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归园田居》陶渊明—回归田园,回归自然1、根据文本梳理诗歌线索,概括诗歌主旨。2、通过鉴赏田园风光,了解田园山水诗描写景物的一般写法,如白描手法。(重点)3、通过与《短歌行》的对比阅读,明确两首诗的风格、表达技巧及诗人的不同。(难点)学习目标17:572看图猜诗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其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 》看图猜诗句第一节:知人论世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文学家。因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他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家境贫寒。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壮志。曾做过几年小官。中年时与官场决裂,直到贫寒交迫去世。他是东晋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被人尊称为“田园诗的始祖”主要作品有诗歌《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另外还有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作者简介时代与陶渊明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早年:28岁前,“大济苍生”中年:29——41“误入歧途”晚年:41岁后“归隐田园”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隐逸诗人(41岁归隐田园)五柳先生(自号,门前五棵柳)靖节先生(谥号)《归园田居》一组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农村生活的淳朴,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百姓、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的诗人。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开创的诗歌传统,被后代许多诗人继承和发扬。如唐代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韦应物、柳宗元等人,都是他的这一传统的继承者。而李白、白居易、辛弃疾、苏轼等大诗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陶渊明的影响。田园诗文体常识17:5710晋陶渊明田园诗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唐王维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发展脉络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其儒道思想的矛盾性,他时官时隐,举棋不定。义熙元年(405)八月,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当时东晋政治日益腐败,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十分尖锐,权力斗争激烈,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又不肯与当时的社会同流合。污。于是在任八十余天就辞官归田,从此与官场决裂,终老田园。在奔波劳累的仕宦生活中,他时常觉得不适和厌倦,情不自禁地怀念起往日读书、闲居的乡村田园生活,对自己违背本性、汲汲求仕的行为产生怀疑,甚至后悔的念头也冒了出来。而当脱离了官场,回到家中亲自参加耕种和收获时,他感到无限欣悦。诗歌《归园田居(其一)》,真实地记录了他的这一思想变化。写作背景第二节:品味诗歌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yùnjīzhuōyúyánàixūdiānfán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yìn疏通字音少无 适俗 韵,性 本爱 丘山。误落 尘网 中,一去 三十 年。羁鸟 恋旧林,池鱼思故 渊。词义疏通尘世的罗网,这里指仕途适应世俗情调、风度天性、本性田园生活这里应是“十三”笼中鸟水潭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中间愚笨遮蔽罗列、排列暗淡的样子轻柔的样子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门庭尘俗杂事闲静的屋子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指归耕园田归“归园田居”的意思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在这个显性信息下有四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思考:“归园田居”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17:5718为何而归?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翻译:(我)本性坦率自然,不是造作勉强所能够改变的;饥冻虽然急迫的事情,但违背自己的意志,身心都会感到痛苦。17:5719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表露作者清高孤傲、超凡脱俗的品行。“爱丘山”(1)喜爱自然风光(2)自然主义中提倡的“人性情之自然”辞官归园的根本原因17:5720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1)比喻和拟人。(2)“羁鸟”是笼中的鸟;“池鱼”是池塘中的鱼。是诗人在官场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的形象(3)暗示作者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特点:失去自由17:5721(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从何而归?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29),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39)、建威(40)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40)。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五次入仕与出仕第一次:393年(29岁),任江州祭酒。“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去”。(不久解归)第二次:400年(35-36岁),在桓玄手下当幕僚。做官一年多,母亲去世,归家居丧。其间,先后以回家过年与家人团聚为借口,两次回浔阳老家探亲。第三次:404年(40岁),居丧期满,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六月做官,次年三月辞职。第四次:405年(41岁),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刘敬宣派他们持辞职表出使京城。陶渊明完成使命之后,“参军”一职自然解除。)第五次:405年,陶渊明因“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再次做官任江西彭泽县令,80多天后不辞而别,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17:5723归去何处?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为什么要“守拙”?目的是为了什么?(1)“拙”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技巧相对。陶渊明要“守拙”,即强调自己不会顺应世俗的潮流,要坚守自己的纯真本性。(2)其目的是“归园田”,即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与自由。过渡句17:5724田园有什么独特的景物吸引着陶渊明?写了什么景物?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宁静安谧、淳朴自然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近景远景静动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诗人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勾勒这幅图景?手法拓展17:5726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指描绘人物和花卉时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称为“单线平涂”法。它源于古代的“白画”。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陶渊明简笔勾勒画面,用朴实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言志,展现田园生活和农家景象画卷,平中见奇,淡而有味。可见陶诗平淡自然、毫无斧凿痕迹之风格。白描工笔写意17:5727归去如何?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返”:释然、舒畅,表达了诗人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自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诗人形象:固守纯真、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孤傲、恬淡超逸17:5728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为何而归?归园田居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寻诗意生活赏诗意美景抒诗意心境真朴做人要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求富贵,而是自由自在。返真璞归小结第三节:学以致用1.《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2.《归园田居》中运用叠词写远望之景的句子是: , 。3.《归园田居》中透过“ , ”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生活十分闲适,有很多空闲时间。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 ,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语境默写6.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所写的“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归园田居》中“ , ”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8.《归园田居》中“ , ”两句,写诗人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的知识分子,为了供养家小,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9.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归园田居》中,与这画面相应的诗句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思考:根据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进行对比,完成下列表格。小组讨论5分钟后进行展示。17:5733诗歌 诗眼 表达技巧 风格 诗人形象《短歌行》《归园田居》根据曹操的《短歌行》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进行对比,完成下列表格。小组讨论5分钟后进行展示。17:5734诗歌 诗眼 表达技巧 风格 诗人形象《短歌行》 忧 设问、借代、用典、比兴、比喻 质朴刚健 胸怀天下、求贤若渴、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士。《归园田居》 归 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比喻、情景交融 平淡质朴 厌恶官场、追求精神自由和独立、热爱田园生活、追求隐逸的隐士。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曹操面对人生短暂而积极入世,你赞成哪种处世态度?观点一 我赞成曹操的处世态度。积极入世,尽力而为,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态度,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奋发有为,知不足而奋进,是锤炼和造就自我的关键。韶光易逝,我们才更应做一个先驱者,一个拓荒者,增加生命的厚度和深度。“老骥伏枥”尚“志在千里”,作为新时代“后浪”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将汗水挥洒在奋斗中?只有积极进取,改变应改变的,才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观点二 我赞成陶渊明的处世态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不少人在涌入社会洪流的过程中不慎迷失了方向,改变了初衷,一味追名逐利。或许,我们应该慢下来,停下来,探求自我人性的纯洁。况且,获得这返璞归真的喜悦并不一定要离群隐居,我们也可以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葆有一片心灵净土。观点三 我觉得应辩证统一地看。面对各自的人生,陶渊明选择归隐出世,曹操却选择积极入世,二者行为看似相悖,实则都是处世成事的大智慧。新时代的我们也应当以一颗出世之心,达入世之境,淡泊于名利,积极于进取,为国奋斗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也就意味着舍弃与获得。同学们请你从舍与得的角度探究陶渊明的人生选择。参照句式,小组探究,说说理解。陶渊明舍弃了……,换得了……陶渊明舍弃了喧嚣繁华,换得了世外桃源;陶渊明舍弃了功名利禄,换得了潇洒自由;陶渊明舍弃了碧血丹心,换得了心灵园田。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是自在。悟人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