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设计舞台灯光秀----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8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设计舞台灯光秀----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8页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设计舞台灯光秀
第五节
1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2
知道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丰富的色彩 ,色光决定物体的颜色。
3
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分析能力,尝试制作舞台模型,设计舞台灯光秀。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的舞台上,灯光像一支蘸着历史色彩的画笔,时而用鲜艳的红色表达胜利的喜悦,时而用幽冷的蓝色呼应黄河的咆哮。这些缤纷的色彩是如何形成的
舞台的颜色又是怎样改变的呢
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直到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这才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太阳光
一、认识光的色散
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观察从三棱镜射出的光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白光经两次折射后,在屏幕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探究结论:
①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②不同的色光通过三棱镜的偏折程度不同。
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1.光的色散
(1)概念:一束太阳光(白光)照射到三棱镜一个侧面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              等色光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实质:光的色散实际上是光的
折射,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从而形成色散。
2.单色光和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是单色光。复色光是由各种   光组成的光。太阳光是复色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
单色
思考:你知道彩虹形成的原因吗?
答案 雨后的天空悬浮着大量的细小水珠,水珠相当于三棱镜,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珠上,经反射、折射后发生色散,如果这些色光刚好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彩虹了。
肥皂泡的色散现象
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钻石的色散现象
二、研究不同色光的混合
1.色光的三原色
人们发现,把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后,能产生各种颜色的光,但是自然界中的       三种颜色的光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我们把红、绿、蓝三种色光叫作色光的三原色。
2.色光的混合
红、绿、蓝三种色光中,只要适当调配红、绿、蓝三种色光的比例,就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红、绿、蓝
3.色光的混合规律是: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品红光;
绿光+蓝光→青光;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色彩来的。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工作时的屏幕画面上的各色光条,可以发现,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三、了解物体的颜色
实验1:让经三棱镜折射后的光带分别通过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玻璃片,观察白屏
实验现象及分析:光带通过红、绿、蓝玻璃后分别只呈现出红色、绿色和蓝色光带,说明红玻璃片只让红光透过,绿、蓝玻璃片也分别只让绿光和蓝光透过.
实验2:在太阳光照射下分别呈白、红、蓝、黑四种颜色的不透明物体,用红光照射,观察物体的颜色
实验现象及分析:用红色光照射时,“白色”物体呈红色,“红色”物体仍然呈红色,而原来“蓝色”“黑色”的物体都呈黑色。这说明“白色”“红色”物体能反射红色光,而“蓝色”“黑色”物体吸收了红色光,看起来就呈黑色
实验表明: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透过它的色光
它反射的色光
四、看不见的光(选学)
1.可见光谱
三棱镜可以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不同颜色的光,把它们按这个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可见光谱。
可见光谱
2.红外线
(1)可见光谱红端以外的辐射叫作红外线。
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在1800年研究光谱中各种色光的热效应时,把温度计移到光谱的红光区域的外侧,结果温度上升得很快,说明那里有看不见的射线射到温度计上,于是发现了红外线。
(2)红外线的特性:热作用强。
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同时也在吸收其他物体发射来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热学中的“热传递”实际上就是物体发射红外线)
(3)红外线的应用:
①红外线加热
红外线烤箱
远红外取暖器
红外线理疗器
②红外线成像
用红外胶片拍摄的“热谱图”
一个物体,当他的温度升高时,尽管看起来外表还跟原来一样,但他辐射的红外线却会增强。
人体生病的时候,局部皮肤的温度异常,如果在照相机装上对红外线敏感的胶片,给皮肤拍照并与健康人的照片对比,有助于诊断疾病。
③红外线夜视仪
红外线夜视仪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比他们强。人们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红外线夜视仪。
④红外线遥控
电视机、空调等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时,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以实现对电器的控制。
红外线加热、红外测温、红外线定位等。
⑤红外线的其他一些应用
红外测温仪
红外自动水龙头
红外线烤箱
3.紫外线
(1)紫外线: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以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
德国化学家里特1801年在光谱的紫光区域外侧放置了一张照相底片,结果底片感光了,于是发现了紫外线。
照相底片感光
(2)紫外线的特点:
①紫外线的化学作用强,很容易使相片底片感光;
②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能杀死微生物;
③荧光效应——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高温物体如太阳、弧光灯和其他炽热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紫外线;汞等气体放电时也会发出紫外线。
(3)紫外线的应用:
①紫外线能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这种维生素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的许多方面都有好处;
②医用消毒
冠状病毒病期间,食品杂货正在使用紫外线消毒机进行消毒
紫外线消毒灭菌
③防伪措施
使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用于检验钞票的真伪。
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轻则使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发生病变。
长期、多次的曝晒,可造成皮肤和粘膜的日光性角化症,如额部、颊部、鼻尖、唇、眼睑出现单个和多个平顶形角化层增厚。
(4)紫外线的危害
防晒帽、眼镜、防晒霜
(5)防护紫外线的方法
紫外线防护面具
紫外线防晒伞
预防紫外线最好的办法就是外出时戴上墨镜、遮阳伞或宽檐帽,避免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久待,眼睛不要对着太阳看,在下雪天尤其注意。
共同点 不同点 应用
红外线
紫外线
都是不可见光
存在于
红光外侧
存在于
紫光外侧
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
能使荧光物质
发光;能灭菌.
红外探测器;
红外照相机;
红外夜视仪……
验钞机;
紫外灭菌灯……
4.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区别
五、设计舞台灯光秀
色彩具有丰富的含义,比如红色代表温暖、喜庆,绿色代表希望、生机,蓝色代表宁静、寒冷,黑色代表凝重、深沉。在设计舞台灯光秀的过程中,可以交替运用色彩的变化、灯光的明暗来表达情感。
1.(2024·陇南康县模拟)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诗人看到“绿树”是因为绿叶能    (选填“反射”“折射”或“吸收”)绿光;太阳光射到三棱镜上,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
解析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绿叶能反射绿色的色光,所以诗人看到了“绿树”。太阳光是复色光,经三棱镜发生色散,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
反射
色散
2.如图为某市春节期间的灯光秀,给人们带来了缤纷多彩的灯光盛宴。下列关于灯光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在空中沿直线传
 播,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线”
B.晚上天空中五颜六色的光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
C.当红色灯光照在绿色的衣服上时,我们看到衣服是黄色的
D.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美轮美奂的古城墙盛景,是因为光在城墙表面
 发生的是漫反射
D
解析 光线不是实际存在的,故A错误;
晚上天空中五颜六色的光是由不同颜色的灯发
出的,故B错误;
当红色灯光照在绿色的衣服上时,绿色衣服只
反射绿光,我们看到衣服是黑色的,故C错误;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美轮美奂的古城墙盛景,是因为光在粗糙的城墙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将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故D正确。
3.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色光屏上的②区域形成七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   (选填“①”
“②”或“③”)区域内的光实现遥控的;将其中的红光、  光、蓝光按相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色散

绿
解析 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会出现红、
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个现象
叫光的色散现象;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即①
区是红外线,红外线能遥控电视机;红、绿、
蓝这三种色光就是光的三原色,所以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相同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4.小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1)小明在测量不同色光区域的温度时,惊奇地发现:将温度计放在红光的外侧时,温度计的示数会   ;说明红光的外侧有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叫作    。
升高
红外线
(2)若在紫光的外侧放置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则可观察到           ;说明在紫光的外侧也存在着一种不可见光,这种光叫作    。
纸条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紫外线
解析  (1)在紫光之外有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效应是荧光效应,它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2)在紫光之外有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紫外线最显著的效应是荧光效应,它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