伤)、财产权(如损坏他人财物)、人格权(如诽谤、侮辱他人名誉,侵犯他人肖像权、隐私权等) 。违约行为:比如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不当得利行为: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无因管理纠纷: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者服务,但在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纠纷。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赔偿损失、支付违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等。生活观察捡到钱包后占为己有,拒不归还,是违法行为么?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失主。民事违法行为情境一:张某在多个网络平台发表和转发侮辱、诋毁杨某的言论。探究与分享侵害了杨某的名誉权,损害其个人声誉和社会评价。 法律责任: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依据相关法律,张某应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停止发表和转发相关言论)、消除影响(在相关网络平台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恢复名誉(采取措施恢复杨某的名誉)、赔礼道歉(向杨某当面或在网络平台公开道歉),若给杨某造成精神损害等实际损失,还可能需赔偿损失 。案例2:何某和蔡某一时兴起,拿起石头砸坏了路边自动贩卖机的玻璃门,并窃取了贩卖机中的十余袋零食。随后,公安机关根据监控录像将二人抓获,二 人均被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三百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 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行政违法行为案例分析②行政违法行为含义: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1)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扰乱公共秩序, 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2)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行人、非机动车违法行为。(3)违反市场管理的行为: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侵犯消费者权益。(4)违反环境管理的行为: 污染环境,破坏资源。行政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国家对违法的公职人员处以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处分以及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整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处罚。生活观察王某聚众扰乱比赛秩序,致使赛场混乱。行政违法行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扰乱车站、港口……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探究与分享造纸废液含有大量有害物质,排放到沙漠会污染土壤,影响沙漠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生存,破坏生态平衡;废液下渗可能污染地下水,影响周边地区甚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安全和生态环境。法律责任:行政责任:违反环境保护相关行政法规,可能面临生态环境部门的行政处罚,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责令限期治理等。情形严重,还会承担刑事责任。某造纸厂偷偷把造纸废液排放到沙漠里。案例3: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介绍他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国家一 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陈某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 动物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刑法第三百四十一 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 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事违法行为案例分析第三百四十一条: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③刑事违法行为含义: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金融诈骗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有故意杀人罪、强奸罪、绑架罪、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侮辱罪、诽谤罪等,侵犯公民的人身和民主方面合法权益。侵犯财产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敲诈勒索罪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侵犯公私财产权益.......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张某捕获野生动物拿到农贸市场去售卖。刑事违法行为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唐山打人事件主犯获刑思考:陈继志为什么会受到法律制裁?2022年9月13日至15日,河北广阳区人民法院根据刑法作出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案例链接拓展提升 分类 比较 一般违法行为 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特征: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本质特征)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③应受刑罚处罚性(法律后果)区别 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触犯法律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处罚机关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典型表现 欠债不还、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拦路抢劫、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故意杀人违法行为不一定是犯罪,犯罪一定是违法行为。辨别违法行为的类别主要看行为人违反的法律和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解题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相关信息。违法行为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犯罪)4. 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和要求?下面情境中的违法行为会造成什么危害 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想一想,你或者身边人做过这些事情吗?镜头一拨打110,谎报险情镜头二破坏铁路封闭网左边行为造成浪费社会公共资源,威胁公众安全等,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行政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处分,以及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暂扣或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停产停业、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侵犯他人的财产侵犯他人的肖像权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以上的违法行为会造成什么危害 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以上行为涉及合同权益、肖像权、知识产权,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和要求?(1)原因只要是违法行为,都会对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造成损害,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法行为的危害)(2)要求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学以致用思考:以上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遵纪守法。我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课堂小结法不可违法律的作用行为规范方向指引人们行为的底线不违法违法行为的分类如何对待法律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和社会公平正义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